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三祥的头像

李三祥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6/16
分享

李晓东长篇小说《雪落秦州》里呈现的时代风云画卷

笔底动风云,文华似锦绣

---李晓东长篇小说《雪落秦州》里呈现的时代风云画卷

李三祥

“陇右秋深,黄花人物,流觞汉赋风流。洋洋洒洒,写万世温柔。纵落霜湿两鬓,三行字,到岳阳楼。吟长路,南山老树,最念是秦州。”

翻开李晓东长篇小说《雪落秦州》,书卷所启,开头一首满庭芳,感读词意情怀,猜想作者前世今生,可曾是唐宋风云人物,抑或是明清诗家词人?读其文,思其人,所谓知人论世。这应该是古已有之,并且成为现代人所共知的道理。作为一般对作者其人不是认识或熟悉的读者,之所以会在第一时间,产生出头脑中下意识的这样的一种想法,是因为有一种泛然涌动的诗情画意,在这样的文字里扑面而来,深深地吸引人读下去,读下去,以便巡着作者笔下娓娓道来的故事,感知其中人物和他们生活的时代风云画卷。“你出生的晚了,你应该出生在唐宋时期,最晚也应该在明朝。”这是一位不知名的读者,在读了作者满庭芳一词后的真情赞誉。即便是像我这样,对作家其人有所知晓的读者,在一口气读完这部洋洋洒洒41万字的长篇之后,于文字间畅酣神游之际,为作者字里行间展示出的深厚文字功底和厚积薄发的文学素养,顿然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长篇小说《雪落秦州》展示的是清末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皇权社会崩溃,新的社会秩序风云变幻,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内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及“文革”结束等重大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画卷和以关家大院为代表的几代人的生活与命运,故事以黄钺秦州起义为开端,时间从1911年阴历十一月初到197612月跨度60多年,成功地塑造了以关骏臣和关子云父子、关泽文、关泽华、关泽峰、关泽鹏、关泽元弟兄、及新一代关家子弟四代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关李氏、赵雪影、怀玉、权叔、礼县陆家驼队及李子园佃户雷家与儿子雷天成、本草居中药铺主人吴浩轩父子和汝家姐妹汝君、汝梅等与关家大院相关的一群普通的人和事。成功地塑造出关泽文、关泽华、汝桃、雷天佑、汪妮子、吴双、马力、合欢等性格各异的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在时代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上下两代人之间,其身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恪守传统生活观念和人格理想,展示出他们或者追逐时代的步伐,或者为时代的风气与历史的车轮所驱裹,或随波逐流的凌乱人生与跌荡起伏的命运变迁。

小说以秦州城西关折桂巷为背景,透过关家大院这一富有传统古建民俗色彩的民居场所,用洋洋洒洒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呈现了当地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轨迹和变迁,以人物的活动和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心理历程,描绘出秦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厚重人文底蕴,揭示出在在某个特殊历史时期,面对社会的巨变和深刻矛盾,不同的人们,在为人处世和言行举止中,呈现出来的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格精神上的裂变。透过人物的故事框架和时间的跨度安排,揭示出的活动场景是广阔的,人物是丰富多彩的,在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里,围绕关家大院主人的活动与交往,作者展示出的,是一幅富有秦州城地域色彩的动态历史画卷,一派流溢出浓郁人间烟火气息的民俗风情图景。

小说里富有历史变迁和文化色彩的内容,是通过关家大院和关家父子的交往,以宽阔的历史视野行迹,对秦州境内的几处代表性景观和历史变迁,把与之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包括曾与秦州当地人事关联的外来人士,通过大开大合的笔墨,不厌其详地写进来的。围绕秦州起义和泰山庙,把亦渭学堂的创建者当地乡贤张世英,和近代史上敢为天下先,富有开一代风气精神的湖湘人士黄钺,以少年学子关子云的视角,天衣无缝地呈现出来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张广建署甘和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经营秦州、乡贤翰林哈锐与“雄鸡”火柴等近代企业、任家父子和陇南书院、国立五中的办学历史,冯国瑞与《麦积山石窟志》、秦州图书馆的力学庐珍藏书籍和邵力子捐献图书,玉泉书院、胡宗南和天水骑兵军校,还有1920年的秦州地震、娘娘坝水灾、秦州监狱暴动等这样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详实的表述。

关骏臣和关子云父子是秦州贤达人士的代表。关骏臣作为清朝遗老,是老一代文人的代表,他有过一段京城为官的经历,在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春阿氏谋夫案中,因其为人仗义,以直言上书陈述案宗可疑而得罪上司,被人联名参本,愤而辞职返乡,回秦州关家大院,过起了以收租开馆为业的士绅隐退生活。秦州起义,关子云以当地少年才子和张世英学生的身份,被起义总指挥黄钺的部下,秦州人士武黎引荐,得以参与其事,做了些传单抄写和张贴宣传的工作。泰山庙起事成功但因袁世凯复辟,黄钺被迫宣告解散甘肃临时督政府并告退返回南京,关子云为了避祸,投靠父亲的一位故交好友而去了陇南武都有一年多的时间,待风头过去,于返回秦州老家的途中,在陇南境内受伤了重伤,幸好被路过的礼县县城陆家驮队搭救,待伤养好了,才得以与年关时节回到秦州。陆家在礼县当地,也是屈指可数的富商大户,因为驼队往来各地,过去与关家也有交往。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才有了后来关家长孙泽文与陆家长孙女怀玉指腹为婚的换帖婚姻。关骏臣作为秦州当地贤达人士,受聘玉泉书院教书,以德望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对社会时政和风气变化是有所洞察的,也能够以关家家大业大的厚实家底,在地震和瘟疫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不仅自家施粥舍药,还与当地社会力量一道,做救济灾民的公益事业。

关子云子承父业,受聘陇南书院,而且能够在历史变化的中,做到传统而不保守,在秉承家教教育子弟的同时,能够洞悉和跟上时代与社会的步伐。关子云和赵雪影的婚姻,是由父亲关骏臣和母亲关李氏操办的。赵雪影的娘家是秦州赵家大院。关李氏出身陇西大户人家,因为这一层与娘家的关系,孙子泽文和自己一直心仪的汝君,便有了后来在陇西文峰镇的后续故事。

关家的第三代,老大泽文在本草居跟着吴浩轩学医,老二泽华为陇南中的学生,生性倔强,说话嘴硬,但追求上进,学生时代,因为与发动秦州监狱暴动的地下党赵德懋的偶然经历,从此知道了语文老师王文生与秦州地下党,在赵德懋即将被人抓走的危急时刻,交给他一只怀表,并嘱咐一定要好好保存,也不给任何人讲说的,怀表里的隐藏的秘密的,直到文革结束,修表时打开盖地,谜底揭开,原来里边夹有纸条,里边是当时秦州地下党的名单。因为帮助路过秦州时受伤的红军战士,泽华和汝家姐妹汝梅和汝桃打死敌人,受到学校和当局追查,不能在当地待下去了,他们三人在礼县陆家驮队的帮助下,混迹其中出了秦州城,去了河西,中途遇到马家军和土匪被冲散,汝梅不知下落,汝桃在河西的高台和临泽,被西路军女战士解围,马家军骑兵对红军战士屠杀的惨烈,西路军碧血黄沙,全军覆没的悲壮历史,以泽华和汝桃等人的经历娓娓道来,直至他们去了延安,参加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与上述三人不同,泽峰从小性格灵动讨人喜欢,后来因为参加胡宗南骑兵学校的培训,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名军官,后来死心塌地追随胡宗南,解放后去了台湾,到文革时期,这成了关家大院被人诟病的一块心病,也成为个别有心人揭发的辫子。泽鹏自小不太好动,他喜欢读书,就连吃饭的时候,眼睛也盯着手里的小书不放,别人叫他也不理不搭言。后来大学毕业被留校做了大学教授,因为反右运动被打成右派,又被下秦州一中,后来因为反革命罪被审判枪毙,结局悲惨。泽元自小就显得与众不同的,与生俱来的胎记,出生后一直在言语上开口说话好像发育得迟缓,最后走上了出家作为道士的选择,这就为引出与之先关的佛道文化埋下了伏笔。

小说在故事主题的构思安排上,情节一开头,就把立足点定位在秦州西关折桂巷和关家大院,这个富有标志意味和散发出传统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恰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一种布局。以关家大院为轴心,如果把整部小说叙述的谋篇布局,看作是一株参天的大树,则关骏臣和关李氏就是根基所在的原点,围绕着这一代人的生活轨迹,作者叙事的触角,呈现出放射状依次底铺开的视野,权叔作为家院的角色,在关老爷曾经拥有的官宦身份这样一种背景下,再过去那个时代,犹如鲜花与绿叶组合,也就势成必然,成为一种必不可少衬托与铺垫了。

泽文作为关家大院孙子辈里的长子,性格温文尔雅,从小就对药物的气味,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和喜好,本草居吴家中药铺子,跟着师傅吴皓轩学医。从熟悉每一种中草药的药性,到后来坐台五年出师,以他作为关家子弟的出身,得以能够学到房客吴先生的医术真传。在后来,又随着吴先生的儿子吴双,离开秦州去本草居西和分号坐台,终至成长为一名在当地中医药界屈指可数的名医。泽文天生儒雅,在怀玉眼中,她最留意的是泽文,这,或许与他们俩个人从爷爷辈那里,就已经有了指腹为婚的换贴亲有关。泽文干啥总都不慌不忙的,他卷袖口的动作也是一丝不苟,腰板挺地直直的,叠过的卷饼也认认真真叠得四方四正,放筷子的动作轻轻的,两支筷子并得齐齐整整的,怀玉想笑,没敢笑出来。以女性的眼光和心理,以这样的细节描写,把一位十五岁英俊少年的形象,勾画得细腻生动,形象传神,富有立体感,极具表现力。听到泽文要回家吃住,怀玉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有些期待,有些害怕。这是对这位女性人物的心理描写。关子云说,胖子瘦子都无关紧要,紧要的的是你要跟着关先生好好学艺,不许偷奸耍滑。关李氏白了儿子一眼说,咱关家人哪里出过偷奸耍滑的。长辈对子女的谆谆教诲,在言谈举止见,以平实朴素的语言,恰如画家手中的一支笔,寥寥几笔下去,以白描手法的,活灵活现地让人物动起来,深得传神之妙。语言的简练,其中的文字功底和表现力,平凡而又不俗,历历可见一斑。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特点,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以人物的言谈举止和事件的来龙去脉,传递和表达一种思想,寄托一种情怀。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赋予其历史和文化的内涵,透过社会生活中各色人物的活动,把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人物和事件的多角关系,构建和表现出波澜起伏的画面,让丰富复杂的生活场景,即有内容的厚重而又显得摇曳多姿,这应该是对小说结构艺术的审视,也是对作者艺术构思和语言功底的考验。围绕不同的人物活动,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色,以他们各自的眼光和视野,把诸多的地方人物引进来,让那些打上了秦州印记的景观生动起来,把彰显着地域特质的文化与故事的背景衔接起来,让它们参与到情节的表现和人物的塑造中来,体现出作者厚积薄发的知识储备和语言文字功底,围绕人物活动的情节发展和时空推移变化的,不失时机地围绕环境表现,安排穿插进能够为主题服务的文化元素,从而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之妙,如围绕泽文学医而对中医药文化的几处描述,关于秦州饮食文化的内容,与泽华和汝桃汝梅汝相关的西路军碧血黄沙的故事,延安时期的肃反扩大化,与泽鹏、王文生、武黎等人命运相关的反右扩大化与夹边素材,包括雷天佑与上善堂藏书等情节,以现实的人物为引线,呈现出秦州历史与文化上的厚重与丰富多彩。作品结构上的匠心独运之处,体现在开头有伏笔,中间有呼应,结尾有交代。以小说一开头的一个细节为例,在赵德懋遇险的危急关头,情急之下,把一块怀表塞给当时还是学生的进步青年泽华,强调一定要保存好,要他守住秘密。直到小说的结尾,这块怀表坏了,当泽华打开表底盖要修理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藏在怀表里的秘密,在里边夹着一张发黄的纸条,竟然是一串秦州地下党员的名单,其中就有关子云!针线的绵密,结尾收束的巧妙和出人意外,由此可见一斑。

      纵览整部小说,作品里展示出长达60多年的时间跨度,把人物放在故事情节表现的大空间里来塑造,在时代的大变化中做到了放得开,收得拢,有大开大合的气象。以关家大院为窗口,通过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经历,视野所及,透视和反映出的,是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情怀。作者以其字字珠玑的文字,在娓娓到来的叙说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沧桑厚重而又色彩斑斓的秦州画卷。雪落秦州,透过发生在秦州的那些故事,让一场又一场的雪,点缀出一袭浓郁古韵的底色,浸透为一种留在记忆里的情怀,饱含其中的文化色彩,当是一种历史与时代精神的升华。一口气读完《雪落秦州》这部煌煌41万字的长篇小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是一部倾注作者心血的成功之作,它不仅代表了作者本人小说创作的成熟与新高度,即使把它与近年来矛盾文学奖推出的部分作品相较也毫不逊色,其结构的严谨,语言的精炼与成熟灵动,历史文化气息的厚重,对女性人物文化心理描写的特色,是富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

(计4920字)

                                  2020-6-15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