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月圆时,晚上,我站在校园的时光塔下,看着云端的满月把银光铺满整个校园,享受着月光悠悠的温柔,怀念我未留住的童年,未留住的旧时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真美,挂在天边,藏在云端,有阴有晴,有圆有缺,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神话,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让我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神秘感。
家乡的中秋节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每到中秋节,家里人都会圆圆满满地团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把秋天的丰收和喜悦装在满月里和那圆圆的月饼里。
记得小时候,离中秋节不远了,奶奶会领着我到大街上打月饼(加工月饼)、买水果。那时的月饼铺没几个,很是吃香,排队等候的有街坊领居,但更多是乡下来的人,他们把秋天的收获装在满满的白面、麻油里,带着秤好的白糖、红糖还有馅料,放在月饼铺等着加工。他们或者上街去采购其他食品,或者靠在月饼铺的墙边,喜悦洋溢在脸上。已经加工出炉的月饼摆在大盘里散发着热量,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红润润的,让人垂涎欲滴。等待月饼出炉的时间里奶奶会带我买水果。大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种味道混杂着、充斥着:月饼味,水果味,肉味……但更浓的是家乡的味道。我和奶奶提着各种水果满载而归。再回到月饼铺,等待着月饼出炉。
爷爷去街角的羊头馆买了羊头和羊蹄子,刚刚燎掉毛的羊头和羊蹄子颜色黄澄澄的,想到用大锅煮熟的羊头肉和羊蹄子,倒上一小碟醋,再裹上蒜泥蘸着吃,不失为最佳的中秋美味。
妈妈会给我买可爱的提浆娃娃,家乡的提浆娃娃有三种形状:老寿星、梳着发髻的女人、小孩,个个形色喜人,香酥可口。
中秋之夜,寥廓长天,妈妈洗好各种水果,摆上月饼,分别摆在两个大盘子里,放到窗前,静候云中桂月。
“妈妈,月亮好大、好圆啊!它离我们好近啊,仿佛一伸手就能够得到!”月亮拨开重重烟雾升了上来,“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每到这个时候,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满,莹白而坚定的光芒,仿佛能照亮每一家每一户。月亮总给人无限遐想,总让人充满希望。
月光下,我们“一家五口”围坐在一起吃团圆月饼,你一块,我一块,品尝着五仁月饼的美味香甜,其乐融融。
长大了,月亮时有圆缺,盈亏有数。月饼铺多了不少,但不再是人山人海,取而代之的是川流不息的邮车,车上满载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奇月饼。街角的羊头馆不再火爆,大提浆月饼也不再是中秋必需品,连那喜人的提浆娃娃都变成了记忆中的一道罕见美食。中秋节前夕,妈妈会网购三份月饼,一份寄去爷爷奶奶家,一份留在家里,另一份遥寄给我。当我第一次收到那份快递、拆开包装的时候,一股遥远而又熟悉的家乡味悠然飘来,我才意识到,小时候的中秋节已然成为回忆,我早已不是那个拿着提浆娃娃追问妈妈为什么不能先吃头的小孩子,我早已不是,我竟再也不能是!
我们买了楼房,爷爷奶奶也因为老房子拆迁搬了出去,五口之家一夜之间变回了一家三口。我们各在一方,独守心中的那份圆满。妈妈寄来的月饼,是圆月留给我们最后的温柔。
中秋节的月亮何时变得这么孤寂,又是何时藏在那么远的天边?它笼罩着烟云,让人越发看不明晰。月光散落一地,拼凑出我们原来的模样。
站在时光塔下,捧着家乡的月饼,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袭上心头,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情如发酵的酒一样,愈发浓烈。月华满地,漫长又短暂的余生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