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也叫鳝鱼,腹部黄色,背脊褐色,喜欢生活在水池、稻田里。
野生的黄鳝个儿不大,以一尺半左右,拇指粗细的为最好;不足一尺的,太细,没肉。
黄鳝由于肉鲜味美,价钱很贵,远远超过猪肉牛肉,甚至鸡肉。
多年以前,那时,在夏天夜晚,经常见到游走在田间,亮着电筒,或提着铁笼子点燃轮胎胶的三五个,不时传来“夹到了!夹到了!”、“哎!可惜跑了。”的声音。这项活动叫“照黄鳝”。我们羡慕了很久,决定自己动手夹黄鳝来吃。
用楠竹制成锯齿状的竹夹钳,又找熟人去皮鞋厂捡来做鞋底剩下的轮胎胶,准备好鱼篓、铁笼子、打火机,夜一降临,我们就出发了。
来到马龙井一带,提着点燃轮胎胶的铁笼子,沿田坎静静地行进。有人小声说:“有一条,快点夹!”大家忙把头凑过去:果然有一个家伙木棍似的横在水田里,因为刚过端午,秧苗插不久,长得不茂密,而天又热,晚上黄鳝们都喜欢钻出洞来歇凉,所以,这段时间最适合照黄鳝了。只见赵老三将锯齿状的竹夹钳轻轻入水,一用力,这个家伙就被牢牢夹住了。那位赶忙递上鱼篓……
有些时候,你会发现水田里有许多粗大的圆洞,据说那是黄鳝的“老巢”,用中指顺着洞口往里插,运气好的话可以摸到一条条黄鳝,只是黄鳝太滑,随时都会从你手中跑掉,没有技巧是抓不住的。而且,递手进去也需要足够的胆量:万一摸到的是一条蛇呢?
我们从八点照到十一点,夹到两斤多黄鳝——第二天,可以齐聚赵家打平伙啦。
有一次,家里买了两斤黄鳝招待徐老师,剖黄鳝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正读高中的家兄身上。只见他将洗干净的搓衣板往木盆上一放,迅疾从盆里抓起一条,用铁钉把头钉在搓衣板上,左手压住黄鳝,右手第一刀沿黄鳝颈部往下一拉,“哗——”的一声剖开肚腹,第二刀“唰——”一下取出黄鳝脊骨及内脏,第三刀“嚓嚓嚓——”将黄鳝切片连血刮起装到碗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非常利索——这剖黄鳝的“三刀法”竟然无师自通十分老到。接着由母亲掌勺,先爆炒黄鳝至七八分熟捞出,接着放入姜丝、蒜片、糍粑辣子煎炒至金黄色,加入酸盐菜一起炒两分钟,最后加入黄鳝、白糖、盐、酱油翻炒一会儿装盘。
那时,一想起黄鳝有些蛇模蛇样的,我们就有些怕吃,而且总觉得腥味很重,只能勉强吃上几块。徐老师则一口一个好吃,鲜!临行时,剩下的一半徐老师也带走了,还连声说:“美味!美味!”
这也难怪。徐老师是上海人,从小就吃惯了海鲜河鲜。所以吃这酸菜炒黄鳝,正对胃口。
后来,我也学会了吃黄鳝。而且发现,炒黄鳝一定要火旺,油多,尤其不能缺少酸盐菜、糍粑辣子。野生的黄鳝肉质鲜嫩香甜,烹调时宜先将其洗净再剖切,剖好的黄鳝连血一起爆炒。如将鳝血清洗掉,则鲜甜失去一大半。前些年在广东一些快餐店见有荷叶鳝鱼饭,要了一个来吃,鳝鱼量还算足,却全无鲜甜之感。
后来,再不愿点这鳝鱼饭。
而野生鳝鱼与山坑螺、塘虱一起清蒸, 集爽滑鲜甜于一体,是挺不错的粤菜吃法。
鳝鱼(骨)煲粥亦鲜甜营养、滋润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