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登山的人,对每座山都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我认为山是有生命的,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每登一座山就是与一位良师益友进行一次交流。这次,幸得上饶市政协委员采风团的邀请,采风团分成两组,我看到第一组安排的采风点中有大茅山,就毫不犹豫选择了第一组。
大茅山位于江西省德兴市境内,与三清山东西并峙,是怀玉山脉的又一高峰,面积150余平方公里,植被丰盛,森林覆盖率97.8%,有“天然氧吧”之称。
树木是山的毛发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深入大茅山中,犹如置身于一个遥远的世界。树木参天耸立,像是一支支绿色的乐队,随着山风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它们的叶片厚实而光滑,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棵树木都修长挺拔,直指云霄,展现出一种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在树枝的掩映下,阳光变得柔和。我抬头望去,只见阳光穿透枝叶,形成一道道光柱,这些光柱照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好像是大自然的神迹,给大茅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除了阳光,森林里还有悦耳的蝉鸣和鸟鸣。蝉儿们藏在树梢,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唱出了夏日的赞歌。而鸟儿们则在树林间穿梭,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似乎在与蝉儿们进行一场美妙的合唱。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首动听的自然交响曲,让人心旷神怡。
在广袤的大茅山里,我感受到了树木如同山的毛发,与山密不可分。树木通过根汲取山的养分变得枝繁叶茂,树木的生长也为大山增光添彩,它们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壮丽画卷。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每一棵树木都承载着生命的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保护好每一棵树木保护好每一片森林,让它们与大山谱写出更加美丽的篇章。
流水是山的血脉
大茅山梧风洞名称中有一个“洞”字。其实它不是一个洞,而是一个峡谷,其主体是马溪。
马溪,一个拥有1200米落差的峡谷,清澈的溪流从大茅山主峰笔架山流下来,汇聚成天鹅湖、观音瀑和仙女潭等旅游打卡胜地,形成了一条绝佳的徒步旅游线路。
我们沿着曲折的游步道前进,只见前方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蜿蜒的溪流上,金光闪闪,如同山的血脉在涌动。百米之外看到湖水碧如翡翠,近身来到湖边,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弋。
同行的一位年轻女作家问导游:“为什么远看湖水是绿色的近看湖水是无色的?”
导游微微笑道:“水本来就是无色的,只因为天鹅湖的水倒影了周边森林的绿色,我们远看水面才会如见绿玉。”
女作家听后感叹道:“原来湖水和山峰一样,远低高低各不同。”
导游点头回应:“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有多神奇。”
不久我们来到了观音瀑前。瀑布从十余丈高的山崖垂直倾泻,气势磅礴,撞击峭壁溅起层层白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瀑布很宽,水体很大,声如雷鸣,造型神似手持杨柳玉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她相貌端详,体态丰腴,在向我们泼洒甘露。我站在瀑布前,感受着水珠溅在脸上的清凉,心情十分舒畅。
当我走到仙女潭时,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叹不已。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七彩斑斓的光泽,宛如大自然的调色板。我们都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有的掬一捧水舔了舔说有点甜,有的脱下鞋洗一洗脚说真舒服。我坐在潭边的石头上静静地欣赏着水面上的光影变幻。惭惭地我的思绪随着溪流而下,我想到这马溪的水携带着大茅山的灵气和养分,滋润下山万顷良田和万家百姓,共同汇成了这方上乘富饶的江南。
云和山是伴侣
今天天气先晴后雨。我们头顶上的白云时而飘浮在山顶时而缠绕在山腰,像是在和大茅山表演双人舞蹈。大茅山沉稳而坚定地屹立着,虽历经亿万年依然捧举着白云,让白云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变幻着各种姿态。白云有时如棉糖般柔软缠绵,有时如波涛般汹涌澎拜,有时又如轻纱般潇洒飘逸。白云在飞舞,曼妙的身影在大茅山心中荡起一道道美丽的涟漪,也让人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午后,调皮的白云变幻成浓雾,将大茅山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大茅山在浓雾之中显得更加高大雄伟,山峦时而凸显时而隐没,有着“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壮观!
我想这翠山与白云的缠缠绵绵,定是大自然最动情的乐章。它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深情与厚爱,也让我们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与美妙。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人们常常忙碌于凡尘世事,忽视了大自然的美好。然而,当我们停下脚步,仰望云山雾绕的景象时,我们会发现,原来大自然一直这么有情有爱,给予我们无言的启发。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山和云的缠缠绵绵,让我们珍惜身边的爱人。
大茅山令我心醉神迷,我想到了“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度临?”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若游大茅山一定会发出“相看两不厌,只有大茅山”的感慨。
山是人类灵魂的归处
走过一座吊桥,我们来到三百红军烈士殉难地。在这里我听到了一个凄美的红色故事。
1934年底,红十军团在方志敏的率领下北上抗日。可是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调集重兵对红军抗日先遣队围追堵截。红军的行动受阻,在返回赣东北途中被敌人切成两段,方志敏、粟裕等率先头部队八百余人于1935 年1月16日到达德兴程家湾村。为摆脱敌人的包围,粟裕遵照方志敏的命令,率红十军团先头部队安全抵达德兴苏区大茅山地区大小坪、黄歇田休整,并不断派人打探主力部队突围情况做好迎接大部队的准备,同时将三百名红军伤病员交给地方党组织,安置在大茅山梧风洞地区中国工农红军闽浙赣军区医院三分院化婺德临时医务所疗伤。清明节前夕,敌人的43旅疯狂“清剿”梧风洞一带区域,地方党组织派人前往梧风洞化婺德临时医务所送信,通知医务人员和红军伤员迅速分散转移到深山老林的安全地带。可是派出的同志不幸被捕,医务所养伤的红军伤员及医务人员未能得到外界严峻的敌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敌人的凶残围攻。手无寸铁的红军伤病员和医务人员来不及转移后,宁死不屈与荷枪实弹的敌军英勇肉搏,最终寡不敌众全部殉难。
1987年7月,为了寄托人民群众对三百英烈的深切怀念,当地政府在烈士殉难地梧风洞建立红军三百死难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背面镌刻着江西省原省委书记方志纯的题词:“笔架山高,马溪水长,遇难烈士,万古流芳”。
再过吊桥时,从山涧吹来一阵凉风。丝丝风声传入耳际似乎是三百烈士中的两位在切切私语:“现在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可以含笑九泉了。”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一种遐想,但这种遐想在我未听到这段红色故事时就在脑海中生成了。我不由自主地双腿并拢弯腰向着纪念碑深深三鞠躬。是的,一个成长在新中国的我面对这座浸染抗日烈士鲜血的大茅山,怎能不由衷而生出对大茅山的崇敬之情?
夏季也许不是大茅山风景最好的季节,春秋两季风景更佳,但我不虚此行,因为我有了别样的收获,感悟到了英烈的榜样力量,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下山的路上,我透过车窗看见天空的一群飞鸟,突然迸发出灵魂出窍的感觉,我的整个心身随着那领航的大鸟飞向大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