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娟的头像

郭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7
分享

月下的伊人

初识《青玉案•元夕》已经是我十四岁的时候了,那年我上初中二年级,看着[ 宋 ] 辛弃疾这几个字,感受到时光的久远,再看内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同林黛玉初进贾府初见贾宝玉,忽然就怔住了,《红楼梦》里说,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宝玉前世喂养了黛玉,当宝玉来到人间时,黛玉也追随到了人间还泪以报喂养之恩,所以他们初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好理解,那我和这阙词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十四岁的青春,正是飞扬的青春,是不可复制的青春年华。那个时候的我们只对琼瑶、席慕蓉感兴趣。记得日记本的扉页上我用钢笔认真的写着:“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那时候,我还没有笔名,正好想起一个,看着“笑语盈盈暗香去”这句,甚是喜欢,于是在我的日记本的封面上郑重的写上“笑语盈盈”。

淳熙十四年(1187)年的辛弃疾正闲居带湖,那一年的元宵佳节,甚是热闹。到了晚上,到处张灯结彩,一派欣欣然的景象。眼前繁花似锦,就如同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好似把烟花也吹落的零落如雨。豪华的马车上载满看灯的富人,一时间连道路都盈满芳香。耳边传来悠扬悦耳的凤箫声,明亮的玉壶般的圆月渐渐西斜,月色阑珊,一夜鱼龙灯旋转飞舞,笑语喧哗,一团喜庆。

词的上片写元夕之夜,临安城里的元宵佳节的灯火和人们观看灯火的盛况。开头两句说,满城的灯火,像一阵春风把千树万树的花儿吹开了一样;又好象是春风吹落了满天的星子。我想那“花千树”、“星如雨”,就是指指五颜六色的万家灯火。那“宝马雕车香满路”,是写官宦贵族乘坐的马车,这些马车不仅饰有金边和花纹,而且车上的女人,美丽、华贵,写出了观灯人的豪华气派。“凤箫”,是箫,一种乐器而已,“凤箫”估计是为了突出箫身花纹的美丽。“玉壶”,指月亮,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写出了元夕月色的皎洁和圆润,“鱼龙舞”,指耍龙灯、耍鱼灯的各种游戏。

看着这阙词的前半部分,眼前忽然呈现焰火如花树、如星雨的奇妙画面,上片不仅着墨于妇人的形态之美,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华丽之美,更写出了观者之盛,耳边传来的凤箫声的美妙,花灯的光彩夺目,士女们“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的妆扮、情态之美,这些就已经让读者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了。

这首词最为脍炙人口、为人称道的是下片的最后几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中说的似乎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娴静女子,笔者认为这是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热闹的不屑和淡漠。也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在说人生的哲理;人们总要经历种种繁华热闹,才能体会平淡宁静的可贵。

人们在追求一件事物时总是要经历千辛万苦,而最后的结果也许看来是很平常的,总是让人回味不已。就如同清人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一样的道理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经过前两个境界后读书人会豁然开朗,读书就变得轻松简单,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此时的词人必是孤独的,此时的他看着热闹的场面,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飞扬,再看着自己孑然一身, 如果辛弃疾写到这就停笔,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无外乎是:这是一首文笔不俗的写元宵节的佳词。可是辛弃疾绝不是此等俗辈。他的词作的内容往往大起大落,尤其是结尾句往往出人意料,动人心魄。尤其结尾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词的结尾句就是延续他的此等风格。

这阙词含意深远,构思新巧,富有意蕴。单看表面意思好像是写词人爱情路上的过程峰回路转和柳暗花明。再次品读,可以读出稼轩的高洁志趣,清新脱俗。作者借此词明志,表达自己和词中的女子一样高洁自持、孤芳自赏、不和权贵同流合污的情怀。宁可一个人寂寞站于灯火阑珊处,也不肯屈身降志的当权者凑热闹。掩卷三思,词义高深,涵义高远,试想:稼轩与当时的靡靡世风和黑暗现实不洽,他的思想境界,人生哲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超越时间、空间,只能在作品里体现思想的永恒性和宇宙的延展性了。

此时的辛弃疾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落脚,当时南宋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当时的统治者过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生活,那么词人在做什么,有没有和权贵们沉浸在这一片欢腾热闹的氛围之中? 诗歌的结尾可谓是点睛之笔,作者极力地表现出寻找“那人”的过程,来抚慰心中的失落,读来有一丝欣喜和安慰。“那人”究竟是谁呢,有着怎样的形象,词人为了体现自己怎样的风格呢?我想:“那人”的几种理解无外乎:一种是自己的意中人;也许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亦或是指自己。总之,“那人”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吧。因为“那人”的形象:清高,脱俗,很好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美好品格。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词人写元宵节的盛况不仅仅是为了写元宵节以及元宵节的盛况,而是为了反衬“那人”的清高、脱俗,表达了词人不愿同流合污的美好品格。

古时的元宵观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为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

据史料记载:一年元宵佳节,有位女子游了皇城后,已是深夜时分,见端门摆着“金瓯酒”,也饮了一杯。饮酒后,又顺手牵羊将金酒杯塞进了怀里。谁知被皇室卫士发现,一把抓住,问她为什么偷东西。女子说:“妾身的夫君平日管得严,我今天喝了酒,回家后夫君会不高兴的。我将金杯带回去,做个证物,说是皇帝御赐的酒,夫君就不敢有意见了。”只听隔帘有人笑道:“将金杯送给她罢。”帘后那个说将金杯送给女子的人,便是当时的皇帝宋徽宗。

元宵是宋朝女人夜游的狂欢节,每当华灯初上,宋朝女子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赏花灯,尽兴游赏,甚至彻夜不归。所以词人才得以在赏灯时,凭借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当然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整阙词的精华所在。是词人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莫名的惊喜和感动,辛弃疾竟有如此本领,结尾句变成了妙笔生花,点睛之笔!

那灯、那月、那烟火交织成的元夕的欢腾,那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伊人”而设,为了一个意中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趣与韵味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