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从同村学长那里借得一本《平凡的世界》。古铜色的封面,颇为厚实的样子,翻开薄薄的纸张,里边的字又小又密:“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复杂纠葛的故事情节、亲切熟悉的方言表达、类同的地理风貌和相似的风俗习惯,我深深地沉浸在“平凡的世界”里。要知道,路遥的出生地清涧,离我的家乡不过三百多公里。身处陕北,阅读一部描写这片土地的小说,会给一个未见过多少世面的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灵震撼啊!那个溽热的夏天,如饥似渴地读着路遥用生命写就的文字,我的眼前像有一条大河在流淌,波澜不惊、静水流深,充满了激荡内心的澎湃力量。
《平凡的世界》是我真正意义上阅读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助我打开了广袤无垠的阅读世界。从此,阅读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远古走来的《诗经》到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诗歌,从语录体的《论语》到近现代散文……这些年,走了一些路,读了一些书,绕了一大圈,这才发现,内心最热爱的依然是最初阅读的《平凡的世界》。不由得想起路遥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里的一句话:“走了全世界最富足的地方,但我却更爱贫穷的中国。”
毋庸讳言,《平凡的世界》给读者带来的是多元的意蕴和多重的启示,但植根于读者内心的却是在时代的席卷之下,那种始终昂扬向上的生命之花的傲然绽放。在这片焦苦的土地上,赤贫的孙氏兄弟在挫折和苦难中经历了重重阻隔,却始终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孙少安分组包产被阻止、烧砖前功尽弃,孙少平打零工当矿工、热恋时痛失恋人田晓霞——他们没有在人生命运的风浪中沉沦,而是选择了对抗与搏击。有调查显示,《平凡的世界》至今仍是当代大学生图书借阅榜单中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时过境迁,这部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将生命的苦乐、爱情的悲欢、奋斗的黯淡与光明、平常日子与社会冲突裹挟在一起,展示出普通人在社会变革时期艰难曲折的道路。经典作品的魅力在于思想和理性之光的闪烁,总是会让人从中吸收养分、汲取力量。
阅读可以唤醒,也可以治愈,是精神内里的最佳打开方式。在我前行的旅途中,《平凡的世界》像一座灯塔,发出温暖的光芒,鼓舞着我战胜自己。当我大学暑假期间顶着酷暑搬砖头勤工俭学时,当我在学校越野赛上肚子绞痛想要放弃时,当我在机关里没日没夜煎熬在一堆文字材料中时——总是习惯性地想起孙氏兄弟面临的种种类似经历,相形于他们的现实遭际,自己眼前的一点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如路遥先生所说,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面对苦难,弱者会选择逃避,强者则主动上前。
巧合的是,后来我也阴差阳错走进路遥曾经就读过的延安大学读书,同样是中文专业。我将路遥的书籍一一找来,一本一本地啃。不得不说,在最钟爱的作家就读的校园里,读着他的呕心沥血之作,这是一种奇特的、美妙的体验。《平凡的世界》的大开大合和宏伟叙事,《人生》的感情纠葛和艰难抉择,《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对文学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路遥的生命厚度和深邃思想,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我曾独自一人爬上学校后面的文汇山,那是路遥的墓地,坐在石凳上,沉下心静静地思考。路遥是陕北的光荣,更是延安大学的骄傲,延大的学子们无不以他为榜样。毕业前夕,我选择以《〈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悲剧》为题完成了论文写作,得到了答辩老师们的认同。当我得知路遥的好友曹谷溪先生主编了一本《路遥研究》杂志,就将文章修改好发过去。不多几日,曹先生亲自打来电话,告诉我稿件采用的消息。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听他操着浓重的陕北口音,我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了些什么。阅读与写作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年工作之余,如果我还写了一点点不成气候的文字,那么无疑是《平凡的世界》开启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
文学经典的魅力在于同时指向现实和未来,常读常新、经久不衰。从第一次翻开《平凡的世界》,至今我已读过多遍。《平凡的世界》是我购买次数最多、向人推荐最多、赠送亲友最多的书籍。从走出校门到参加工作再到成家立业,每走一步、每行一程,抬脚落足间,路遥先生的作品都在润泽着我、启迪着我、砥砺着我,在我的生命中铺满了金色的光。
白耀文,陕西府谷人,有诗文发表于《散文百家》《中国青年作家报》《陕西日报》《榆林日报》等,获丝绸之路第三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