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昌军的头像

汤昌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4
分享

千灯璀璨


早春时节的一个夜晚,重访千灯古镇。次日清晨,给昌楼发了两张夜景照片,一张是千灯中心小学的门楼,一张是古镇的地标性建筑恒升桥和秦峰塔,并配发了八个字:“千灯璀璨,因为有你”。

昌楼,姓储,是我师范学院的大学同学。当年一个寝室五个人,他年龄最小,因此唤作“老五”。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海安西场中学,后调入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因责任心强,教学有方,成绩优异,深受学生及家长敬重。他曾亲自带学生来盐城参加招飞考试及体检,跑前忙后,一副大哥哥、家长和老师集于一身的模样。后来,昆山市将他作为教育人才,引进到江苏省昆山中学,于此任教高中多年,高考升学成绩斐然,被调到教育局负责教研工作。为了昆山的教育事业发展,他可谓是殚精竭虑,勤勉有加。

多年来,他一直追随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致力于新教育的实践与推广,“无论是早期的理论思考,还有后来他在昆山市千灯小学与娄江实验学校的实践探索,都为新教育实验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

那是在2013年,年过五十的昌楼,主动请缨,向教育局领导提出了“办一所新教育的好学校”的申请,提交了事业发展规划,铿然表态:不管个人名利得失,不管学校大小,不管学校新旧,不管学校在城里还是在乡下。他动情地说:“请不要以昆山高考需要我为由挽留,请尊重我的选择,让我去做不得不做、一心想做的新教育吧!”

这份诚恳和执着感动了教育局的领导。由此,他放下做了三十年的高中教育,来到人杰地灵的千灯,一头扎进乡镇小学,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

千灯,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这里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发源地,昆曲鼻祖顾坚的故乡,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里,江南丝竹创始人陶岘的出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千灯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坐落于古镇区东隅,紧邻秦峰塔、顾炎武故居和千年石板街。百年风雨历程,百载文化传承,滋养了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初到千灯中心小学时,昌楼以校为家,在校长室的沙发上睡了几十天,苦思冥想,辗转反侧。如何突破乡村学校的办学瓶颈,办出一所好学校?在深入调研、潜心思考、广泛借鉴的基础上,他带领干事创业的团队,确定了“文化立校,课程育人,特色办学,又好又美”的方略,发出了“一灯一世界,一灯亮一灯,灯灯相映照,千灯耀乾坤”的宣言。

所谓文化立校,就是用文化熏陶人,汲取古今中外有益的文化元素,构建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用一个明确的文化理念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课程育人,则是在坚持开齐开足国家基本课程的前提下,引进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如阅读课程、写作课程、生命课程等,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既丰富又精致的精神产品。

“一灯一世界”,强调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就是一盏明亮的灯,有其独特的光亮与发展。正如校歌《一千盏明灯》,其深刻内涵在于,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昌楼还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普特融通”的指导思想,由过去的办“培智班”向建设“资源教室”提升,让特殊学生回归到普通教育形态,让每一盏生命之灯,都因资源教室课程而璀璨。这也成为他日后倾情融合教育的悠然前奏。

通过三年的努力,千灯小学这所乡村学校,上承百年教魂,下启时代风采,内担树人重任,外接民族需求,演绎成艺术、科学、文化特色奇崛的圣园,成为江苏省学校文化建设中有口皆碑的好学校。用昌楼自己的话说:“学校的神、学校的魂在我们心里,我们在孕育学校的文化生命。只要我与师生们用心用情去思考、用脑用脚去运作,就能完善学校文化的每一个细节。”

三年后,昌楼调任别的学校,离开了呕心沥血一千多个日夜的千小。可是,他的心依然牵挂着千小,放不下千小。这不,前不久,学校要做个新教育基地的方案,请老校长指点,他二话没说,就行色匆匆地出现在魂牵梦绕的校园里。

行走在灯光璀璨的千年石板街道上,吹拂着初春的清凉晚风,我蓦地想起了朱永新先生说过的话:“‘一灯一世界,教育点亮人生。’昌楼其实就是一盏灯,一盏照亮千灯小学的灯。”

照亮别人前行的路,自己隐在光影里,这千万盏灯里,有那么一盏,灼灼其华 熠熠生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