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三祥的头像

李三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20
分享

天水关前,赴一场天水镇农民的丰收节之约【散文随笔】

天水关前,赴一场天水镇农民的丰收节之约【散文随笔】


       李三祥


 秋风掠过天水关,信手拈来,便是一曲时代的赞歌!


 脱贫攻坚,拔掉穷根,让贫困现象远离代际传递,在精准扶贫的主题里,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开启新时代的不凡足音,注定会以这样的庄严承诺,以这样一种辉煌的乡村画卷,开启一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复兴之路。

 信步乡村田园,见证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述诸文字,便是我们这一代人,呈现在时代长廊里的留痕。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但记忆的回响,必将在不舍昼夜的时光里,铭记住一个时代里的文明化迹,孕育并生发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为后人呈现出一派掩映在绿水青山间的乡村风貌与人文情怀。

  天水镇,是一个被历史的长河,滋润地风生水起的好地方。悠悠西汉水,古道铁堂峡。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唐代诗人的行吟游走,沿着新修的十天高速,在现实与历史交融的情怀里,不由人回想起了“先有小天水,后又天水城”这样的历史画面。

   在这个弥漫着瓜果飘香的季节,信步走来,耳闻目睹,都是一个个让人感动的乡村故事。

  五年的光景,打嬴一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成了乡村文明建设的主角。情系生活困难家庭,为他们能够摆脱贫困,走上全面小康之路,捋动和唱响的是一支感人肺腑的新时代序曲。

  实施移民搬迁工程,让那些从祖祖辈辈起,就一直生活在出行不便,山大沟深的偏远村落的人们,远离曾经困扰着他们的苦焦环境。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远乡僻壤的农民,秉持着各自从父辈起,就传承下来的勤俭持家发家致富的祖训。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一代人又一代人,都曾拥有自己改变生活现状的梦想。但环境使然,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奋斗与抗争之后,有的人成功了,飞出了穷窝窝。但还有一部分人,终究还是难以摆脱环境恶劣带来的脱贫与返贫之困,只能屈从于现实的安排,依然与穷山恶水为邻。立足改变生活环境,体现惠民富民的执政初心,让他们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在交通便利,适宜人居的川道开阔区域,倾心尽力广建大厦,让他们搬离穷窝,以拔掉穷根,安居乐业,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样的爱民之心,依托小城镇建设和打造美丽乡村的蓝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施政方略引领下,催生出像天水新村、安家村、杏沟新村等这样宽敞亮丽,整饬一新的全镇异地搬迁安置点。在天水镇这样一个拥有54个自然村,居民共有6571户31892人的乡镇,十三五期间已实现异地搬迁392户1947人,仅就前面提到的这几个安置点,其数据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彰显和折射出的,是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党心所向,民心所依的宗旨,还有数据缩影所体现出的务实与不平凡。

  过去农村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着数千年来以务农为主业的生存之道。人们秉持着守住一方水土而不误农时,坚守农耕之道以安身立命,只要风调雨顺,辛苦一年下来,做到土中刨食养家糊口,甚至因生财有路而家业兴旺,便是理想富足的好家道。这样的发展观念在以农为本靠天吃饭的时代背景下,支撑和托起了传统社会里民为邦本,农业立国的经济发展命脉。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曾经一度成了长期以来困扰着农村人安居乐业的生活瓶颈。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发展思路下,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打通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末梢神经”,将每一个沉睡在群山溪畔的村落唤醒。当地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项目的全面推开,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无阻,物流集散更加方便畅通。无疑,对于那些依然生活和居住在边远山区的人们,送来的是不匮是一场脱贫和决胜扶贫工作收官之年到来之前的及时雨,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一种源自党和政府的为民初心,一片殷殷关爱里的富民情怀。

  为了解决乡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好这一造福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由镇里选派工作人员,以积极入户宣传、召开动员会议、联系帮扶单位等方式,组织当地群众着力开展自来水饮水入户工程。截止到2020年初,当地自来水入户数达6453个家庭,饮水小电井118户,入户率98.2%,建档立卡1981户,达到100%。

   把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面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落实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医疗保健政策,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镇26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据了解,当地全镇应参保人数25038人,实际参保人数25011人,其中贫困人口10001人,本地参保9821人,异地参保人数180人,贫困人口参保100%,到2020年7月下旬,住院总人数942人可补偿费用845.09万元,累计基本医保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和医疗救助这一块,报销比例88.31%。

  数据不言,但当这样的一个个数据,与人们的生活关联起来,它便有了鲜活的意义,那便是对低保医保有保障这一惠及民生的国策的生动诠释。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事关民生命脉,农村稳,天下安,讲的便是这个道理。在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路上,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是自古皆然的至理。做好了移民异地安置搬迁工作,让贫困人口搬得出,解决的是安居有定所的问题,但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不变的人生命题。还要围绕产业发展,做好留得住的大文章。在在建设美丽家园的道路上,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农业发展主题,建设天蓝、水清、环境优美的魅力乡村,让人们在安居乐业的同时,以自身的参与和努力,提升人居环境的文化品味之美。追求一种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把传统农业和养殖结合起来,以发展现代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发挥当地产业优势,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已走出了一条可喜的新兴产业之路。

  在位于天水新村的第三届农民丰收节庆祝现场,当地苏寨村和东风村建档立卡户的散养羊,汉源养鸡场的鸡,原树村的产业化养牛,新寨养殖场和安家村建档立卡户的养猪场等畜禽产业,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透过这些信息,让人感受到一种焕发出富有新时代气息,彰显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的美好前景。林果种植中的苹果、花椒、核桃、樱桃等主打品种,当地马连山流域万亩优质林果产业远的盛大气象,全镇共有林果33450亩种植面积的规模,展现出一派新时代农村社会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伴随着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欢歌笑语,在传统的龙灯表演与雄狮共舞的热烈气氛中,人群欢聚和张灯结彩的场景,映衬在一串串红红的辣椒与金灿灿的玉米墙架,头顶张挂的彩红色条幅,台上鲜艳的舞台背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建楼居,把人们感党恩,庆丰收,奔小康的活动场面,装点得喜气洋洋。伴随着耳听里热情洋溢的童音传唱和舞曲旋律,行走期间,看万民同乐的场面,此情此景,令人想起了,一时登览,看乡村远景无限广阔,生活繁华,人间如此美好这样的句子。

附诗一首:

天水镇农民丰收节【七言绝句】

       李三祥

丰收节里赴南乡,天水关前古镇忙。

精准扶贫成五载,收官之际看西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