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郜芬的头像

郜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8
分享

愈亲近 愈深爱

文/郜芬

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于我并不陌生。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以至以后要在这里终老,在这里长眠。是这片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养育了我。我的血脉里流淌着这片土地的乳汁,我的呼吸里渗透着这片土地的气息。我的血肉,我的生命已经与这片黑土地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无法割舍,无法分离。由淮北市诗词协会举办的“皖北地区诗词作家走进南坪镇太平村采风活动”,让我有幸再次回到滋养我生命的故土,回到我魂牵梦萦的家乡。两天的行程,呼吸着家乡的新鲜空气,踏着家乡的黑土地,脚步丈量着家乡的每一寸肌肤,心是踏实的、宁静的、舒适的、安逸的。与父老乡的亲密接触、交流、攀谈,让我对这片广天厚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让我以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自豪、骄傲。

车辆刚驶进太平村,眼前的一切,恍如隔世,让我已经认不出来。那个旧日的模样,记忆中的太平村就是皖北地区很普通的小村庄,低矮的房屋,坑洼不平的土路,见到外边的人,有些羞涩、怯懦的村民。下了车,一行人穿过路边广场。两边的花草树木,葱笼繁茂。爱美的女士,随即在花草中摆出了各种pose。彩色石平躺在脚下,光滑、艳丽。进了村庄。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笔直延伸,路两边种满了花草,一人多高的油菜花开得正旺,香郁扑鼻。白墙红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其中,大有世外桃源的样子。湖心岛,垂柳依依,海棠灼灼。几只白色的鹅鸭,在碧绿的湖水中觅食、嬉戏、打闹。闻着花香,吹着清风,心顿时清爽了许多。

天色渐暗,路两边的华灯竟相闪亮,把小村庄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村前广场上霓虹闪烁,孩子们叽叽喳喳,欢笑叫闹,趴在舞台边,急切地等待着一场由本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偶尔,大人们呵斥几声欢笑乱窜的孩子,脸上却笑意盈盈,语气里带着满满的宠爱、娇嗔。

音乐响起,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欢乐上场。粉红的羽毛扇组成中国美、太平等字样,引起台下掌声阵阵。一群姑娘小伙儿穿着军装,演唱了一组军旅歌曲,大有军人风采。大婶、大妈们打起了腰鼓、跳起了舞蹈,动作整齐划一,欢乐有力。一个小姑娘清亮甜美的歌声,把女儿情、天路演绎得优美动听,一点也不比专业演员差。刚刚从舞台上表演下来的大婶大妈们还意犹未尽,兴致盎然,对着我们这些采风的人说,看我们现在的日子多好,我们平时都是种地的,没事了,就组织在一起唱歌,跳舞,丰富我们的生活。你们看到了吧,我们打个药都用无人机,我们的路都铺得那么平,村里的环境这么好,这日子倒多好呀,不比你们城里差。大婶大妈说着,笑着,一脸的幸福、自豪、满足。一个身体有些残障的大妈推着自己的轮椅,对着我们说:哎,这么好的日子,就我这身体不行了,不知道还能享受这样的好日子多久。语气里是满满的遗憾。看着乡亲们眉飞色舞、欢乐欢快、自信自豪的样子,我心里不禁疑惑,这还是我认识的父老乡亲、大婶大妈们吗?我所认识的姑娘小伙大婶大妈是羞涩的、怯懦的,人前是不太敢说话的,妇人们是吃饭不上不了桌面,蹲在灶堂里吃点残羹剩饭的。

一个老大爷叼着纸烟,眯着双眼,仿佛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世界,慢条斯理地说,我们现在只要办个老年卡,就能坐免费的公交车,一车直接坐到城里逛逛。我们老了还能领上老年补贴,钱还一年一年往上涨。种地也有补贴,这样的好日子从盘古开天地都未听说过啊,真是要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福利啊。听到老人的这些话,我心里不禁痒痒的,也很想到乡里再弄几亩地种种。曾几何时,我是那么急切地,那么渴望地离开这片土地。那时耕种农田,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工具和方法。那时的我最怕过的就是麦季。每当麦子快熟时,看到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麦浪就头疼、眼晕,总有一种被淹没了的感觉,心里不禁发愁:这么多的麦子,全靠人工收割,什么时候才能把它们都收获进粮仓啊。麦收时节,大人孩子全家齐上阵,顶着毒毒的日头,挥汗如雨,一刀一镰割扯着厚厚的麦秆,然后再把麦子装上架车,平摊在打谷场上,人赶着老黄牛拉着小石磙,一圈一圈地碾压,直到把麦粒从麦秆上碾掉。一个麦收季节,人的精力体力消耗怠尽,常常在田间地头,顶着毒日头,倒在凸凹不平的土地上,短暂小睡。干燥、炙热、高强度的劳作,让精力体力极度透支,在学校养了一个秋冬的白皙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脱皮。有时因上火,嘴角冲起火泡,流鼻血都是常有的事。如今,小麦收获季节,在大型收割机的隆隆声响中,一排排麦秸齐刷刷倒地,金色的麦粒犹如金子般哗哗流向收藏厢,让人们在享受收获欢乐的同时,也体会着时代发展的成果,享受着现代化的快捷、省力,再也不用怕那种炙热煎熬,不再承受极度劳累之苦了。

南坪港码头又是另一番美景。高高的塔吊,宽阔的水面,静静流淌的河水,金黄色的油菜花,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构成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油轮穿行水面,汽笛长鸣,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繁华的港口码头。物资在这里集结、中转,通江达海,运往各地,大浍水的热闹、繁华将在这里再次启航。

双堆集烈士纪念馆里,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昭示着那场战役的惨烈。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至12月,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主力与华东野战军一部对国民党军的一次大规模村落攻坚战就在这片土地上打响。从1948年11月23日起到12月15日,在双堆集歼灭了前来增援徐州守敌的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黄维兵团12万人,全歼敌人四个军、十个师及一个快速纵队,活捉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

在听到讲解员讲解安徽庐江人孔金胜,在与外界失去联系,身负重伤,孤军作战,血染热土时,我不禁泪流满面。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还有多少孔金胜一样的志士长眠在这里,忠魂碑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血肉之躯,他们永远地长眠在了这里。还有更多无名的英雄,静静地躺在了这片热土上。整个淮海战役,支前的民工组成了浩瀚的洪流,为战役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每个家庭都有几个人支前,有的全家出动。男人送粮、送弹药,女人做饭、做衣、做军鞋,为前方战斗提供坚强的保障。

正是这片英雄的土地,滋养了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人们,正是有了他们前赴后继,任劳任苑,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才让这片广天厚土换了新颜,才有了这片热土今日的发展、发达、热闹、繁华。

就要离开了,我深深地亲吻着这片土地,让这片热土的气息,再次深深地渗入我的呼吸中,融进我的血液里,在余生的日子里,我要伴着这片热土的气息,吃饭,行走,睡觉,终老,长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