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秀香的头像

杜秀香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1/12
分享

那些人那些事

公元1627年,23岁的天启帝朱由校病逝,他的弟弟朱由检在“吾弟当为尧舜”的遗诏中接过大明的接力棒,坐上了皇位。他在大臣拟定的四个年号里选择了“崇祯”。当时的他一定不知道,大明王朝最终就定格在了这两个字。

历史,看多了,你会惊奇地发现,它有着不可思议的宿命感。

历史的英文是history,如果中间加个逗号就成了hi,story!所以,历史,通俗来说,就是时间意义上的过去,就是过去里的人和事。在那些逝去的时空里,曾有春秋的谦谦君子,曾有战国的滚滚狼烟,曾有秦国的大开大合,曾有强汉的大漠孤烟,曾有盛唐的万朝来贺,曾有三国的英雄本色……历史,很长,也很精彩。

曾经不怎么喜欢大明的历史。直到看到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直到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前后共延续了276年。

在很多人心目中,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有人调侃说,大明王朝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条绳。不得不说,明朝是所有王朝里槽点最多、疑点最多、热点最多、亮点也最多的王朝。

槽点之一,大明皇帝多奇葩。兢兢业业创业,成功将“大明公司”上市的朱元璋,勤政爱民,极具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天赋,可晚年的老朱同志也确实多疑善变、嗜杀乱杀,不止将开国的功臣诛杀殆尽,更是牵连了无数无辜的人。燕王朱棣雄才大略,野心勃勃,造了亲侄子朱允炆的反,夺得大明江山。他一手缔造了万国来朝的“永乐盛世”,也制造出“诛杀十族”的空前惨剧,且顺手发明出史上有名的“瓜蔓抄”。好在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孙子明宣宗朱瞻基还算正常,算得明君,爷俩联手实现了国泰民安的“仁宣之治”。可是,从他们之后,老朱家的子孙在不务正业、心理变态的路上开始一路狂奔。喜欢大自己十八岁的万贵妃,且纵容万贵妃干掉皇后、干掉自己所有孩子,差点断子绝孙的成化皇帝朱见深。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坚持一辈子奉行一夫一妻制,成为帝国时代异类奇观的弘治皇帝朱佑樘。放着皇位不稀罕,非要封自己做大将军,一生都极尽荒唐,最终离奇死亡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还有二十四年不上朝,一心修道成仙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三十年不上朝,终生未出京城一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不喜欢政事只喜欢做木匠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他们,每一个单拎出来放在历史的帝王中都是异类、奇葩,重点是,他们都集中在了明朝。

槽点之二,大明太监多变态。看过以明朝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那些面上傅粉、嗓音尖锐、武功高强、权势熏天、却心里阴暗变态的大太监吧。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曾无比厌恶和痛恨地说:“明朝有两大祸患,第一就是太监。”比如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土木堡一战,朱祁镇被俘,明朝几十万精锐和武将、功勋损失殆尽,成为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比如汪直,统领西厂,制造冤狱、打压异己,威势倾天下,令整个朝堂乌烟瘴气;比如刘瑾,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为“坐皇帝”;比如大名鼎鼎九千岁魏忠贤,他一手遮天,执掌大权,迫害太子、残杀屠戮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时人称他“九千九百岁”……纵观历史,似乎没有哪个朝代的宦官有过如此强大的存在感,有过如此这般威风凛凛,声名赫赫。但吊诡的是,无论明朝的皇帝多么不务正业,也无论这些太监如何专权专横,他们一直依赖的都只是皇帝的宠幸与信任,当有一天,这种宠幸与信任不再时,他们也就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

槽点之三,大明特务横行。作为明朝的四大特务机构,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可谓人尽皆知。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大明这份家业,自然希望江山永固。只是,至高无上的皇位诱惑力太大了,大到令很多人蠢蠢欲动,大到令很多人不惜冒险。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先后成立。他们受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负责监视、缉拿、审讯和处决一切有可能威胁皇权的人和事。他们专权跋扈,不受法律约束,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直接奉诏行事,正所谓“厂卫一出,谁与争锋”。他们侍权妄为,随意拘留,甚至任意逮捕朝中大臣,甚至是皇亲国戚,而不必上奏皇帝。他们罗织罪名,制造了无数冤狱,让朝廷官员时刻处于被监视的恐慌之中,不敢轻举妄动。他们的监狱不同于刑部大牢,被称作“昭狱”,可以不用经过司法会审而私自用刑,其用刑之残酷,手段之残忍,让人只恨生而为人。大明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四大特务机构始终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它们就像一把双刃剑,受命于君王,却被太监所牵制、利用;因为是皇帝的“私人侦探”,他们居功赫赫,却又因为侍权妄为而臭名远扬。帝王们试图利用它们守卫自己的皇权,却为整个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和祸根。其实,不止大明,皇帝的疑心病古今皆同,史上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源于一场皇帝对大臣的疑心与监控。

不止槽点多,大明疑点也多。首先就是建文帝的下落之谜。公元1402年6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皇城在望,朱棣却下令:“不入皇城,退守龙江驿。”很显然,朱棣不想背负弑君篡权的罪名,他在等待建文帝朱允炆自绝或是让位,可朱允炆选择了第三条路。南京城内皇宫大院突然起火,自此,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派人遍访各地,甚至出海查找,可终其一生,朱允炆的下落之谜都是他心中未解开的结。其次,是朱棣的身份。他一直宣称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从而佐证自己坐拥天下的正统性。只是,史书上的蛛丝马迹还是让世人有了另外的猜测和答案。真相到底如何,至今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再就是明光宗朱常洛之死。这个不被万历皇帝待见,受尽冷落的太子一人背负了明朝的三大谜案: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红丸案更是让38岁的朱常洛登基仅28天就挂了,被人称为“一月天子”。有人怀疑是万历宠爱的郑贵妃唆使下毒,却没有确凿的证据。于是,谜案也就成了历史之谜。还有一个堪称世界未解之谜的天启爆炸之谜。据载,天启六年的一个上午,王恭厂附近发生了离奇爆炸事件,造成了两万多人死亡,史称天启大爆炸。有人猜测是地震,有人说是火药自爆,也有人认为陨星坠落……后来,天启爆炸成为世界自然灾难之谜。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大明王朝人才济济,虽然过去了几百年的时间,许多人的名字依然是热搜榜上的常客。《三国演义》曾说曹操阵营“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相比曹操,大明的文臣武将更胜一筹,可称得上全明星阵容。大明热搜榜第一人应是王阳明。他开宗立派,创立“心学”,实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又一座高峰,也成为圣人之后最接近圣人之人。在明朝史册上熠熠生辉的传奇人物张居正,排除重重阻力,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悲壮,开创“万历新政”,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为明朝续命50年。自古忠义无双的于谦,土木堡之变后,蒙古骑兵兵临城下,他以必死的决心和高超的谋略发动北京保卫战,将处在悬崖边上的明朝生生拉回,安全着陆。一直笼罩着神话光环的刘基,我们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刘伯温,他运筹帷幄,协助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人称其“诸葛武侯”,谚语有云:“诸葛亮三分天下,刘伯温一统江山。”还有隐忍多年斗垮严嵩父子的内阁首辅徐阶、开启“隆庆新政”的高拱、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与杨荣、杨溥共同辅政,并称“三杨”的杨士奇、与儿子杨慎一样有着旷世奇才的杨廷和、编纂《永乐大典》的才子解缙、在明朝史书上得以单独立传的孙承宗、抗倭英雄戚继光、桀骜不驯的大将蓝玉、将日本打出朝鲜的李如松、毁誉参半的袁崇焕,还有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明朝的天空真可谓群星璀璨,光明万丈。

居庙堂之高者固然星光璀璨,处江湖之远者亦是星光闪耀。明朝的亮点就是盛产才子。被无数影视剧演绎的江南才子唐伯虎,他的一生远没有影视剧那样风流倜傥,因为科考作弊案的牵连,他一生郁郁不得志,过得相当落魄潦草。与他一样仕途不得志的还有青藤画派创始人徐渭。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偏偏历尽人间坎坷。唉,怎不让人叹一声:“人生”二字当为血泪写就的笔画。科举,作为读书人进身的台阶,可谓让人又爱又恨。“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榜上有名固然春风得意,可那张长长的榜单上没有的名字却同样留在了青史之上。最牛的“落榜生”当属“药圣”李时珍。他屡试不第,决定从医,在历经二十七个寒暑,三易其稿,最终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可谓家喻户晓,其中的三部写于明朝,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皆是科考界的“无名之辈”,可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名留青史,万古不朽。当然,还有和莎士比亚几乎齐名的汤显祖,一曲《牡丹亭》至今余音袅袅,绕梁不绝。《明朝那些事》最后一章不是崇祯吊死煤山,不是李自成入京登基,不是多尔衮领兵入关,而是一个身无功名的布衣徐霞客。当年明月说,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明朝那些事》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不同于正史的一贯分明和严肃刻板,里面所有的人都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大义,也有私欲,有伟大之处,也有黑暗的区域,他们不是简单的好人、坏人,也不是顶着忠臣或奸臣名头的符号化、脸谱化的人。忠臣名士、才子英雄,没有谁是完美的。万历首辅张居正才气纵横,居功至伟,可他一样专权跋扈、打压异己,一样贪污受贿、生活奢靡,他那顶需要32人抬的豪华大轿在中国历史上可是空前绝后,独一份。嘉靖名臣徐阶,隐忍几十年扳倒严嵩,提拔张居正,功绩不可谓不高,可他还是摆脱不了结党营私、任用亲近之名。抗倭名将戚继光,英雄一世,却也收贿受贿,操行有亏。就算是彪炳史册的忠臣义士于谦,也免不了太过自我、争强好胜。而被称为“圣人”的阳明先生,也只是接近于圣人。

我们太喜欢把人放到自以为是的格子里去定义、去评判、去喜欢,或者去憎恨。网易云上有人说: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不必格格都入。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

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