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朱鹮,最早是在抖音上,觉得它集洁白与红艳羽毛于一身,翱翔蓝天。初看一团雪白,只有起飞振翅之时,羽翼上那一抹红,才像酡红、像晚霞,美得令人呼绝。它有点像外表冷静、内心似火的姑娘,不由自主地让人喜欢。
详细了解朱鹮,却是得益于莫伸老师团队创作的纪实性作品《重现的翅膀》。这本巨著,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缘由是,我喜欢莫伸老师的务实精神。
2023年5月,莫老师来略阳给我们讲授文学课。他讲的有一点就是,不懂的要去采访、去探索。他以前些年他去陕北采访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例,真实地还原了起初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以及后来政府抓住核心,成功破解这道难题的办法——我认真地听完了课,对莫老师肃然起敬。听得出来,他不仅用扎实而接地气的方式,去了解每一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并且以自己的书写,纠正了许多社会上流行的伪认知。我觉得,莫老师和他的团队在撰写《重现的翅膀》这本书时,采用的依然是这种切入现实的调查方法,这体现了他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尊重科学的精神。
朱鹮在日本消失后,中日两国高层对此多有交流。日方期望在我国找到朱鹮,但是中国到底有没有朱鹮?谁也不敢下结论。书中,莫老师梳理了朱鹮发现第一人刘荫增先生调查朱鹮的艰难、迷茫、困惑、惊喜。刘荫增带领中科院的科考队员,首先选定历史上朱鹮在中国曾经存活过的地域,进行反复摸排,最终在汉中洋县一个叫姚家沟的地方,发现了7只朱鹮,并由此成立了秦岭1号朱鹮保护站。其次,朱鹮从浅山区到中山区的迁栖,打破了教科书上长期以来的现成结论,体现了人与自然变迁的规律和朱鹮为适应生存做出的改变。书中对朱鹮保护工作人员在实施保护中的大胆创新,对朱鹮生活习性、配对规律,包括其性格温和与伴侣固定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锲而不舍的采访、做出了传神的讲述和生动的描写,并形成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包括如何改变朱鹮保护地群众的认知,怎样在关中、安康,乃至外省、外国建立起朱鹮保护养殖基地。如何使原有的朱鹮保护站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朱鹮保护区……可以说,方方面面的问题,在《重现的翅膀》这本书里,都梳理的有条不紊,也得到了全面的解答。
《重现的翅膀》这本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确凿的纪实性。全书按照时间、空间的节点,来详细描述了从寻找朱鹮到朱鹮飞上蓝天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对待采访,打破了常规方法;采用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资料收集与实际核实相结合,增强了作品的严谨性与可信度。对待重大历史事件,有人物、报纸、新闻、史料佐证,甚至有电影、录像的资料讲述与引用,把朱鹮保护的艰辛历程,丝丝入扣地再现在读者眼前。
二是广泛的科普性。这本煌煌巨著,从文学角度入手,在潜移默化间,将朱鹮的生态生活习性、栖息地变迁、育雏、放飞以及定位监管等诸多的环节,都进行了认真的描写和刻画。
书中不吝笔墨,对朱鹮大战异类进行了展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拓宽和加深了对朱鹮习性的了解;对朱鹮为争夺栖息地而爆发的同类之战,描写也很精到,评议得相当精准,让人联想到朱鹮也有酷似人类中“赖皮”这种人;对朱鹮栖息地由浅山区到中山区的变迁,对朱鹮饮食来源和觅食路程远近的详实记录,对朱鹮监管手段的进步,对朱鹮疾病和意外受伤的救治方式,都全面道来。
令人钦佩在于,这样一种书写,很容易落入赘冗,但《重现的翅膀》不是这样,整个阅读过程中,它给人以一种轻松和流畅感,许多原本枯燥的过程,在作者笔下却如高山流水,潺潺而奔,令人释手不倦。
通篇完这部书,我还有个感觉,它不仅有欣赏价值和科普价值,而且有收藏的史料价值。它是中国朱鹮从消逝到繁荣的全面见证,也是世界朱鹮保护的缩影,还是中国保护朱鹮在不同时期的方法、措施、策略等宝贵资料的整体搜集;对于朱鹮血脉及分支的后续研究,这本书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除此而外,这是一部接地气的文学艺术之作。体现在采访时与被采访人的交流、地方风土人情和大山河川景色的描绘,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就走进了鸟语花香的天然画卷,也让人感受到祖国壮美山河的多彩多姿。包括朱鹮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专家、农民、官员等各阶层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既有共性,又各具个性。全书把人性中积极的、美好的、坚韧奉献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可以说,《重现的翅膀》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朱鹮的保护史,还是一幅众多保护工作者的群英像。
综观全书,不少篇章中也写到地方和民众利己的一面、狭隘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法律意识淡薄等缺点,所有 这一切,使得朱鹮保护工作多少受到了影响。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描写,才使本书更加真实。认真阅读《重现的翅膀》,不但对普通民众有普及保护生态意识的学习价值,而且对文学家有汲取写作营养的艺术价值,对生态学家有举一反三的借鉴价值,对政治家同样提出了回顾以往和前瞻未来的命题,可以说《重现的翅膀》集文学、科普、史料等价值于一身,它本身就是中国珍稀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宝库中振翅环宇的一只美丽朱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