搜索
杜秀香的头像

杜秀香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8/28
分享

至暗时刻

公元1042年,燕王朱棣率领北方军攻入了都城南京,大明江山易主,史称“靖难之役”。

事件,归根结底源起于朱元璋。公元1398年,朱元璋撒手人寰,没把江山传给儿子,却留给了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年轻的朱允炆坐在南京的皇宫里举目四望,看到了站在大明王朝四面八方的二十四位叔叔。这可是他爷爷朱元璋要永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的苦心孤诣。从乞丐到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他信不过文臣武将,信不过外戚皇亲,只相信血浓于水。他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于是,他的二十四个儿子被分封藩王,镇抚边关。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有军事指挥权,并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一万九千人。其中,北平的燕王朱棣拥兵十万,大宁的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朱元璋乐观地以为儿子们慑于祖训,绝不会有觊觎皇位的野心。

看到群狼环伺的叔叔们,根基不稳,羽翼未丰的朱允炆心态失衡了。他听从近臣黄子澄、齐泰的建议,决定“削藩”。陆续削了代王、齐王、周王、秦王等诸王后,尝到甜头的朱允炆有些忘乎所以了,他将削藩的圣旨发往了北平,发给了他的四叔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封地北平,和宁王朱权一起构成了大明的东北防线。朱棣雄才大略,作战勇猛,拥有大明帝国当时最强最精锐的武装力量,手下更是人才济济。面对削藩,一直雄心勃勃,或者说野心勃勃的朱棣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朱元璋当国之时,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老朱给了儿子多么好的借口。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援引祖训,以清君侧,诛齐、黄为名,打出了“靖难”的旗号,起兵北平。

建文四年,朱棣的北方军由扬州渡长江,攻入了大明的都城南京。眼见胜利在望,皇城在望,北方军却接到一个奇怪的命令:“不入皇城,退守龙江驿。”很显然,朱棣不想背负弑君篡权的罪名,他留给了侄子朱允炆自绝或是让位的时间。

空荡荡的宫殿里,朱允炆独自坐在龙椅上,绝望而又愤怒。他的大臣们各自逃命了,就连他最为倚重和信任的心腹之臣齐泰和黄子澄也不见了踪影。削藩,他竟因为削藩丢掉了皇位,此时的朱允炆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四个字:书生误国,书生误国……不久,皇城燃起了大火,朱允炆不知所踪。由此,他的下落成了历史悬案,也成了朱棣一辈子放不下的心事。

公元1402年,朱棣称帝,改元永乐,史称明成祖。在他创造赫赫扬扬的“永乐盛世”,成为震烁古今的“永乐大帝”之前,建文的旧臣们迎来了他们的至暗时刻。对不肯归附自己的建文旧臣,朱棣开始大肆屠戮,诛杀、腰斩、凌迟、灭族、充军……一时之间,血雨腥风,被牵连者动辄成百上千,甚至发明了一个专用词语“瓜蔓抄”。可在朱棣高高举起的屠刀之下,在史书的字里行间,分明是铮铮的傲骨和不屈的灵魂。

书生或许误国,却绝不会叛国。朱允炆不知道,彼时彼刻,齐泰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练子宁、黄观在杭州募兵。这些书生们最后的挣扎和努力并没有挽救大厦将倾的建文朝廷,也没有改变靖难之役的最终结局,却在史书上留下了两个字“气节”。齐泰、黄子澄、练子宁等人先后被抓,不屈而死。《明史》有载:黄子澄,凌迟,灭三族。齐秦,凌迟,灭三族。练子宁,凌迟,灭族。卓敬,凌迟,灭族。陈迪,凌迟,杀其子……

和练子宁一起在杭州募兵的黄观,当时的职务是右侍中,他有一个更为著名的身份,连中三元者。连中三元,几乎是科举时代无法超越的神话。有明一代,只有且仅有两个名字被写在了连中三元的登科榜上,其中一个名字就是黄观。杭州的募兵没有多大效果,在听到京城即将不保的消息后,黄观毅然决然地要到京城。他明白这一去必无生还,更明白,舍生取义远大于苟且偷生。毫无意外,走到安庆时,消息传来:京城沦陷,新皇帝已然登基。黄观没有慌张,他只是哀叹痛哭道:“我的妻子是有气节的人,她一定已经死了。”黄观没有说错,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和十个亲属在淮清桥上投江而死。他为妻子做了招魂仪式,坐船沿江而下。在罗刹矶,他穿戴整齐,向东而拜,投江自尽。

作为朱允炆的亲信和殉节者,黄观遭到了朱棣的妒恨,他把黄观的名字从登科榜上划去,明朝的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位连中三元者的记载。但时间终归会给历史答案,给这位勇敢赴死的人答案:黄观,洪武年间连中三元,尽忠而死。

尽忠而死的人还有与齐泰一同在广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黄岩、王叔英。在听到齐泰被抓的消息后,他们沐浴更衣,写下了人生最后的遗言:“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然后,他们双双自尽而死,恰如他们的遗言所述,无惭于后世。

要说靖难之役殉节之人,要说堂堂硬汉,当属方孝孺。北方军大兵压城,朱允炆怕南京不保,向方孝孺询问如果城池失守该当如何时,方孝孺回答:“即使守不住城池,皇帝陛下为江山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的事!”朱允炆没有做到以身死社稷,方孝孺一介书生,一生未经刀兵,大难临头时却做到了以身殉节,实是可佩可叹。面对朱棣让他起草继位诏书的诏命,他愤而写下“燕贼篡权”四个字;面对朱棣诛灭他九族的威胁,他昂首说:“灭我十族又如何?”他的不屈、他的刚强、他的坚毅、他的蔑视,让朱棣感到了深深的挫败,也升起了汹汹的杀意。史书载:“方孝孺,凌迟,灭十族。”

暴力,有一种毁灭的力量。面对暴力,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可总有那么一些人,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甘愿以血肉之躯去挑战刀刃的锋利,去抵挡汹涌的暴力。大明王朝从来不缺有骨气的大臣,那些文弱书生的身上,血性未泯,他们崇尚“文死谏,武死战”,他们对皇帝有一种顽强的对立,他们相信青史煌煌,名流千古,他们成为那个阴暗、变态王朝里最明亮的部分。龚曙光先生说:“没有一部历史不遭遇黑暗,只要面对黑暗时有守护灵魂之光的知识分子,这部历史便会有光明的续章。”

文臣忠贞,武将也忠烈。盛庸兵败投降朱棣,他手下的大将张伦,在被招降时笑着说:“你觉得我是一个会出卖自己的人吗?”说完,慨然赴死。说来可叹,盛庸、平安身负大才,素有谋略,历经百战,却在最后关头投降。青史之上,他们成了后人鄙夷的贰臣,反而不如自己的部下。有人说,儒家传统中是有制约机制的,只不过这种约束不在当世,不立竿见影,而是放在了一个很长的时间尺度中,那就是历史。

让朱棣在济南城下栽了个大跟头的兵部尚书铁铉,更是忠勇。据《明史》载:“燕王即皇帝位,执兵部尚书铁铉至。铉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何谓“气节”?是孔子的“临大节而不可夺”,是孟子的“威武不能屈”,是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于谦的“只留清白在人间”,是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夏明翰的“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勇气,是在面对屠刀时体现出的无惧,无畏。历史告诉我们,气节决不只属于那些文弱书生和赳赳武将,普通人也有。台州的一位樵夫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是一个普通人,每天上山砍柴,挑到城里去卖,换取一家人的三餐四季。他卖柴从不开二价,也从不骗人。就是这样一个寻常人,在听说京城陷落后,投东湖而死。是不是很傻?无论哪个皇帝登基,还不是照样砍柴,过日子,再说,天下还是老朱家的天下,坐在龙椅上的人换了一个,依旧是老朱家的子孙,所谓国事,不过是家事。可樵夫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公道自在人心,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有足够的勇气。

靖难之役,今天看来,其实没有所谓的正义一方。说到底,不过是一场皇位与权力的争夺,一次野心与实力的较量。祝勇在《故宫六百年》里说:“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对过往的人、事的评价与追思,更在于对当下人物进行警示、鞭策,从而对现实或多或少地有所修正。”

山河破碎,改朝换代,贪生怕死失节之辈有之,以身殉国守节之士亦有之。纵观历史,无论朝代更迭,还是人事变迁,人们心头的价值观从来不曾改变。世界终究是公正的,“圆满”即使不在于现世,也一定存在于未来,黑暗中只要有正义和希望,黑暗,就算不上黑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