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三祥的头像

李三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08
分享

乡村明月满院香【随笔散文】

 乡村明月满院香【随笔散文】  


李三祥           


   “月亮光光,满院香香。” 儿时的童谣,在记忆里永保乡土的气息。         

     乡下的秋夜,正是一年的中秋月圆的时候。          

    在老家的院子里赏月,与年事已高的父母,一起度过这个假日里难得的一宿,应该是这个时光里,令人心情舒畅而快慰的美好光景。          

    窗外一片寂静。无风的秋光里,人家屋里的灯光映衬着外面院落里溶溶的月光,如同水晕一般,在满世界里挥洒在屋外的农家四合院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此刻,在远离了城市喧嚣和霓虹灯影里的这一方天地里,总会搅动起心底里沉埋已久的流光岁月,是那样的清新静美,让人在童年岁月的留痕里,滋生出留恋不舍和回味不尽的乡思之情。        

    今天的这个日子,又到了一年的中秋节。昨天上午的一场秋雨,在夏日里罕见的高温天气和长时间的干旱过后,涤荡了空气中因为久旱不雨而积聚的一起闷热与烦躁。清爽宜人的感觉,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啊。         

    早上起来,从花鸟市路口的市场里置办了回乡探望父母所带的物品,包括母亲在电话里几次通话里特意叮咛要吃的粽子,还有她自己喜欢吃的浆水点豆腐,顺路以40元一斤的价格,在一家临夏人摊位上,买了一点他们煮的凉手抓羊肉,带上提前一天精心准备的月饼一盒包装爱里月饼和面包,一切准备停当,便当了一个路过的出租车,直奔南湖车站而去。         

    回想这几年每次回老家,对买啥食品回去实在是一件颇让人费神的事情。因为随着父母年事已高,都是八旬老人了,带去的东西他们能喜欢不喜欢吃,总让人要比一以前多费一些心思。        

    父母亲真的老了,以前回乡,我们就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采买点东西带回去。可这几年,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带东西回去,老人的胃口,恰恰与我们的理解和所想背道而驰。有些我们认为的好东西,并不见得就会符合老人的意愿和口味习惯。母亲还可以吃一点肉食类的东西,回想起小时候那些过去时间里,我们家自己养羊,而且也有过吃羊肉的经历,就买点手抓冷羊肉回去,让老人能够品尝一下,也算是为了尽到作为子女对老人的一点心意。        

    父母亲这两年的身体状况大不如昔,这首先从他们的饮食状况上有反映。对肉类等食品已全然没有了胃口,即使吃一点,也显得很勉强,问题还在于消化吸收功能的退化。看到这样的情景,让人从心里体味到一种难以表达的失落与无奈。岁月不饶人啊!        

    今夜的明月,从东山头早早的就升起来了。在太阳尚未落下西山的那会儿,就已经可以看到它显得淡然而又空明的一轮行迹。天气格外的晴朗,待到天黑下来,夜色弥漫了整个乡村的一切的时候,它在村子东边的山头上空,已经犹如一盘白冰,晶亮浑圆地悬挂在没有一丝云迹的天宇里。而院落的屋檐脚下,有一两只簌簌羊轻盈而圆润的吟鸣传来,更加增添了这个夜晚的祥和与寂静。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到象今年的中秋节晚上这样明亮的月亮了。记得去年和前年的中秋节,我都是在这个日子里会老家来,与父母一起相处并度过中秋之夜的。但由于阴云天气的原故,在乡下赏月,已然只能是一种寄存于心底的记忆和奢望,根本看不到像今年一样的月影。         

    在这样的时光里,天空一派清明,地面青山隐隐,凸显了的明月之光,是那样的空灵透亮,整个头顶的天空里,已然没有了刚过去不久的夏日里,夜晚天幕上星河灿烂的繁星闪烁之象,月光如水般倾泻下来,只在西边不远处的天际里,依稀可见的数点星星,更加映衬的今晚的月亮,如清澈透明的玉盘,搅动起古今岁月和诗文里,关于佳节月下的的诸般美好之想。        

    这次回乡下过中秋,少不了也拍了一些与月亮光景相关的自然风光图片。但清静的院落,从窗口和门框里透出的灯光,还有显得静悄悄的村落,远处的田野里,听不到一点鸟鸣的声息,也听不到一丁点秋虫鸣唤的声音,这种寂寥,倒让人在心里,无端地生发出一丝若有所失的岁月与流年之思。           

    小时候的乡村,农村忙碌的秋收场景,一切都在自己的视野里渐渐消隐。儿时与小伙伴们在公共场地里追逐玩耍的热闹场面,那种在月光下唱着“月亮光光,满园香香”的那种美好场景,已成了过去岁月里捕捉不到的独特而饶有趣味的故事和回忆。仅仅二、三十多年的社会巨变,原先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已然离自己越来越遥远,遥远地一如曾经恍然而过的一场大梦!        

    村子里那些曾经看着我们成长的老人,一个一个随着年龄的老去,相继去世而离开了我们。就是原来有些与我们一起长大和念过书的熟悉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在经过长年累月在外打工和参加工作的岁月流逝中,一个一个都把家安在了远离故乡农村的生活,留下的时更多地荒芜的土地,还有那些越来越多的锁闭的大门和院落。那曾经是农村劳动和收获的季节里,最让人回味不尽和难以忘怀的繁忙和热闹场景,把童年美好而丰富的农村生活的一幕幕画面,在我们从村子里走出来的这段岁月里,已经变换地所剩无多了而面目全非了。        

    在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着根本巨变的社会潮流中,一切都已成了过去。只留下人们经过奋斗了几十年,而除旧布新而新建起来的砖木结构的崭新整饬的院落,以一家一户独立成为单元院落的民居。土地在留守,空落的村庄在留守,还有那些为数不多的老人在留守。但守不住的时代变迁,已然在这样一个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风潮,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从一开始的为了孩子上学的租房进城,渐渐地演变为一场由乡村涌向城市的买房热,从农村原有的环境里走出来,把自己的家园,重新选择和安居在新开发的一些城市居民小区。那些曾经是他们苦心经营的农家院落,不是由于人走屋空而悄然紧锁,不是作为他们逢年过节和乡里有事情的时候回去的临时落脚点,就是一年到头人迹稀少空落或寂然而人少问津。原先温馨的屋顶,也是炊烟日渐稀少,鸡鸣犬吠之声更是少有的空落。留下的,只是一点点让人回味不尽的历史痕迹碎片,还有那在乡村城镇化的历史足迹里依然如旧的夕阳残照。          人去屋锁,村落的荒置,让人在头脑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曾经在文学作品里出现过的意象性词语--荒村。由乡村过去的繁华,到现而今因为人口的大量流动,有些地方出现的荒村,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的村落,看到这种情况,更是让人感觉到一种油然而生的莫名的失落与沉思。是幸运还是不幸,在月光如水的秋夜,总让人回味着过去那些岁月里,曾经经历过的人间烟火里的繁华与烟火之色。可眼下,这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只留在自己童年时代那个火热而烂漫有趣的记忆的田园里。      月色如洗,眼下的故乡,也和前面提到的情景一样,每次回去,在让人感到温馨而又情怀舒畅的同时,似乎触摸到更多眼看着已经失去而又无法改变的事实和变迁。每次回乡,总让人情不自禁的多了一些回望之情,让人在感动之余,留下一些驱之不去的沉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