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宪伟的头像

郭宪伟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2/10
分享

当大师遇见“鬼斧神工”

前几年,电视里有一句广告词叫“重庆,非去不可”。虽然充满重庆人的豪气和霸气,但不失为一句有创意的广告词,过耳不忘。

武隆在重庆。毋庸置疑,也属于非去不可的地方。

八年前我去过武隆,印象极佳,回来后写了篇散文《武隆四绝》,把天坑、地缝、芙蓉洞、芙蓉江夸成了花儿。去年10月,应朋友之邀,又一次去了武隆。除了再次游览四绝外,还把上次未去的仙女山补上了。印象的叠加觉得武隆确有一些非去不可的理由,重庆人横得有点资本。

客观地说,武隆真正名扬天下是张艺谋的一个不经意的选择,由他执导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唯一的外景地——天坑,就奇傀神秘地藏在这里。由此可见,文化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景区本身,这也是武隆人舍不得张大导演,硬要把这张牌打出一个全满贯的情结所在。

这张牌就是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

艺术是我的本行,多少有点发言权。当今舞台艺术在被众多艺术门类,特别是影视传媒冲得七零八落奄奄一息的时候,想出了两个拯救的办法。一是小剧场演出,尽可能地和观众套近乎,交流互动,融会贯通,不再高高在上地装腔作势,自说自话;二是寻找著名景区作为演出环境和背景,以大气、傀丽、神奇的震撼力满足观众猎奇的审美心理。前者一般艺术家都能办到,后者却需要庞大的资金和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大师。

张艺谋是中国实景演出开先河的艺术家。从最早的太庙演出西洋歌剧《图兰朵》,到《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普陀》、《印象大红袍》,一直到《印象武隆》,都是他的“印象”。艺术最怕跟风泛滥,众多“印象”遍地开花就成了一种模式,而表演艺术又最怕模式,千篇一律的表现,会激发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审美厌恶。这大概是张大导演始料不及的。

《印象武隆》也是一种模式,一种特殊的模式。朋友们问我,特殊在什么地方?想了半天,在脑海里把众多“印象”一一过滤。一拍脑袋说,特殊在我们花钱想去看它。难道不是吗?

那天晚上,我们在仙女镇用过晚餐后,汽车七弯八拐地驶了半个多小时,把我们卸货一样卸在一个不知名的峡谷里,说这里便是演出地了。张大导演到哪儿都忘不了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公路沿线的灯笼挂了十几公里,烘托得山里一片通红。场区建得很阔绰,票务中心、停车场、超市、酒店、餐厅一应俱全。让人惊异的是看演出得从大山肚子里穿过,一条二三百米的华丽隧道走出头才算真正到了演出场地。有介绍说,这是专门为演出开凿的隧道。

啧啧,“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大手笔啊!

找到位置坐定,抬头一看,立刻被镇住了。

四周全是黑黝黝大山,刀劈斧削的崖壁倾倒下来,似乎要将人压为齑粉。观众席沿坡而设,层层叠叠,最下面是演出舞台,台下边是浓雾弥漫诡异莫测的深渊。一看就知道是武隆天坑、地缝的翻版。在这里看演出,既刺激也考验人的胆量,一不小心两边巉崖倒下来,那就“肉夹馍”了。山里的夜,寒风凛冽,冻得人直打哆嗦,同行的女士们把进场时发的塑料雨披罩在身上御寒,周围人一看,纷纷效仿,结果全场人都变成塑料袋了。

演出开始的那一瞬间,震撼力便惊人地显现出来。四周的崖壁突然被灯光打得透亮,峡谷、树林、沟壑、田园、山道、村庄、鸡鸭牛羊、炊烟雾岚,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地构成一个庞大的背景,演出就在样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灯光是舞台的灵魂。张艺谋不愧是玩环境玩画面的高手,用灯光把山川草木危岩厉石绚丽到了极致。

整台演出是以三峡为题材,反映船工生活和土家族风俗民情,时空交叉,跨度极大。其中的船工号子、抬工号子、婚嫁、滑杆等舞蹈都极富表现力。尤其是在与观众套近乎上,张艺谋们动足了脑筋,当川东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长声吆吆时,全场观众热血沸腾,如“听葛天氏之歌,一人唱,万人和”,山呼海啸,声震山谷,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然而,艺术永远是追求新意的。一场演出需要不断地出现兴奋点,才能激发观众的审美亢奋。看完后有点疲劳。《武隆印象》在这方面似乎差了点什么。尽管场面宏大,表演粗犷,灯光瑰丽,音响激昂,但在看完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略显不足,与预期相差较远。还可能搞得更加完美,更具震撼力一些啊?比如参演人员似乎少了,场面不够恢宏,章节段落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背景运用没有层层推进,固扃呆板,布景道具过于小气等等。这些似乎都是造成审美疲劳的原因所在。

仔细一想,张大导演们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了,凡是能想到能做到的都用得非常极至,表现得很充分了,换上别的人,不定怎样的一塌糊涂不堪卒睹呢?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这印象的呢?

是模式吗?好像有,但也不全是。是滥侈吗?有点,但并不主要。

第二天我在芙蓉洞里,看到大气磅礴,千奇百怪、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钟乳石时猛然顿悟:

天造万物,万物有灵。山川草木巉岩危石,都是极具生命活力的,感悟其脉搏的跳动,遵循其自然规律,顺应其时空变化才是人类应该做的事。老子在两千年前语重心长地说过“道法自然”,法就是遵循。倘若艺术家非要让大自然来循序你的思维,适应你的创造,那肯定是蠢笨可笑且事与愿违的。就算你是天才得不能再天才的艺术家,你的创造力敌得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么?你的艺术构思能敌得过大自然的磅礴大气吗?

如此看来,这台宏大瑰丽的演出,在大自然面前,还是渺小了。

人类在自然面前,一定要敬畏谦恭,慎之又慎。

尤其是艺术家。

2015年於果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