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中的宝窟
作者:郭宪伟
人们到敦煌游历,大半是冲着一个宝窟去的。我也不例外,这宝窟在心中已存在了数十年,欲见到它,甚于见到情人。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一
我是去朝拜文明的。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5公里处,它的东南面是三危山,西面是鸣沙山,北面为戈壁。这里是沙漠与戈壁交界处,荒凉干旱。一条名叫“宕泉”的河从莫高窟“流过”,但河里没水,河床龟裂得让人绝望,虽然如此,莫高窟里却生长着高大的白杨树和榆树,使整个景区掩映在摇曳希望的浓荫之中。
从宕泉河上过桥,莫高窟就出现在眼前了。它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建在巍峨嵯屹的高山上,而是显现在一面极其普通的岩壁上,岩上是连绵不断的沙山,风一吹,沙便流下岩壁,湮埋洞窟。岩高三四十米,长1700米,上下有三四层洞窟,蜂巢一般排列,栈道连接门洞。穿过由郭沫若题写“莫高窟”的牌坊,第96号窟就立在整个石窟的中央,它由9层傍山塔楼所组成,气势非凡地襟带起两侧若干洞窟。在众多的洞窟中,似乎只有这一个是用楼宇盖住的,其他都是一个个张开大嘴的黑洞,只有进入洞内,才能看到里面的佛教造像与壁画艺术。很显然,这些石窟是近年来修葺过的,感觉过于整齐划一,中规中矩,少了一点历史陈旧感和大漠沧桑感。
莫高窟有洞窟735个,迄今为止,只开发出来492个,这些洞窟里计有佛像2415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要把这些洞窟走马观花一遍,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我们是匆匆过客,只能参观最具代表性的十来个洞窟。
莫高窟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造像,一类是壁画。也许是为了更好保护石窟,洞内既不设照明灯光,也不允许拍摄照片,只能靠洞口折射进来的自然光和导游手中的电筒观看,颇费眼力。然而就在这种极其有限的光照下,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依然撼动人心。一尊尊佛像,雕凿精美,线条优美,造型大气,形态逼真,令人叹为观止;一幅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壁画,内容丰广,细腻精美,色彩绚丽,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站在这里,你会为古代匠师们出类拔萃的技艺由衷叹服。恕我拙笔,无法一一描述那些造像雕刻和壁画艺术的精美奇妙,在这些博大精深的石窟里,说多了只能是对艺术的亵渎,只能用心地去体验,用灵魂去感悟。
这是朝拜文明应有的态度。
二
还是说点与莫高窟有关其他事吧,尽管说起来颇让人沉重且伤感。
我曾经看到很多资料上说,莫高窟是近代考古最伟大的发现。其实这是个误传。莫高窟从东晋太和六年(公元366年)开凿以来,近两千年来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视野里和史书中,从未消失过,在此没有必要赘述。我想说的是,近代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说,是把莫高窟和藏经洞的事混为一谈了。
说起来,藏经洞的发现是一件偶然得不能再偶然的事了。19世纪末,盛极一时的莫高窟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渐渐被人遗忘在大漠里了。说来蹊跷,有一天,莫高窟里来了一位湖北麻城的游方道士:王圆禄。也许是再往西走化缘将会更加艰难,或许是贫病交加无法再走下去了,抑或是被石窟魅力吸引住了,总之他就在这里住下了,而且莫名其妙地做了莫高窟的主持。一个道士做了佛教寺庙的主持,本身就是一件颇为滑稽的事,当然也就注定后来发生的事必然充满可笑的悲剧性了。
说起来这个道士还相当勤勉虔诚,化缘的银两大都用来修缮石窟,还请人清理被流沙掩埋的洞窟。有一天,当工人清理一个石窟时,发现墙壁上裂开了一条缝,就报告了王主持。王道士用香棍捅进去,发现里面是空的,他心里禁不住一动,冥冥中似乎感觉到什么。于是他支走工人,在半夜里悄悄地挖开了墙壁。天啦,洞窟里堆满了上万卷经书和文献古物,惊得王道士差点掉了下巴。
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秘藏。后来包括常书鸿、樊锦诗等众多敦煌研究院专家,对莫高窟僧人为什么会在洞里秘藏如此浩繁的经卷和文献古物,有过激烈的争论,甚至形成了“避乱说”和“废弃说”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但都未能厘清个中的神秘和混沌,迄今为止还是千古之谜。
三
王主持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道士,面对此景竟惊吓得不知所措。当时,他对佛经和文物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然而当他冷静下来,细细琢磨后,终究还是晓得这些东西有一些价值。那时候的王道士异常穷困潦倒,银两于他来说远比文物重要得多。在藏经洞发现前的八十天,八国联军刚刚攻占了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把大清几百年的王气烧得奄奄一息,庙堂之上根本无人有兴趣来关注这件事。然而民间识货的大有人在,很快就有人愿意出钱购买。于是乎,王道士便时常拿点写卷和古物去换点钱来果腹,有剩余的也用于修缮洞窟。
这一愚蠢的交易,换来的是中国最触目惊心的文化悲剧。
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国外,英、法、日、俄等国盗宝者蜂拥而至,他们用少许的银两就从王道士手中换走了数十箱价值连城的经卷文书、佛像、绘画、刺绣和其他工艺品。最恶劣的是美国人华尔纳,竟用一种化学胶布把壁画黏住剥离下来盗走。等到清政府醒悟过来,下令将剩余经卷押送北京时,藏经洞里的宝藏已被这个愚蠢且万恶的王道士出售得所剩无几了。
我在莫高窟博物馆里看到过一些写卷的复制品,不说其历史悠久深远,其内容博大精深,单从书法角度来说都是一座艺术宝库。如今这些价值连城的写卷和古物,绝大部分都藏于窃取者所在的国家博物馆里,我国要研究这些文物,得花巨款向他们购买胶卷或复印件。
诚然,莫高窟藏经洞是一个惊人的伟大发现,没有王道士,可能至今还尘封于洞里,但它却是一个地点、时间、人物都错误的发现,王道士的一个低级错误,就导致了中国文化悲剧的发生。这实在令人扼腕浩叹!我想,倘若再晚50年发现,藏经洞就是莫高窟中名副其实的镇库之宝了。由此看来,国力强盛,民生富足是阻止文化悲剧产生的重要因素。
说到底,王圆禄只是一个道士。
四
在莫高窟里,有一个问题总是缠绕在我的心头,什么原因使造像保存得如此完好?
仔细察看,发现莫高窟和其他我所看到的石窟一样,都是在岩石上雕凿成像的,但莫高窟的岩石是沙砾岩,它既没有沉积岩那般质地细腻,也没有青石那样结构紧密,用这样的岩石雕凿佛像,表面粗糙且经不起风化的。于是匠人们采取了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完全不同的造像方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石胎泥塑,即在岩壁上先凿出佛像的大体轮廓,然后用泥彩塑;另一种是木胎泥塑,即在岩壁上嵌进木桩,然后在木桩上用泥彩塑。这两种方法相对于石刻造像来说,费事较小,塑出来的佛像形体优美,生动自然,表情丰富,尤其是着色之后,绚丽多彩,艺术感强烈。但较之石刻的坚硬耐久来说它却易碎易毁,时间长久或稍有不慎,便成块成片脱落露出石胚木胎。但事物总是利弊并存的,这种造像虽易毁损却容易修复,用泥重新补上去又完整如初了。这大概就是莫高窟历经近1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而“云冈”、“龙门”石窟所不能及的原因所在了。看来古人因地制宜的艺术创造力是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走出洞窟,回头望去,莫高窟静静地横在沙山下。我想,与其说我走进了莫高窟,不如说走进了一座艺术殿堂,在这所宏大的殿堂里,我看到佛教艺术对华夏民族的影响,更看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凿泥石为佛像,化腐朽为神奇的鬼斧神工的技艺,在这茫茫大沙漠中,铸造了一座穿越时空的艺术丰碑。
说它是东方文明的神秘宝库,万世景仰的佛教圣地,大漠中的璀璨明珠,皆不为过。
(2020年9月修改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