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香格里拉游记
云南旅游归来,有同事问:云南好玩吗?景点依旧,游人常新,我想关键是你旅游时的心境如何,因为欢乐总是人创造的。6月5日,我有幸跟随以测量组为主体的健康休养旅游团首次踏足向往已久的云南。
6月8日,一早从丽江出发,一路上几乎是下山,到金沙江虎跳峡整整落差近1000米。我们感受气势磅礴、浪哮如雷的虎跳峡之后,用过中餐就奔向香格里拉。丽江市与香格里拉县以金沙江为界。
我对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早有听说,可没有深入考究过。听导游说,1933年,一架英国飞机失事迫降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幸存者看到了许多无法想象的神奇梦幻般景观:纯洁而明朗的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原湖泊,生活在这片净土的人们和睦相处,人与动物、自然构成了一幅幅神秘的画面。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根据幸存者的奇异经历写成了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并根据幸存者的记忆把那个地方译音为“香格里拉”。1937年好莱坞把小说改编拍成电影。香格里拉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名字,引起半个世纪以来无数的中外探险家、旅游者和淘金者的苦苦寻觅。香格里拉究竟在哪?直到1995年,人们才惊奇的发现云南迪庆中甸县境内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竟与小说中所描写的情景惊人的相同,“迪庆”在藏语里的发音与“香格里拉”也基本一致。经过多次考察论证,证实了“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的中甸。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改为“香格里拉”县。
导游扎西(藏族男的称扎西,女的称卓玛)是一位20来岁的帅小伙子,他中气十足,特别能扇情、搞笑。他一上车就大大声地说:扎西得勒(藏族问候语,幸福吉祥之意)。他刚教完大家说:“好”就叫“也索”,“非常好”就叫 “也索,也索,也也索!”接着就问大家唱一首藏族歌曲好吗?大家随口答:好!他说:好个屁!一阵笑声过后,大家还是大声地说了“也索,也索,也也索!”
车依着山脉越爬越高,谷底的村庄房屋越来越小。随着标高的升高,植被和气候也随着变化。山下乔木山上草,山顶雾雪山脚阳光。“一山藏四季,一日不同天”让大家感受高原的风光和高原的气候。忽然间见到高山上也有村庄,不管山有多高,只要有可开垦的土地,就有村庄,让大家感受到了“白云生处有人家”诗境。路上看到黑色的猪跟着小马、牦牛一起吃草的情景,大家都觉得十分的新奇,惊叫起来。何超树说:人家动物也讲究和谐嘛。当看到云南部队在高山平坦处扎营训练时也觉得新奇,又大叫起来。
扎西导游一路上诱说,要给我们找一个藏民家,喝喝酥油茶和青稞酒,品尝藏家小吃,接受哈达,欣赏藏族歌舞,过一个有趣味晚上活动,每人收60元。还有烤全羊800元,烤全牛(牦牛)1000元。到藏族家中作客,了解藏民生活,欣赏藏族歌舞一定很有趣,人生几何?大家经不起导游的诱说,原先捏得紧紧的钱袋松开了,还是同意一起去。测量队决定请大家吃1000元的烤全牛,何超树说,算是支援西部建设吧。杨广州接着问导游:烤全牛有没有汤喝的啊?
缓解旅途劳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讲笑话了。有人就提出了讨论话题:用牦牛鞭和壮阳草煮汤给杨广州喝会有什么反应?连女同志也参与了讨论,笑声不断溢出车外。最后结论是半夜会发热、嗥叫、狂奔。有人形象地说,到了半夜会嗥叫着光着膀子一路狂奔上雪山。真是笑嘻人了。车从虎跳峡的2100多米升至香格里拉的3370多米,有人出现高原反应耳鸣、头痛。我也头痛了,还以为是风热感冒呢。导游叫大家要多喝水或吃朱古力来缓解高原反应。
不觉间到了香格里拉县城。这是一个才4万多居民的小县城,房子矮小,起得也没有什么特色,说实在话没有什么看头。导游带我们先去看纳帕海,纳帕海原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3260米,干枯了成为一片宽阔的草原。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原生态——宽阔的草原、晴朗的天空、远处的雪山,还有一股马屎味。我们匆忙照几张相就返回,去看当地有名的也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又称小布达拉宫,始建于明代,历史上曾经出过不少蜚名藏区的高僧大德。寺内历代经卷和艺术珍藏众多,其建筑、雕塑及绘画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是当地藏民神往的神圣之地。
上寺庙要爬一段又高又陡的石台阶,高原反应让人三步一停直喘气。导游教我们进寺庙要左进右出。寺庙显得神秘深沉,高大的佛祖金铜相,还有班禅画相。酥油灯光透过满挂的红幡使得整个殿堂红彤彤的,108条大木柱密密麻麻,使得整个殿堂显得深邃莫测。好几个旅游团挤在里面,空气显得十分的沉闷。
想到晚上还有烤全牛吃,晚餐时大家都留有点空间。在去藏民家的途中,导游扎西很会搞气氛,赶紧大大声地教我们讲藏语:扎西得勒(幸福吉祥)、也索也索也也索(非常好的意思)、扎七索扎七索扎七八索、喜七索喜七索喜七八索。他责怪我们说成了“砸厕所”和“洗厕所”了,引发了阵阵笑声。
到达藏民家,卓玛唱迎客歌献哈达,扎西献青稞酒。我们接受藏家的迎客之礼时双手合掌于胸,说声:扎西得勒。按照藏民的风俗,喝青稞酒前得用中指粘酒往外弹三下,表示敬天敬地敬神灵,然后再喝。
进去上二楼大厅一看,这那是藏民家啊,还不是专门接待游客的一个娱乐场所,几个旅游团在一起,上百号人。大厅倒是很讲究很有气派,雕梁画栋,还有佛祖、班禅相,中间有三条大木柱,四周摆放着几排矮桌,桌面上早就摆好了藏家的小吃。藏家扎西给我们倒上酥油茶、斟上青稞酒。酥油茶味道怪怪的。导游告诉大家吃奶烙时要小小块粘白糖吃。杨广州没等导游说完就抓了一大块奶烙塞进嘴里,酸得他大皱眉头。一位卓玛出来主持,说代表全家人欢迎大家的到来。接着兄弟姐妹、七姑八姨的表演藏族歌舞,这家主人——夫妇俩也出来唱歌。
在藏民家,我们来个现炒现卖,歌舞一结束,就大大声使劲地喊“也索,也索,也也索!” “扎七索扎七索扎七八索”、“喜七索喜七索喜七八索”。一边喊一边用脚使劲地跺木地板。几个旅游团比嚷声大,一时嚷声雷动、地板跺得震天响,之后是一片笑声,大家仿佛真吃了牦牛鞭般的有劲。我们团叫喊得算是最出色的了。中间还穿插一些和游客互动的游戏、舞蹈,要求每个团派代表参加。我虽然头很痛,但还是代表本团出来。在与扎西们一起跳藏族舞蹈时,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藏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粗犷强悍,一舞下来让我感到体力不支直喘气。团友说,人家可是吃牦牛肉长大的。主人卓玛引领游客说藏语,给说成“砸厕所”、“洗厕所”的奖励青稞酒,抓游客表演撞屁股,让大家笑破了肚皮。
过了一段时间,歌舞看足了,大家也喊累了。扎西和卓玛把各团订的烤全羊、烤全牛端了上来。我们订的千元烤全牛小得惊人,充其量像个烧猪。其实这个时候,大家也吃不小多少的了。我细算一下,主人家今晚收入最少也有上万元。
入夜,头痛的我难以入睡。同室的李团长爱打呼噜,本来经过昆明、丽江两个晚上,我也算是“听惯艄公的号子”了,然而在香格里拉的夜晚李团长打得特别的吃力而悠长,仿佛把吃牦牛肉的力气也用上了,也许是高原空气稀薄的缘故吧。迷糊中,突然觉得没有响声了,我心里格噔一下倒紧张了起来,心想:不会吧,高原反应就这么可怕!观察了好一阵子,李团长终于动了一下翻了个身,又“涛声依旧”了,我这才放下心来。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人詹姆斯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就深深吸引了世人的眼光。那是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人类寻求和平、文明与幸福的强烈愿望。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格里拉”始终是世人所神往的地方。在香格里拉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土地肥沃,牛马成群,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
直到第二天离开香格里拉,一直头痛的我始终也无法完全体味出香格里拉令人神往的奥秘。返途中大家不断重复着昨晚在藏民家那些“砸厕所”、“洗厕所”的笑料,倒也笑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