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府州文苑》的头像

《府州文苑》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6/03
分享

武利兰:走进府谷老城

走进府谷老城


我虽是府谷人,但对府谷老城了解甚少。小时候去过几次,也是走马观花,看到的是沿街破旧的老宅,狭窄的巷道,散落的残墙黛瓦,以及四周的城墙。因而对此没有多大的兴趣,几十年一直再没去过,成了被遗忘的一角。近几年随着府谷作家协会的成立,组织会员采风,从知情者的讲述中,才对这座老城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慢慢地改变了以前的看法。去年盛夏的一天,习惯早起的我又一次去了这座老城。

      晨曦中的府谷老城,远远望去,座落在一处高高的山顶上,黄河像一条巨龙绕城而过,巍峨险峻,蔚为壮观。老城,位于陕西最北端,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是黄河入陕第一县,是为“秦源”,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走着,走着,不一会就来到了北城门外。

      北城门上醒目的石刻大字镶嵌在城门洞上,石洞外围两边是用巨大的方砖堆砌成似铜墙铁壁的城墙,城门洞上面阁楼上“府州城”雄浑苍劲的3个字,与“府州”县名的由来些许有莫大关系。进城的道路旁是整齐而错落有序的高高低低的院落,很有特色。踏着干净整洁幽静的小道,穿过窑洞、古屋、枯井、戏台,仿佛穿梭在另一个时空,远离烦杂,只有安宁。依山而建的院落幽静处呈现出古朴雅致,走在静谧的院落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看着古树、古屋、院落好像一转身还能看到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影子。

      据历史记载,府州城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逾1100多年。该城依山临河,唐宋时期即为北方的军事重镇,是目前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头城。从高处看,古城平面像只靴子。走进去,真切地看到石头城土夯石砌,城垛以砖砌成,置东、南、西、北大门和小南门、小西门共六门,原门上均设城楼,大南门、小西门外筑瓮城,因地势险要,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仍有很多府谷的老居民生活在这里。随着时代变迁,不少古宅荒弃了,但透过古宅的砖雕、木雕、石雕等精美的工艺,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阔绰。

      一直往南走,来到了老城中最为重要的景点府谷文庙,这是榆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孔庙,是古代人们祭祀孔子的地方。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红墙绿瓦、回廊石桥的布局,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学府之中。文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81年),其中主体建筑大成殿,屋顶上的彩色琉璃非常精美,大殿的横额上以前还悬挂过康熙皇帝的亲笔匾额“万世师表”。府谷文庙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精髓。每当夜幕降临,文庙的钟声在古城巷陌间回荡,让人心灵得到沉淀。

      来到老城必然要来城墙上的“居中亭”走一遭,拾级而上纵目山河登高远,奔流不息的黄河、府保两县新区尽收眼底,自豪感油然而生。登上“居中亭”远眺,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一砖一瓦都在无声诉说着沧桑。登临而上,抬头仰望,云行苍穹,融身心于自然之中,方感老城之博大,叹万物之精妙。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犹如巨大的彩绸飘动,片片树林,高楼大厦或隐或现,壮丽山川美不胜收,使人真正领略了老城的魅力所在,享受这世外桃源之情趣,站在府谷老城墙上,用心去倾听她的远古,用手感触她历史的厚重,一脚踩在远古,一脚踏着现实,何尝不是在享受历史的一种洗礼。

      边走边看一会来到了荣河书院,书院建于绝壁之上,不能不说始建者颇有想法,在如此险要的位置,建设上、中、下三进院落,随处凭窗,都可以一览黄河,故有荣河听涛之称。而如今,于荣河书院鸟瞰,几米之下的千佛洞塔林和几百米左右的府谷高楼以及滚滚黄河对面的保德县城尽在眼底,不能不让人感叹,历史与我们竟是如此之近。

      走过了书院,来到了千佛洞,千佛洞位于旧县城南门外控远门内东石崖。出控远门入小洞,小洞甚曲,且昏暗,行数步出洞,豁然开朗。有窑5孔,3孔供诸佛,或尺许或五六寸,石刻古鳅璀璨满目,外列栏杆,内有回廊,凭栏鸟瞰,黄河水滚滚而下,实为县境胜景。它南临黄河,背靠壁石,俯视悬崖,平眺山西保德县城,地理位置十分险峻,为府谷独特景观。

      出了南门,走下了台阶,静静地站在千佛洞广场,回味着今日此行的点点滴滴。老城,老去的不只是那些建筑,那些人,那些事!所有的记忆犹如风中的叹息,飘散在亘古不变的回忆里……

红日西沉,暮色苍茫,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无法去感受大爷大娘那窑洞"宾馆"的惬意,也无法去品尝农家饭菜的美味,更无法去听折馆长讲杨家将故事带来的雅兴,还有无法去体验“荣河听涛”的神奇境界……我携带着满足中的遗憾和遗憾中的满足,踏上了归家之路。


作者简介:武利兰,女,教师,陕西省府谷县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榆林市诗词学会会员,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榆阳区诗词学会会员,府谷县诗词学会会员,府谷县作家协会会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