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良义的头像

郭良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3/07
分享

红 石 榴

1

马丽望着那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闪着亮光的叶片间缀满了硕大的红石榴,铺展出城市的底色。她顿然感觉心间流淌着甜蜜蜜的暖流,渐渐地流遍全身,在她体内聚集着能量。

这棵石榴树种植在她居住的小区里,旁边紧挨着花池,花池中耸立着假山。崆峒的假山上,或凹陷或突兀,或斜生或倒挂,自然得如天然落成一般。花池中的小半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两条雕塑的鲤鱼依在假山上,嘴中喷出丈余高的水柱,从假山上倾泻下来,溅起层层水雾。这清澈的水、水中的鱼儿,就像她们乡下那口不枯不盈没有污染的井。

石榴树旁十余米处,是一间小屋,小屋的墙上绘制着花草、小鸟等图案,上方的一行大字格外醒目。马丽感觉花草正滋滋地拔节,小鸟从画上飞下来啾啾地鸣叫着盘旋,圆润的大字变成了硕大火红的石榴吊在屋檐下,她的心里甜蜜蜜、美滋滋的。

她直直地凝视着小屋,她想起了吃石榴的境况,她悠闲地把一粒粒饱满的石榴籽丢在嘴中,细细品尝清纯香甜的味道。

2

这是一座河流纵横的城市,车辆也如流水一样在柏油路上流淌,高楼顶着蓝天,彩云绕着楼顶。站在高处眺望,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就如春天她家那片萌发的竹笋,齐刷刷地伸展着腰肢。她发现自己也好像在竹林中,看着宝贝女儿在竹林中跳来跳去,母亲吵嚷着:“小心点……小心点,别摔倒了”。可女儿只顾嬉闹,抱着这棵竹竿摇摇,又扳着那棵竹子看看……

小女孩突然停下了,问姥姥:“我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是不是像天一样远”?姥姥一本正经地说:“没有天远,但却远得很”。小女孩脸上挂着泪珠,我妈妈说等我上学了就接我到城里去读书,可我已经读了很长时间了,妈妈为什么还不来接我?姥姥正伸手去捡笋壳叶,听外孙女这样说,痴痴地站立着。她明白女儿女婿把孩子甩给自己到城里去,也是想在外谋求一条好路子。守着这穷旮旯,一年辛苦不够半年吃。可在外谋生路,孩子却留在山乡,经常哭闹着要找母亲。

有时候,外孙女一觉醒来,翻坐在床上,泪眼朦胧哭喊着要妈妈,自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哄外孙女,越哄越哭得凶,越哭得凶心越烦躁。外孙女睡不好,自己也睡不好,白天没有精力劳动。这些年,拖拉着外孙女,自己没少操心。心烦时,她也怨恨女儿,干嘛要到城里去,一家人守在一起比什么都强。但年轻人的心思,她们老一辈无法揣摩,也阻挡不住年轻人进城图求好日子的决心。

马丽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感觉是女儿抱着竹子摇晃,什么东西掉进了自己的眼眶,搅得眼眶胀痛。她也清晰地看到母亲,皱纹比原来深了,头发也白了许多,手臂上的筋脉比原来更突兀。她明白这城市流水一样的路,像一根无形的飘带,一头拴住身子,另一头却系着心。

马丽家乡的路没有城里的平坦,更没有像流水一样的车辆。那次她只身回家看女儿,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又步行了几个小时,天黑才赶到家。女儿见了她,怯生生躲到姥姥背后。姥姥说:“小傻瓜,你妈妈回来了”。女儿才扑到马丽的怀里,喊一声妈,泪水牵线似地淌在马丽的肩上。那一声喊,马丽感觉像一块石头砸在心尖,钻心疼痛。

马丽与丈夫进城时,母亲抱着女儿倚在院墙边,孩子在姥姥的怀里极力哭喊挣扎,肉溜溜的小手对着马丽胡乱抚弄,那样子好像在努力抓扯一根救命的绳索,是目光所及而又飘渺无影的绳索。马丽伫立在山垭口上,仍能清晰地听到女儿崩溃的哭喊声,两只手仍不停地拂动,在撕扯着马丽的心。她犹豫了,在山垭口上呆呆直视着年迈的母亲和自己年幼的女儿,一老一少的影子和低矮的茅屋模糊了她的双眼。她最终还是翻下了哑口,把心留在了山乡。她无法再忍受心灵的折磨,更不敢想像如果不带着女儿到城里去,离别时女儿声嘶力竭的呼喊,定能撕碎她的心。

她仍注视着那间小屋,凝视着那红如石榴的大字。那间小屋里有她的心,她不再饱受相隔数百里之外的心灵煎熬。她的目光能透进小屋,清晰地看到女儿那稚嫩的脸上荡开的笑容,就如微风在水面荡起的涟漪,滋润着她的心田。她也能透过小屋,看到那位用慈祥温和的目光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和明亮眸子里的人。马丽感觉这温和的目光就如红色的石榴在心底涌起的暖流一样。

3

马丽初来这座城市打工,轻松地进了一家制鞋厂。在她们乡下,女人做鞋子是拿手好戏,但那是一针一针地纳,也只是利用农闲做,十天半月才做出一双。制鞋厂不一样,一天做十多双。用的是机械化的制作工具,脚踩在踏板上,缝纫机就坨坨直转。有节奏急速伸缩的针头,就如她家那只生蛋的母鸡啄食。她爱护这台机器,胜过爱护她家的母鸡,她明白这台机器能给她带来比母鸡更大的希望。

马丽做事总是小心谨慎。她听寨子中外出的年轻人说,这年头在外地打工,要么有熟人,要么有文化,否则要找一份舒心的职业相当困难,但自己却顺利地进入制鞋厂。她不知道这太过顺利的求职背后自己到底要面临着什么?每当老板和管理人员巡视车间,她低着头盯着手上的活计,丝丝入扣,有条不紊。

这座城市对于马丽来说,既向往又恐惧。她向往能在这座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她恐惧每走一步都像有陷阱似的。感觉自己面对的总是一片沼泽地,面上布满青青草丛,看上去就是坚实的草地。但一脚踏上去,泥浆就裹住腿往下拖,直至没入泥潭。

马丽每天忐忑不安,一个劲地干活,把农村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倾注到工作中。她用优良品格浇灌的职业,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半年后,她被任命为班长。

那次,老板叫她去办公室。她想起寨子中年轻人的话,恐惧瞬间袭上心头。她倚在办公室的门边,双手死死扣住门框,两只脚铆在门外,她害怕踏进去,好像那间办公室就是无底的泥潭。她怯生生地探着头,鼓足勇气扫视她从来不敢面对的老板,用光速特有的超级速度透视老板的五官,甄别眼耳口鼻发出的信号。她看到了,她高速运转的大脑神经中枢发出处理信息——她要甄别的五官面部流露着友善、和蔼和信任。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放开了抓住门框的手。老板说,从她的工作中看到了农村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特质,是她的工作干得出色,是她自己用诚恳的劳动创造了道路,她的这种品质是社会需要的,也是每一个企业盼望的,工厂决定让她当班长。如今想起来,马丽感觉自己的恐惧是多余的,寨子中年轻人的话不可信,甚至感觉他们是在撒谎。难道他们怕进城务工的人多,给城市带来生存的压力,他们哪有这样高端的思索?他们为了什么?马丽怎么也想不明白。

4

风和日丽双休日,马丽带着孩子在花池边玩,女儿围着花池转,追着水池中来回穿梭的小鱼,叫唤着要妈妈去抓。见妈妈不动,又说:“妈妈,那两条大鱼已经爬到山上了,快把它放到水里去”。马丽仍一动不动地仰着头,望天空悠悠飘过的白云,她的心贴在云朵上,自由自在,博大的天空任由飘浮。她感觉这座城市敞开的胸怀就如广袤的天际一样广阔,宽广的胸襟流溢着博大情怀,把社区酿造成温馨的港湾,人们都沉浸在如家的港湾里。

马丽坐在石榴树下,融融的阳光从石榴树上透下来,温暖着她的身心。她感觉石榴树上彰显着季节底色的石榴,就是博大情怀缔结的硕果,是春华秋实的最美华章。

玩累了,看够了,马丽带着孩子,听老人们讲这片区域里充满温馨的动人故事。个个故事都如春天般的温暖和甜蜜,就如火红的石榴味道一样。她想起带着女儿入住小区的境况。丈夫全身挂满了装着用具的编织袋,张着嘴喘气。刚进小区,大爷们围着丈夫问这问那,帮丈夫看行李,搬小件包裹。大妈们忙着给马丽收拾房间,摆放用具。大妈们说:“孩子上学由大爷大妈义务护送,放学后可以到社区设置在小区里的临时寄托所学习,直至家长下班接走。家长不必为孩子的学习操心,也不必为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

马丽听后,兴奋地张着嘴唇,像在喝大碗蜜汁,味道跟石榴一样。她蓦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急忙用手掩住张开的嘴,继而又用手遮住双眼。但她又担心起来,总不能白让人照顾孩子,进寄托所学习,要花多少钱?大妈们仰着灿烂的笑容说,这是社区免费提供的寄托所,不用付费,我们这座城市每个社区里的每个小区都有这样的寄托所。马丽没有想到,农村人在城里能享受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她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乡下虽然有母亲的照料,但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心灵得不到母爱的慰藉,心坎上盘亘着孤寂。自己疏于与孩子接触,感觉空落落的,就如背着乡下的高脚背篼,自己辛辛苦苦背着装满粮食的背篼回到家中,发现背篼里什么都没有,那种失落感不仅是身体的劳累,而且是心灵的折磨。

马丽是背着高脚背篼长大的,她能亲身体验那种疲惫的失落和惆怅。她不知道城市里的社区中还有这样令人醉倒腹郁芬芳的果实。她感觉这座城市真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别人做事,就是做自己的事情。

她直愣愣地站着,忘记大妈在帮她做事。她的目光停留在花池边的石榴树上,透过打开的窗户从高处看,那棵石榴树就如一个巨大的蘑菇插在地面,根须隼入土壤,叶片张开细胞呼吸着这座城市特有的新鲜空气。繁茂的枝叶间露出点点红色,闪着耀眼的光。她发现那点点红色已经飘到屋内,变成一簇簇红色在室内飘动。她感觉这巨大的蘑菇就是一把庇护伞,顶着风雨烈日。所有人都在做伞,所有人都享受着伞下的幸福。她的眼前晃动着红如石榴的影子,硕大的石榴变成了人的脸庞,泛着红光,散发着慈爱和善意。大妈本已干瘪的脸庞变得饱满而光滑。人年轻了,心也年轻了,手脚麻利,给别人做事比做自己的事带劲。

马丽听着动人的故事入迷。她抱着孩子,不感觉累。眨巴着黑而发亮的眸子,竖着耳朵。马丽留着一头短发,两鬓长。从两鬓逐渐弯曲至后脑勺,露出白皙细嫩的脖颈。整个头发梢向头顶凹陷如一弯新月,是这个城市最流行的发型。她的脸亦泛着红光,水灵灵的。马丽在农村时,留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就如大清朝人的辫子一样。在她们寨子里,还有比她辫子长的姐妹,吊在脚弯。使人想起武打片中那些身怀绝技的侠女,两条长辫子就是武器,倘若有人胆敢挑衅,两条辫子就是两把要命的利剑。

马丽束着两条长辫子到城里,先是学着城里人烫成如水波浪的发型,后来留成齐肩的长发,再后来又变成一弯新月的头式了。马丽剪掉长发时觉得舍不得留了许多年才护成的长辫子。她没有长发为君留的浪漫心思与情调,只是家乡的女人都是长辫子,剪掉头发回到家乡,姐妹们会说她忘本。但那象征清朝标志的长辫子不已经剪掉了吗?剪掉长辫子是西方文化观念的渗透,带来了中国的变革图新。在城里打工,思想观念总要跟上城里人的步伐,不能保守自封。剪掉长辫子后,马丽感觉很轻松,做事也很方便,后来披着齐肩的长发,感觉也很漂亮。他想,为什么不早些剪掉长辫子,是留着长辫子习惯,还是压根就没有创新的理念。这种留长辫子的习俗就像自己重复着父辈、父辈重复着父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僵硬生活劳作方式一样,没有活力与新颖。

马丽听着温馨的故事,脑海中显影着社区刘大爷那张慈祥的面容。紫铜色的脸,稀疏的头发间镶嵌着丝丝白发,突兀的额骨透出智慧的光,脸庞每一处凹陷的地方都被笑容堆满。见了自己一口一个闺女地叫唤,说孩子上学放学的事就交给他了,还有缴纳水费、电费,说自己老了,只能做这些琐碎的事了。刘大爷是小区的联络员,是社区与小区联系的纽带,每天往返于小区和社区之间,向社区领导汇报小区居民的建议,又带回社区的关照与温暖。马丽感觉刘大爷就像“搬运工”,不厌其烦原封不动地运送希望与热源。

她又想起了寨子中年轻人的话,他们也许还没有找到立足城市的支点,具体说还没有做出让城市接纳他们的行动,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感受不到城市的姿态和宽广的胸怀与善意。她们也没有张开双臂拥抱博大的城市,亦或者说他们无法去拥抱博大的城市,思维在农村和城市两点线条上滑动。她这样想,也只能这样想了。否则,她无法理解年轻人说的话。

5

马丽上下班都是步行,她无须急匆匆地走,她有足够的时间在上下班的路上徜徉。她感觉就是逛公园,轻松惬意。她不再为没有人接送孩子焦心,亦不再为孩子放学后没有去处着紧,更不用为孩子的学习烦恼。那栋小屋中有慈爱关怀的目光,有那几个鲜红大字带给孩子家的温暖。

但今天不一样,马丽走得显然很急促。她先要到邮局给母亲汇钱,每个月都是这个日子汇款的,如果晚了,她怕母亲担心她们一家人在城里会出什么问题。她不能再让母亲为她操心。然后她还要去参加社区李阿姨的生日庆典。

在她们家乡,老人过生日就是做上几桌酒菜,亲人和寨邻坐在一起吃饭喝酒、猜拳划令庆贺,直吃得杯盘狼藉。但在这座城市她们的社区,老人过生日社区要组织孩子们表演节目,作为送给老人的生日礼物。老人们也很喜欢这种生日庆贺方式。马丽感觉这种形式极为文雅和新鲜。

她要急着回去给女儿穿上那套洁白如雪的裙子,用最美的舞蹈给李阿姨送上祝福。她想,那栋小屋前的空地上已经搭好了彩棚,每个人都处理好了手中的事,坐在彩棚边,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靥。每盏灯发出桔红色的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花池、石榴树,映照着小屋墙壁上的大字,呈现着和谐与吉祥。

马丽的眼前浮现庆典的场面,社区的领导正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李阿姨坐在彩棚中间,接受孩子们献上的鲜花,脸庞叠满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唱起了生日歌,稚嫩的童声似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水,渗透心海,歌声飘逸,掌声漂荡。孩子们又朗诵祝贺诗,那诗就是以石榴为意象写的,每一句都如石榴籽,甜蜜悠长。

马丽也想给李阿姨写一首祝福诗,权当是她们这些从乡下到城里务工的人感谢城市的眷顾,感谢城市敞开的博大胸怀。她想起席慕容的诗,她最喜欢的就是这位女诗人。她感觉席慕容的诗意境优美、清新明丽、细腻隽永。特别是那首《乡愁》,读后把她的思念拉得老长老长,就如他们乡下袅袅升腾的炊烟。

马丽的文章写得不错,念初中时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只是命运捉弄人,初中毕业报考中等师范学校,以一分之差落榜。落榜后的她,再也没有机会踏入校门。因为在她们乡下,能读到初中毕业已经很幸运了。她曾有过对文学梦的追求,也曾相伴寂寞疲惫孤灯写过一些文字,但迫于生计压力,她始终没有文字见诸报刊。如今想写诗,她感觉十分困难,但又按耐不住想写的冲动。她努力放飞思绪,想找到意象的灵感,哪怕是能贴近生日的细碎火花,可她怎么也找不到切入点。她又想起席慕容的诗来,她感觉《寄》可以表达她祝福的意思和此刻的心情——“也许我该\给你寄一片枫叶……也许我该\给你寄一朵鲜花……”

台上又旋转起舞蹈。马丽看到女儿身着白色的裙子在领着一群同伴跳舞,舞姿翩翩,姿态柔美,舞出一簇轻盈的花,传递着感恩祝福的信息。彩棚四周庆贺的人拍着手,和着节拍扭动腰肢。所有的人都在舞蹈在歌唱,在祝福在祈祷。

月光已经升起来了,圆圆的月盘落在花池中,一池清澈的水也熠熠闪光。假山被月光拉长了影子,斜靠在高楼上。石榴树上的叶片和红色的石榴也忽闪忽闪地发着亮光,雕塑的两条鲤鱼嘴中喷出的水柱剔透闪烁,溅出的水雾亦如银幕。台上又飘来了清脆的歌声,婉转优美。是寄托所老师在歌唱。她歌唱祖国,歌唱能从事这份心爱的职业。

星星稀疏地散落在蓝色的天幕,晶莹透亮。女儿指着明亮的星星说:“那一颗是李姥姥,又大又亮。旁边那一颗是刘姥姥,还有那一颗是张姥姥……,妈妈,我们家的姥姥很多”。马丽盯着台上出神,不知何时台上又换上了一群大妈,与李阿姨一起舞动着轻盈的腰肢。

6

马丽凝视着石榴树,发现石榴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比拔地而起的楼房高,伸展到空中。红色的石榴变成灯笼一样,挂在枝叶间。巨大的树冠覆盖着高楼。她在品尝着石榴的味道,在品尝红色大字带给她的甜蜜味道。她的目光再次投向小屋,投向女儿温馨的乐园。

马丽想起了小屋中带给孩子欢乐的人。她是新时代社区的化身,是这座城市雕塑的形象标杆,更是这座城市精心培育的果实,红色甜蜜的果实,让城里人乡下人都享受到果实的甘美。

她名叫翠玲,是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她每天下午四点就到小屋中等候放学归来的孩子。她给孩子们补习功课,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画画。她绘的画充满灵性,马丽就曾见翠玲描绘的小鸟从画上飞下来,对着自己吱吱地鸣叫,也曾见翠玲画的流水哗哗流淌。女儿给翠玲老师画像,贴在床头边。马丽感觉翠玲就是仙女。翠玲让孩子们画小屋前那棵石榴树,缀满了圆圆的红色石榴。马丽让女儿贴在房间里,对女儿说等贴满了房间,他们家就会长出小区中一模一样的石榴树,红色的石榴也会挂满枝头。

马丽盯着小屋出神,她明晰地看到家中已经长出了石榴树,火红的石榴挂在叶片间。她看到城市崭新姿态绘制的季节底色,映衬着小屋墙壁上越来越清晰的红色大字——社区就是您的家。马丽感觉自己就是在吃石榴,从嘴里甜到心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