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祥
昨夜有梦,光景如水。身处乡村旷野,俨然是一种远行客巧遇故乡人的场景。忽然间手机闹铃乍响,惊断迷离清梦,睁眼醒来,透过窗帘的光亮,已把自己拽回到现实中来。
在居家防疫的时光里,除了上网课的时间,闲来无事,读书,喝茶,时不时翻开手机,浏览新闻和页面动态,这已经成了人们聊以度日的一种生活方式。春天的脚步,不失时机地踏着自然的节奏,催生和装点着人们眼前的风景。
听窗外时不时传来的一声鸟语,想必那是被微风细雨惊吓之后,有胆子大一点的鸟儿,歇足之际,醒过神来的探问吧。若在平时,这里的花鸟虫鱼市场,总是一派鸟语花香,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就连鸟鸣的节奏,似乎也多了几分拥挤的况味,夹杂在扰攘的声浪里,显得有种清新灵动的气息,声声悦耳,轻盈欢快,让人心生感动而回味不尽。
远处传来喜鹊喳喳,喳喳,喳喳喳的几声鸣叫,粗旷而饱含活力,在洒脱不羁的自言自语中,拽动着人的思绪,与春风春雨共舞。
听雨声细碎如风,推窗而望,探看楼下地面湿润,尚不见有积水,思忖着这场雨发生的时间,应当是才开始不久。想着外面在下雨,自己就待在家里,先读完《学林漫录》中吴小如先生《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一文剩下的内容,接下来阅读与非虚构写作理念有关的经典理论书籍。但春雨喜人,春光可亲。到外面去散散心,不要老是把自己困居在楼上的家里,心里顿生出门走走的想法。
冒雨出门,穿过楼前的走廊,举伞而行,脚踩着潮湿的地面,绕过市场外围的高楼房舍,来到位于伏羲路与友好路交会处的市场里,顺便先吃个早点。找到一处小吃门店坐下,要了一碗小馄饨,感觉口味不错。顺便与摊主交谈,听口音感觉不是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果然是从外地来自天水的坐地商户,老家在安徽安庆。历史上,安庆府曾经是省府办公的府衙驻地,而徽州府,则是名扬天下的徽商孕育之地。安庆的小馄饨,徽州的徽商,还有山西的晋商,都是明清时期比肩齐名的商业文化的代名词,曾经有过引领风气400多年的辉煌业绩。随着历史的变迁,安庆府和徽州府合并,即是现在安徽省称谓的由来。
从过花鸟市场穿过,只见大多数商户的门店都是铁将军值守,卷闸门尚未打开。只有那些经营早点的大饼摊位,小吃门店的业主,有人在操持和营业。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人们在防控疫情的状态下,学校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从3月11日起,因当地某辖区内发现一例无症状感染者,启动让学生居家上网课的防控措施,学校线下的教学活动暂时停摆,老师和学生们都只能待在家里,利用新媒体云上教学手段,实施线上授课模式,做到了离校不停课。各居民小区,也采取了蹲点防守的防护举措,通过对人员出入的测温和登记管控,有序开展防疫管控。城市居民的生活,除非购置日用消费品和饮食蔬菜所必需,一般情况下,都是轻易不出家门的。
赶上下雨天气,路边街面上行人稀少,只有时不时可见的货运车辆,还有手提早点的居民身影,在眼前经过。这样的场景,不由人感慨起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大之巨。如果没有疫情,在正常的情况下,不要说市场内交易的活跃气氛和物流往来的热闹场景,即使是前来游逛的人流,加上学校上学放学时段路过的学生,那种人行匆匆繁华自由的喧闹景象,在商贩吆喝叫卖的声浪里,有一种让人留恋不舍得人间烟火气息,拽动起心底的向往与感动情愫。
沿着楼下不远处的花坛附近,在折返回家的行走中,偶然一抬头间,竟然有令人惊喜的发现映入眼帘---在这三两天居家的时间里,不知什么时候,生长在花坛间的树影上,枝头间已然一派繁花绽放,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气象,真是桃红李白醉人心,让人顿生花枝招展,粉面含情的喜悦心情溢满出来。围绕着水泥大理石砌成的护栏,靠近树下抬头观看,眼前缀满枝头的杏花,朵朵如雪,花蕊芊芊而繁密;团盏如堆,叶片簇拥化成绣,挨挨挤挤的状态,摇曳着了心境,让人恍然有天籁成化之感,沉浸在古代诗人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的妙悟佳句里。可谓天道有大美而不言,地道以自化而成德。面对这样的美景,自有一种勃然涌动的生机启人哲思。
在这个春雨疏落的日子里,面对眼前的树影春花,不失时机地用手机拍照摄影,留下一片春光,把美好的瞬间,定格在新媒体光影艺术的素材里,其中的乐趣,折射出一种与时代节奏合拍的人文情怀与独特价值。或许,与古代文人作诗行吟的才气与情怀相比,自己在行走间所追求和向往的,正是一种时代语境下的人文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