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猪菜,又叫挑猪草,这里的“挑”,不是用肩担着,而是用手挖取的意思。方言承自古语,如“时挑野菜和根煮”(唐· 杜荀鹤《山中寡妇》)。
小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后回到家里,父母给安排的事情不是拾草,就是挑猪菜。假若有人想偷懒,说我要做作业呢,父母定会毫不留情面,说道:你就不要作业(方言,没出息的意思)了吧,快去挑猪菜!
其实,少年时代的生活乐趣之一,就是挑猪菜了。几个小伙伴一起结伴而行,装备是背上一个小㧟篮,手上一个小锹子。说起这个㧟篮,小学老师教给我们的,不是这个写法,而是“乙”字里面一个“身”字,挺象形的,可现在电脑里找不到这个字,只得用“㧟”字代替。这是拿芦柴篾子编成的,可以背也可斜挎的篮子,周身有许多或大或小但很统一的“洞眼子”。它的用途极广泛,拾草,拿棉花,挑猪菜,都会背上㧟篮的。手握的小锹子,现在也不常看到了。
夕阳西下,清风徐来,几个小伙伴在路边田头、沟坂荒坡,寻着觅着,割着挖着,将那些绿色的野菜一把一把地丢进㧟篮。挑到大半篮子的时候,差不多了,便会开始嬉戏玩耍,或是做一些简单的游戏。人多的时候,通常会分成两队,玩起打仗的游戏,那是正值“备战备荒”的年代。
等到暮色四合,星月初升,玩得汗没雨淋的几个人,这才重又背上㧟篮,各往自家的方向返去。回到家里,少不了会被责怪,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心中有虚,也不回嘴,一屁股坐到屋门口小板凳上,就着月光切起猪菜来。那边猪圈里的猪子早就饿得哼哼叫唤了。
盘点这些猪菜,除了少量是农作物的茎叶,如山芋藤叶、瓜叶、萝卜叶、豆叶、苕子,大多是野菜,如七角菜(刺蓟)、灰灰菜、盐蒿、大耳朵菜(车前草)、曲曲菜(苣荬菜)、马齿苋、黄花菜(蒲公英)等。这些野菜,基本都是中药草,可是小的时候我们却不知道,只管将它们拿来喂猪,怪不得猪长得好,肯上膘,又不会生病。
比如七角菜,学名叫刺蓟,有大蓟、小蓟之分,叶皆有刺,形似七角,故而得名。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弘景曰:‘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药少用。’”如在野外遇到刀割手或其它部位出现流血时,取刺蓟叶片揉烂以汁水滴于伤口并敷于其上,镇疼止血,效果良好。大、小二蓟的区别,主要在于大蓟解毒的效用力量比小蓟要强,止血作用比较广泛。
比如灰灰菜,又名藜,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红军长征时没少吃它,课本上都有写。幼苗和嫩茎叶可做猪草,人也可以吃。全草又可入药,能止泻痢,止痒,可治痢疾腹泻,外用治疗皮肤瘙痒。
再比如常见的马齿苋,用来凉拌,是一道很美味的养生菜。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苹果酸、葡萄糖、钙、铁、磷、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清热解毒、散血消肿,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过去怎么也想不到的事,许多猪菜如今竟然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绿色菜蔬,还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真是风水轮回,此一时彼一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