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昌军的头像

汤昌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7
分享

周铁听雨

古镇听雨,是一种情调,更是一种享受。

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谈议,逛江南古镇,最适合的就是霏霏细雨中。难忘,在西塘,在西递,都曾享受过这样惬意的时光。

那日,去访宜兴周铁古镇,恰是夏雨随风斜成行的日子。一会儿撑着伞,听伞面上淅沥作响,雨音成诗;一会儿又收了伞,伸手试雨,若有若无,沾衣不湿,惟见青石板上渐次湿漉,像是涂了一层桐油,光可鉴人。

周铁,在宜兴的东北部、太湖的西岸,这儿不光出了许多两院院士、大学校长,更是“听雨”的源地,南宋词人蒋捷的故乡。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同是“听雨”,因时间、地域、环境不同,而有着迥异的感受。从独特视角出发,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作者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这雨啊,该是怎样的湿重?阶前点滴雨,饱含了几许清愁,几许忧伤?

古人听雨,多的是愁思。我们听雨,因为有爱作伴,所以满怀是惬意。

一行数人,在热心志愿者的引领下,走过镇口那棵1800岁树龄的银杏树,古树后面的城隍庙,城隍庙后小河边的“爱情树”;走过那条麻石板加青砖混铺而设的老街小巷,沿街一式的二层小楼,杂货铺、老虎灶、布料行等各式烟火气息浓郁的店铺;走过那条南北走向能直通太湖的“横塘河”,如一道长虹跨于河上的永安桥,十字河口的风筝博物馆……

周铁,因朝廷在这里设立“铁官”而得名,另有一个很雅的名称“竺西”,也叫“竹西”。只因从前周铁临太湖处,有一座突入湖水中的“竺山”,而周铁的民居,大多在竺山之西。

“竺西十二景”,最喜是竺山书院,由“竹山先生”蒋捷一手创办。历史上的竺西书院,培养出不少名人。解放后,书院也曾是周铁小学的所在地。

听那位志愿者介绍,一度沉寂的周铁镇如今又要开始热闹起来了,一是穿越太湖的宜兴至马山快速通道,出入口就在周铁的太湖岸边;二是“大拈花湾”文旅项目也落户在周铁。老街的古老记忆中,将要叠加上现代气息的新印象了。

不知不觉中,雨似乎停了。收了伞,发现我们正站在“古帆轩”旁的一处临水民居门前。那户人家的门楣上,写着“出租”字样。我来了兴趣,问隔壁一位老者,得知房主人是他家兄弟,房租约为每月500元左右。

我想,什么时候来这里住上一年半载,用于专心写作读书什么的。落雨时,坐在门前听檐上雨打青瓦的声音,看雨点在河面上开出一朵朵圆润的花来;天晴日,傍晚时分,用小河水洒湿门前地面,然后搬出竹椅木桌,一碟花生米,一盘河鱼虾,两杯小酒,与君对饮,岂不是神仙一般逍遥快活的日子!

时断时续的雨声里,一步三回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