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进昆的头像

郭进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23
分享

与苏子书

这是您生活的九百多年后。晚生在陇东夏日的午后与您神交相遇,给您写下这封书信。作为文学晚辈来说,我真该称您一声先生的。不管从您行云流水般高品位的诗文,还是您与山川万物相亲相融的大胸襟,您对待坎坷命运的超然自适,觉您是用天地大情怀书写大生命的人。

瞧,您来了。一袭长衫飘飘,有仙者风度;有时又粗衣短褐,俨然山野一农民;您兴致所至,自驾一小舟夜游江河,何其潇洒自如啊!和子由兄弟俩举杯对月,畅叙人生……

真该羡慕您降生在风景秀丽的四川眉山小镇;真该庆幸您出生在一个文学传统和氛围特别浓厚的家庭。

我看见您趴在祖父书架上翻看那么多典籍的小小身影;听见您在私塾里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以及回家后父亲为您读书声陶醉的样子。当然啦,您也有小孩子的顽皮和兴趣,睁着一双眼睛在自家园子里偷看鸟窝,或者挖土玩耍,去村子赶集是您最快乐的一件事。您八岁进乡校读书,十岁就作出了《黠鼠赋》这样的奇文,写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这样的警句。天才加勤奋才是您学问精进的法宝啊!海量的背诵经史诗文,甚至整本整本的抄写,您的手指都起了茧子。刻苦的学习和扎实的训练使您具备了问鼎科举考试的准备。父亲为您和弟弟子由完婚后,您撇下新婚不久的妻子王弗,父子三人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途。在汴梁城盘桓多日,您参加社交活动,终于到了殿试的日子,您那篇议论为政的宽与简的文章被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和同僚们激赏数日,您也以第二名考上了进士,那时您才二十岁。

正当您踌躇满志初登仕宦之途时,恰逢老母亲病故,您在老家居丧守礼的两年多时间。安顿好家事后,您父子三人启程进京任职。这是一次举家东迁啊,走水路,出三峡,登陆路,行程一千多里,您坐船壮游了三峡,饱览了三峡风光,您有诗吟曰:

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

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

经瞿塘峡,过巫峡,你们的船行至新滩,遭遇风雪天气,您以诗记之:

缩颈夜眠如冻龟,雪来唯有客先知。

江边晓起浩无际,树杪风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

方知阳气在流水,沙上盈尺江无澌。

随风颠倒纷不择,下满坑谷高临危。

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沾裳细看若刻镂,岂有一一天工为。

霍然一挥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

………

江上,您一路航行一路诗,及至弃船登陆,您兄弟二人已作诗一百多首。到达江陵后,您遂乘车起旱,奔向京都,其间诗歌吟唱也没有间断,《野鹰来》、《上堵吟》,那都是极好的诗。

那是仁宗嘉佑六年,您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是您给弟弟子由的和诗。公务之余,您常常外出去山中游历,有时举杯对月。那年旱象严重,您急切切去太白山道士庙求雨,还专门写了祈雨文。不几日老天果然下雨,农人欢声遍野,您把后花园的亭子改为“喜雨亭”,并挥笔写成了《喜雨亭记》。后来妻子和老父相继去世,您千里迢迢把灵柩运回眉山老家安葬。您与妻子王弗相濡以沫,感情深厚,二十七岁的妻子去世后,您写下了感人肺腑的那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零六八年您再次抵京任职,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故乡眉山。这时候王安石变法已经酝酿和拉开帷幕,变法派和反变法派两大阵营明争暗斗,政治漩涡涌动,您和司马光、范镇一道是站在反对立场上的。不过,您总体是主张改革而反对因循守旧的,只不过与王安石的分歧在于变法的理论和方法上啊,您说是吧!在这场波涛汹涌的政治较量中,您没有一丝一毫的圆滑和世故,文人耿直敢言的秉性表现十足,您几次上书直谏推行青苗法和不顾民意靠专断权威压制百姓的弊病,尤其您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洋洋洒洒,论争和推理分析雄辩有力,显示出您深厚的学养和大无畏的精神。尽管这样,36岁的您还是在郁郁不得志中前往杭州任通判。

风景秀丽的杭州使您感叹“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的美和温润暂时安放了一颗苦闷的心,给与您创作的灵感。您泛舟于西湖之上,流连山水之间,论道寺庙之内。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您的神笔把西湖写得那么美,这是表现西湖最好的绝句。 您是一个多么热爱大自然的人啊!您与大自然、春夏秋冬、雨雪、山峦沟壑亲密相处,获得了人生健康积极的力量。那是重阳节前一天的晚上,您独自泛舟湖上,去孤山访问两位僧人,凝视山顶有美堂窗内射出的灯光,您诗情涌动:

霭霭君诗似岭云,从来不许醉红裙。

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见轻桡破浪纹。

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座灌将军。

晚风落日元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

然而,纵情山水之余,您心里一直没忘一方百姓的安乐,因无力还债、贩卖私盐正待审判的囚犯,蝗灾还在蔓延,盐渠尚待疏浚,还有饥馑的灾民……您得去调查,去调节,去解决。您有诗道出心思: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

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自从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杭州任期已满,您呈请调任山东密州太守,中秋夜,您想起在山东齐州的弟弟子由,一首《水调歌头》的词寄托了您多少思念和豪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久您调任徐州,鉴于洪水泛滥,城池差点被淹,您发动民众疏浚水道,加固城墙,后又在外围城墙上修建一座“黄楼”,以示纪念和警示。

时间到了一0七九年,您又调任湖州。谁知,一场灾难正向您扑来。您一向是嫉恶如仇,对于邪恶“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于是,如李定、舒亶之辈在您所上的表章和诗歌中拣词觅句,捕风捉影,污蔑攻击,他歌咏人民疾苦贫穷、捐税、征兵的诗句,关于农人青苗贷款,三月无盐吃,还有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都是他们罗列罪名的“证据”。在几个小人联名弹劾、众口一词的围攻下,您被捕入狱。临行,您还不忘幽默豁达,您想起了杨朴念过的他太太的一首诗:

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您破涕为笑,是一种无奈的笑,苦涩的笑。一帮小人在狱中对您进行了种种迫害,押解途中,您曾想纵身江流,狱中您也曾想服药自尽,但想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您还是挺着活下来了,活到了出狱的日子。正是旧年除夕,您又写诗了:“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真是积习难改啊,您爱诗爱得那么浓烈,尽管写诗该您惹了那么多麻烦和苦难。

贬居黄州其间,您由一个官员和文士变成了农夫和隐士。来到这个穷乡僻壤,您的生活极其拮据,您寓居定惠院,闭门兀坐,借酒浇愁;后来一家人移居临皋亭。“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着便是主人。”第二年,老朋友马正卿为您请得城东营防废地十多亩,您垦辟之劳,躬耕其中,当起了真正的农夫。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这块地就是“东坡”,您也自称“东坡居士”了。

从野外的“东坡雪堂”到城中的临皋亭不到半里的泥土路,您往返走,成了一条“文学路”。您还喜欢夜游饮酒,城外的春草亭是您夜晚常去的地方。一次夜游您在江上的一条小舟喝酒,望着夜晚的天空,心之所至,唱词一首: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月夜泛舟,您妙笔生花,前后《赤壁赋》和《记承天夜游》都是绝世名篇,至今读之令人心荡神移。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谪居生活闲适、达观的心情中依然不失乐观、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您在黄州时曾钻研佛道,练过瑜伽甚至炼丹,但经过苦难磨砺锻造了您旷达乐观的性格,是您走出困境的坚强勇气。

转机又来了,公元1085年3月,神宗病逝,哲宗继位,五月您即命知登州,不久又受命为礼部侍郎,再升迁为中书舍人。然而您的命运并没有一帆风顺,“公自是不安于朝矣。”处在新旧党两方夹击中的您又陷入困顿。还是您文人耿介坦直的秉性没有改变,您对问题深沉的思考,您的不人云亦云,您的“知其不可而亦为之”的精神,使您遭受沉重的排挤和打击。这也是历朝历代正直文人遭受的命运!

不得已,您又一次要求出任地方官,知杭州,在这三年时间里,您为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深得百姓敬爱。后来就是回朝做官。当又一次政治风云涌起时,您又被裹卷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这场实际蜕变为权力地位之争和个人仇怨报复的博弈中,不幸再次降临到您。您被一贬再贬,先是瘴疠蛮荒之地惠州,继而被贬更加恶劣的海南岛偏远之地儋州,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夏无泉,冬无炭”的艰难生活,您以强大的超然自得心态支撑着孤苦的生命,几多心酸几多血泪!

当又一次您北归是机会来临,坎坷一生的您已疲惫不堪,老病交加了,您终于再也走不动了,病倒在常州,一颗中国文坛巨星陨落了。

悲夫,苏先生,可叹您一生遭际坎坷苦难,一颗受尽磨难却不屈不挠的灵魂;

您天才般的文学艺术创作留给世人的是诗书画绝佳的精品,给后世学人以无尽的滋养;

还有您的旷达超然,您的幽默诙谐,您的多才多艺、您的悲天悯人……

晚生与您神交相遇于陇东的关山脚下,读懂您,期盼用您丰厚的文学营养浇灌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