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命的舴艋,只载书兴,不载功名!
她人生的兰舟,只载漫游的书卷和雅致、馨香和飘逸!
很多年前便听说过《三毛流浪记》,却无缘拜赏,而心中却烙下了一个影像:一个人背着行囊四处行走,携着风萧萧易水寒般的凄楚。诚然,这个影像只是从标题滋生的大致轮廓和感触。
天气很冷,寒风带着低温透过墙壁充满房间,白色的日光灯又喷射出清冷的光,从头顶,从四周袭过来,寒冷就一点一滴地冰冷在心底。
从张景然编著的三毛、贾平凹往事·轶事·秘事之三《读书写书》一书的文字中,定格出了一个素净的才女影像:常穿牛仔裤,间或黑色的毛衣着米色长裙,长发披肩,或者简简单单一条短辫子,随和亲切,谦恭有礼,素素净净,施着淡淡的妆,素净中透着灵性,如幽兰般馨香飘逸。
显然,这不是很多年前我听说的《三毛流浪记》中的主人公。她是宝岛的才女,名陈懋平,后改为陈平,祖籍大陆浙江,后居山城重庆,又搬古都南京,再迁宝岛台湾。三毛是她的笔名,世人都称她为三毛,我亦然。感觉这种称呼亲切。
曾经,懵懂的年龄便在书中笑、在书中哭,好奇和关心填满脑际;曾经,花季少女成了十足的书奴,在书中释放爱好和兴趣,放飞遐思;曾经,那个装满书籍的大书架,在她一次次的阅读和顿悟中,不知不觉化成了她的灵魂和思想;曾经,为丢失的书籍而烦恼,定下了“书和牙刷都不外借,实在强求,给人牙刷”的婉言;曾经,书籍相伴甜蜜,生活携着些许怅然,爱书和爱生活化作了她的顿悟和宁静。
她,有太多的苦,太多的难,太多的无奈。
昨天,在南京的“头条巷四号”的大房子看《三毛流浪记》,今天,在台湾的国民学校读书;昨天,念念不舍地离开奈及利亚的斗室,今天,风尘仆仆飞往加纳利群岛的新居……
也许,幼年的颠沛流离,造就了她洒脱不羁的性格和志向。于是,她的生命历程塞满了诸多国名地名:她去西班牙、去英国、去法国、去德国、去美国;回台湾、离台湾、去撒哈拉、去加纳利群岛;又回台湾、又离台湾;去大陆、离大陆;又去大陆,又离大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循环往复辗转的行程里铺满了她生命的底色。
三毛的生命融入了书籍,或枕畔夜读,或掩卷沉思,或度步朗读,其中之乐,其中之趣,其中之秒,其中之雅,非常人所能体验。
三毛三岁时开始阅览画册,但那时不认识字,但看了图画、封面和字的形状,就拿去问哥哥姐姐,这本书叫什么名字,这小孩为什么画他哭,书里说些什么事情,问来问去,便都记住了。
念小学时,在堂哥的书堆里她还看到了许多没有听说过的作家名字:如鲁迅、巴金、老舍、郁达夫、冰心……于是便缠住母亲要零钱去书店借书,有时候翻母亲的针线盒、旧皮包、外套口袋,只要翻出一毛钱,就拿去换书,甚至用自己的零花钱做了一个令她一生难以忘怀的书架。念初中时,宁愿挨饿,将吃饭的钱用来买书。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少女时代三毛的烦恼不是才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幽怨,而是为好奇与渴求而惆怅:“我多么想知道一朵花为什么会开,一个艺术家为什么会为了爱画、爱音乐甘愿终身潦倒,我多么想明白,那些横写的英文字,到底向我在说些什么秘密……那些科目的背后该有多么美丽的故事。”
好奇携着遐思飘飞,于是,在六张犁公墓,刻下了《红楼梦》、《水浒传》、《十二楼》、《会真记》、《大戏考》、《儒林外史》、《今古奇观》、《儿女英雄传》、《阅微草堂笔记》、《孽海花》……等众多书籍的相思。
那一大堆乱坟墓地,留下了她愉快而些许茫然的记忆。在她的回忆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挨冻受饿、难堪和煎熬,但更多的是她对书的痴迷。“世上再没有跟死人作伴更安全的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是三毛独行独往完全释放爱好和兴趣的性格和厌恶那个时代的喧嚣、沉浮和世态的心灵独白。
三毛读书的速度很快,一天啃一本新书,常常看得忘了回家、身在何处。
她在《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文中说:“读书,可以与作者自由对话。书本上,可圈、可点、可删,又可以在页上写出自己的看法,有时说得痴迷,一本书成了三本书,有作者,有金圣叹,还有我啰嗦。这种划破时空的神交,人,只有请求灵魂交谈时可以相比。”
“读唐诗宋词新诗,以自己的声音,将那份文字音节的美,再活出一次重新的生命。”她看金庸的作品,只看得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看到奇招致胜处,不觉放下书本,凝神演化一番;而《长恨歌》却催下她泪千行。
她的视野里填满了“科学神怪社会论理宗教爱情武侠侦探推理散文手工家事魔术化学天文地理新诗古词园艺美术汉乐笑话哲学童谣剧本杂文……惊鹭八极,心游万仞。但觉风过群山,花飞满天,内心安宁明净却又饱满。”
她生命的雨季绿季、青春的泪影与欢笑在书中漫步。沧桑在心底丝丝升腾,喜悦在心田悠悠流淌,孤独在书中匆匆流失,憧憬在书中变成现实……书籍滋养她的生命,精神塑造了她的气质,无涯的胸襟海纳百川,怅然与曲折在书中化为彩虹,人生在辽阔的苍穹怡然生辉。
与常人一样,三毛有平实的生活,所不同的是,她的时光沉浸在书籍中,相伴的日子温馨而惬意。然而这次,她真正的要独自远行了。她的丈夫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悲痛与无奈裹住她的心。在痛诉满腔的悲恸泣词后,她离开了那个充满悲苦记忆的小岛,或许,在那里,她还能感受到丈夫的爱。
书籍伴着孤灯和痛苦抚慰她受伤的心和痛楚的灵魂,度过凄风苦雨。她在文章中说:“我看书,这使我多活了几度生命。”不难看出,三毛爱书,更爱自己的丈夫和生活,表达了她至真至诚的爱情观,同时诠释解读着她的“生命密码”。
“书到无穷处,坐看云起时……彼岸便是此身。”不知不觉中,夜色漫溢笼罩着阅览室,外面又下起了小雨,青光寒风带着细雨滴在心头,翻到书的尾页,三毛枕着书走到生命尽头。在彼岸那边,那个素素净净的她,还为辗转途中丢失的书籍惋惜。她的名字,还伴着馨香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