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就是中秋节赏月的好日子,让我禁不住想起了“故乡”这个词。
“故”是原来的意思,“故乡”就是原来的家乡,自己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故乡是一个地域范围的概念,它会因为我们处在不同的时期变大或缩小。
我出生在江西省万年县青云镇马洲村,我童年的记忆全在那里。也许因为父母是一对地地道道的农民,童年记忆的范围很小,小到只有方圆几公里大。马洲村前有一条小河和一条公路从村前通过,村后是绵延数里的小山脉。
长辈们说了一些我们这个村庄的来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二百多年前,马洲村第一代祖先居住在一个距离马洲村五里开外的方家湾村,娶了小岭村的李氏为妻,生活过得不太好又在方家湾村受人欺负,李氏的娘家人怜惜李氏,将我的祖先一家迁到李氏娘家放养马的地方搭了两间茅屋居住,并给一些田地。此后我的祖先就在这个放养马的地方繁衍子孙后代,逐步成形成了一个小村庄,周边的村民称这个村庄为马洲村。后来村前修了一条县城到珠湖的公路,我的村庄因此成了交通发达的小村,过往的人多了,知道的人也就多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一位叔辈当上县公安局长,后来还官至省公安厅领导。因为他为人正直,三十多年来我的村庄并没有因他带来什么经济利益,但是村里人求学的和从政的后生们都以他为榜样,家家户户都出了大学生,从政的干部也不少。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和视界的扩大,故乡的外延也变大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省城读大学时,大学里有个同乡会,这是以一个县为范围的同乡会,似乎我的故乡也就变大成了一个县。
我的万年县因建县不太早,只有五百余年,那时名气也不大。大学同学们在提及万年县名时,只有周边的鄱阳、余干、乐平几个县的人知道一些万年县的物产。他们提及最多的就是出产万年水泥,仿佛我的家乡万年除了水泥之外,其它都不值得一提。谁也想不到,1993年从美国来的老布什总统的农业顾问马尼士博士,带了一个考古队来中国,他们与北京大学联合来万年县大源镇一个叫仙人洞的地方进行考古发掘。事情看似偶然却又注定万年这个地方与“万年”两字结缘。通过联合考古队的发掘和马尼士的权威认证,在仙人洞和与仙人洞相距800米的吊桶环,找到了距今有一万四千年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这是一个重大发现,震惊了全中国也震惊了全世界,因为这栽培稻植硅石标本是距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栽培稻遗迹标本。这一发现改变了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世界农业文明史。万年县的执政者以此作为特大喜事报告全县人民和上级政府,渐渐地“世界水稻起源地”就成了我的家乡万年的代名词。从中美联合考古队的研究结果还得知,万年仙人洞的先祖们用了四五千年的时间才将野生稻完全驯化成栽培稻,解决了人类“吃饭”这个天下第一大事。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伟大的万年仙人洞的先祖们,你们的功绩超越了中国历史所有的三皇五帝和孔孟诸子,你们勤劳执着的工匠精神值得十四亿华夏子孙永远传承和弘扬。”
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经政府分派到县城工作。这时,在周围的圈子里的人,都以自己家乡的乡镇为故乡,我也不例外,青云镇也就当然为我的故乡。青云镇在万年县境内不算一个大镇也不算一个富镇,但她的历史却十分灿烂辉煌。万年县建县于公元1512年至今有511年历史,就有448年置于青云。在我的记忆里她还有几个曾用名——姚西、城关、城厢。青云镇内最让人忆起的当数206国道。这条国道是百余年来万年县对外联络的主要通道,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沙石路,后面铺成砺青路面。据万年县志记载,众多官员和商贾从南昌驱车到景德镇必经过青云镇,且早上从南昌出发到达青云镇时正好中午,下午从南昌出发到达青云镇时正好天黑,这样青云镇就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驿站,或中午在青云镇吃饭或晚上在青云镇住宿,因此青云镇的商贸旅游业十分发达。
青云镇自古就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万年县志记载有“双峰藜火、桃源曲水、龙池潭影、奇壁樵歌、东梁烟柳、竹屯渔火、奎光映月、星山雪霁、古阳夕照”等“十景”。虽然这些曾经的美景,现在仅存一二了,但对于现代爱好旅游的人来说,仅这一个个景点的名称一个个都富有诗意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在青云镇域内万斛峰顶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塔——青云塔,建于1840年,塔身有七层,八卦形九丈高,大块青砖磊砌而成,十分坚实牢固。只要你沿206国道而行,前方山峦顶处的青云塔会一直牵引你的目光,忽而云雾绕塔似巨龙升空,忽而金光穿塔像利箭飞驰。
说到青云镇的美景,让我想到了一个名叫史桥的古村。这个村山青水亦清,有风景也有故事。一座小桥横跨万年河,河面如明镜,蓝天、绿树和楼宇一起倒影水中,让你分不清是村庄倒影在河水中,还是村庄融化在蓝天里。夏天近千亩荷花连成一片,当你置身其中,你定会有身临杨万里的“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景中。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史桥村民李伯玉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及第二名榜眼,宋度宗时任礼部尚书,著有《斛峰集》十卷。李伯玉从不趋炎附势,不避权贵不随大流,以刚正不阿闻名天下,成语“铜山铁壁”就出自于《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中国数千年的政治人物中趋炎附势者多“铜山铁壁”者少。像李伯玉这样的“铮铮铁骨”,就是在当代政坛也不多见。
假如我出国定居一定会将整个中国视为故乡。这只能是个假设,我还没有出过国,更别说国外定居,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将整个中国作为故乡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