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秀香的头像

杜秀香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7/28
分享

寺人夙沙卫

《左传》载:鲁襄公十九年,齐国高唐叛。

叛乱源于夙沙卫,一个寺人,也就是所谓的太监。寺人,是周时官名。《周礼·天官·序官》:“寺人,王之正内五人。”寺人掌管王宫中女御和女奴的戒令,经常出入内宫,通常由太监担任。寺人常被蔑称为“刑臣”,就是指受过宫刑的奴隶。与后世的太监在政权与史书中强大的存在感不同,春秋史书中极少出现寺人的名字和身影,就算出现也不过是一闪而过或寥寥几笔,真正被记录在史的多是正面的形象,与周星驰口中的“死太监”大相径庭。比如向秦孝公引荐商鞅的秦国寺人景监,比如奉命刺杀晋文公重耳却被晋文公不计前嫌重用的寺人披,可若论能带兵,地位能力无出其右的寺人,当属齐国的寺人夙沙卫。

夙沙卫最先出现在《左传》中,是鲁襄公十六年,即公元前557年。这一年春天,齐灵公率兵讨伐莱国。莱国是东夷古国,因抢夺齐国土地,与齐人结下了仇怨。此次讨伐莱国,是齐人吞并纪国之后,向东扩张策略的延续。所以,政治策略当前,所谓仇怨,所谓纠葛,都只是借口。就在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过程中,齐灵公带上了一位寺人:夙沙卫。一个后宫寺人,能让齐灵公外出作战都带着他,其宠可窥一斑,其能力也可窥测一二。莱人得知夙沙卫在前线军中,就特地精选了百匹良马、壮牛送给夙沙卫,请求齐国高抬贵手。果然,在夙沙卫的劝说下,齐灵公退军了。

齐灵公最牛的先祖,号称春秋第一霸的齐桓公也宠信寺人竖刁,留恋他的厨艺和忠心,可在称霸过程中,齐桓公从未让竖刁插手过军政大事。因此,《左传》评价:“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灵’也。”《谥法》曰:不勤成名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神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遵上命曰灵。灵,妥妥的恶谥,贬义。

伐莱之战也告诉我们,夙沙卫似乎就是个贪婪谄媚之人。呃……夙沙卫第一次出场确实不怎么光彩,更谈不上光辉。不过,此时盖棺定论为时过早,故事未完待续,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齐国一言不合兵分两路攻伐鲁国。在防邑之战中,齐军俘虏了鲁国大夫臧坚。齐灵公深知臧氏家族在鲁国的地位树大根深,便派夙沙卫前去安抚臧坚,并命人不要杀他。行过稽首大礼,臧坚像他的名字一样坚定且坚决地说:“拜命之辱!抑君赐不终,姑又使其刑臣礼于士。”说完,毫不犹豫地用小木樁刺进自己的伤口,自杀了!齐侯好心派人慰问他,且一再叮嘱“勿死”,咋就自杀了呢?原因当然是夙沙卫,鲁国士族出身的臧坚觉得齐侯让一位阉人来安慰一位士人,是对他的极大侮辱,愤而自杀。

春秋战国,历来被学者称为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彼时,诸侯争霸,群雄割据,思想争鸣,竞相变法,是个战乱变革的时代,也是个思潮解放的时代,更是个天真热血的时代。在士人的价值观念里,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名声、德行、义气、信仰、恩情和承诺,所以,孟子才会慷慨陈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才会长篇大论何为“大丈夫”,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份“骨气”。

齐灵公的宠爱,使得夙沙卫地位高过一般士人,可无论多高的地位、多大的权势,也抵挡不住士人对他们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歧视。而后发生的事更是向我们印证了这一点。

鲁襄公十八年,齐灵公再次入侵鲁国。鲁国的“带头大哥”,霸主晋国终于召集诸侯大军,一同伐齐。自信心爆棚的齐灵公毫不示弱,亲率大军在平阴(今山东平阴)一带组织防御。洞察时势的夙沙卫看出了局势不妙,他提醒齐灵公:“既然无法与敌人正面对抗,不如去驻守那些险要之地!”夙沙卫之意,诸侯联军人多势众,硬刚肯定刚不过,不如退守险要关卡,与诸侯联军长期对峙,时间一长,各怀心思的诸侯大军自然就会不战而退了。

妄想称霸天下的齐灵公怎甘心示弱,他断然拒绝了夙沙卫的提议,也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当头一棒,齐军大败。在晋军随之而来的疑兵之计下,齐灵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赶紧下令:连夜撤军!

一直被人看低,遭人诟病的夙沙卫,主动请求断后。他有胆有谋,从容不迫地将军中大车连结起来,堵住了道路,以阻挡诸侯联军的追赶速度。是可忍,孰不可忍!低贱的寺人夙沙卫居然成了领兵断后之人,齐国勇士殖绰与郭最深感受辱:“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寺人来殿后,是齐国的耻辱,你赶紧先撤吧!说完,两人自告奋勇,代替夙沙卫担当了殿后之责。被排斥的夙沙卫并未一走了之,他又杀死战马堵在路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撤退了。平阴之战,寺人夙沙卫居然握有兵权,居然能带兵作战,这在春秋时期的寺人中算是第一人!可即便如此,又如何呢?他依然身份卑微,依然是将自尊放在地上被人任意践踏的低贱之人。

挑战晋国霸权失败的齐灵公在鲁襄公十九年郁郁而终。只是,这位爷真对得起他的谥号“灵”,真正的不走寻常路,不干正常事。齐灵公死前,突然将太子光废掉,改立公子牙为太子。他不仅令世袭上卿的高厚做公子牙太傅,更将自己的亲信夙沙卫任命为少傅。不太灵光的齐灵公以为,有了高厚的威望和夙沙卫的忠心,公子牙的太子之位定然固若金汤。

然而,原太子光作为太子长达十多年,无论威望还是人脉,无论势力还是根基,早已根深蒂固。

不久,齐灵公突发疾病,卧床不起。权臣崔杼偷偷将公子光接回,并联合大臣公开拥立公子光为太子。不顾病重卧床的父亲齐灵公,太子光强行闯入宫中把支持改立太子的庶母戎子杀死,在朝堂曝尸!果然是,男人不狠,地位不稳。

此时,夙沙卫的境遇就尴尬了。不论他是否曾支持改立太子,他都成了太子光的政治敌人!

7月,齐灵公病逝,太子光顺利继位,史称齐庄公。齐庄公是个狠角色,他发起疾风暴雨般的政治清洗:把庶弟公子牙软禁,又将上卿高厚杀死。

政治嗅觉异常灵敏的夙沙卫抢先一步,逃到了高唐,然后据城而叛!

齐庄公派庆封率兵前往平叛,围攻了数月,却始终无法攻克高唐。11月,齐庄公亲率大军前来攻打高唐。齐庄公看到夙沙卫在城上,《左传》载:“号之,乃下。”或许,此时的夙沙卫心里仍然怀有一丝希望,期望齐庄公能像齐灵公一样看中他的才华,能明白他的身不由己,能大度地原谅他。

可齐庄公问的是城中守备。夙沙卫回答:“城中没有守备。”然后,《左传》又载:“揖之,乃登。”从号而呼之到揖而礼之,齐庄公心里升起了一丝敬意,夹杂着一丝欲生之的犹豫。然而,一“下”,一“登”,夙沙卫的心里只剩下了深深的绝望。

如果高唐真不设防,何至于庆封攻打数月而弗克。回到城内,夙沙卫犒劳城中之人,坚定了战死之志。

然而,就在当夜,殖绰就和另一个齐国大夫将夙沙卫出卖了。他们偷偷将绳子放到城下,将齐军放入城内。结果可想而知,高唐瞬间被攻破。

夙沙卫的结局,《左传》只用了四个字:“醢卫于军。”

“醢”字,我们并不陌生,《史记·殷本纪》白纸黑字写着:商纣王醢九侯。

就是被剁成了肉酱……

史书,从来都是帝王将相的传记,更是大浪淘沙后的字字珠玑,无论怎样惊才绝艳的人物,无论怎样赫赫扬扬的功绩,在史书中也不过寥寥几笔。李白,文采盖世,惊了天地,泣了鬼神,却唯独没有惊动司马光的笔墨,在《资治通鉴》里,你几乎找不到李白的名字和身影,更不用说来路与归处。

夙沙卫,一个阉人,却几次三番出现在左丘明惜墨如金,惜字如金的记述里,实属难得,也确实罕见。他坦然下城面对齐庄公汹汹的杀意,在齐庄公有意放他一条生路之时没有乞求,没有畏惧,只有淡然转身,登城。留给齐庄公,也留给历史一个挺直的脊背。

史书没有闲笔,每一滴墨都有自己的归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