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宝林的头像

范宝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06
分享

夜蒸馍头更暖香

今年第一个寒暴来临时,恰逢周六。因在服装厂上班的妻子,越到年关活越多越是忙的特殊性,正好这一天是难得一回的休息天,所以,临时决定蒸馍头,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提前准备。况且,面粉是家里种的小麦,经过先淘洗灰尘,再晒干扬净,最后用筛子筛掉瘪籽,一一拣净石籽、杂屑等,精挑细选的多道工序后,才到机坊脱皮磨出来的,没有任何的添加剂,虽然色泽不怎么雪白和光亮,但是是完全的原生态的绿色食材。

要蒸馍头,立即想到我姐夫有这个手艺。家里蒸笼齐全,拌面发酵的盆足的,而且,时常地自家蒸、帮亲朋邻里蒸,非常地热心又负责。于是,与他联系,问是否有空。他很爽快地答应:虽然在上班,但下了班,和上面粉发上酵,个把小时就膨胀好了,晚上带个夜,20斤面粉,前后两三个小时就蒸好了。经他这么一打气鼓劲,立马蒸馍头的信心更坚定了。

这天早上五点多,妻子就起了身,洗洗漱漱忙忙碌碌到六点,开上电瓶汽车,舍近求远地直奔10多华里的邻近县的一个镇农贸市场,听说哪里的肉,价廉物美真便宜,每斤至少要少两块多,买个20多斤肉,可省下50多块钱。妻子觉得,虽然多跑了些路,但跑脚功足足赚回,而且因为前来购买的顾客多销量大,肉的品质也特别的新鲜。顺路把20斤面粉和酵母、白糖等辅料一并送到姐姐家。七点多,装在一大袋里的已剁成十几小块的肉,被妻子拎进了厨房。匆匆忙忙地吃完了早饭,夫唱妇随地忙开了馍头馅的准备。绞细猪肉,剁碎生姜,切碎黄芽菜叶,擀碎芝麻、轧碎虾仁,放足葱、蒜、油、盐、生蛋、料酒、鸡精等,然后,一起倒到灶上的大铁锅里搅拌均匀。整整大半天的时间里,刀、钗、铲齐挥舞,棍、棒、棰共摆动,虽然站得腰酸背痛蛮累的,但一大盆色香味齐全的馍头馅终于调和妥当,只等做馍头上蒸笼那一刻!

冬天夜得早。傍晚五点半,亮光褪色,天已完全黑了下来。我和妻子带上馍头馅和装馍头用的中等盘篮,以及刚从网上买来的馍头皮压制器,在穿梭来往的电瓶车、汽车一闪而过中,直奔相距两里多、住在邻村最北边的姐夫家。只见姐夫和姐姐双手沾满面粉屑,正在给刚拌和的发酵盆,蒙遮塑料布、加盖棉花絮,进行保温促膨胀。

夜里七点十六分,先包裹后蒸煮的蒸馍头劳动,在姐夫家的厨房里展开。此时,第一个寒暴的使者:寒风,正在屋外边起劲的奔走呼号,刮得姐夫家的不锈钢围墙,发出吹哨子般的啸叫、沙哑般的嘶吼。气温很低,滴水成冰。但厨房内,却是热情洋溢暖烘烘。北边的灶堂里,柴火烧得正旺,火光映红了姐姐那张全神贯注于添柴烧锅的脸,使得她春风满面。水已烧沸,水蒸汽如雾气弥漫,暖流回旋溢满屋。餐桌边,姐夫拾掇馍头穗子,我压制馍头皮子,妻子则有板有眼的一一地拉抻、兜馅、捏合、包裹,最终成型。同时将做好的馍头有序地摆放到笼屉上……3人分工合作,忙而不乱。前天中午刚来姐夫家过宿的83岁老妈,则背着手,看着我们忙碌,不时地裂嘴笑笑,不住地来回踱步,显得少有的兴奋。因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劳作,现场的气氛,很是热烈而欢快。冷,在这里,没有半点市场。一批5片蒸笼上锅,一片蒸笼放置16个馍头,蒸一次,80个。流水线作业,第一批蒸笼上了锅,第二批又开始兜馅包裹。第一批蒸熟了出了笼,第二批蒸笼又上了锅。10片蒸笼来回倒腾,轮流上岗,前后三个批次,240个馍头,三个多小时,个个虎头虎脑体态丰满地走下蒸笼,走到我们的面前。看那浑身热气腾腾,满身香味扑鼻的馍头,特别是馍头皮上洇出的油渍,诱得人馋涎欲滴食欲大振。不管它烫不烫手,拿一个,咬一口,软香满嘴滋味浓。“哎,真是应了一句‘刚出笼的馍头最好吃’的古语,果不其然啊!”因为太烫,我两手交换着拿馍头,但咬嚼未停止,还边吃边感慨。妻子和姐夫姐姐连连赞同。

夜,已经很深了,蛮横的寒风,不知是疲倦了,还是下班了,反正是明显地小了少了。但地上已冰冻,彻骨地冷。乡下路上几无行人了,孤独的太阳能路灯,眨着瑟缩的眼,守护着筋骨毕现赤条条的路面。我和妻子满载着飘香的馍头,终于在23时18分回到家里。这一夜,早睡早起的习惯被打破。往常晚上八点多就入睡、早上四五点钟就起身。今晚确实睡得是太晚了。然而,一股馍头的暖香,一直地陪伴着,我们竟破天荒地没有失眠,一直酣睡到天明,六点半才醒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