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昌军的头像

汤昌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7
分享

一川如画思达夫

难忘,当年浙皖之行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的富阳,这儿一川如画,是郁达夫的故乡。

读大学时,就特喜欢郁达夫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歌。特别是他的游记,善于用行云流水般的清新文笔,描绘山光水色的动人之处,赋予景物以神韵、性灵,同时诗文一体,文辞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1981年购得一册上海书店印行、定价0.55元的《郁达夫游记》,反复阅读,时有启悟。至今记得刘海粟的话:“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当我们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走马观花,将郁达夫公园、鹳山风景区一圈跑下来,同伴连连啧啧:怪不得你心心念念,一定要来趟富阳,值得,值得!还不忘补上一句:富阳人真是有福了。

我们驱车到达富阳时已是下午时分,凭个人经验,决定先去参观郁达夫故居,因为这样的地方往往关门比较早。果不其然,等我们刚参观完毕,工作人员就关门上锁,准备下班了,时间才是四点半。

车子停进狭小的地下停车场,感觉和高邮汪曾祺故居附近的停车场挺相似,问值班的保安,郁达夫故居怎么走?他一笑一指:就在头顶上。

走进郁达夫公园,顺道左拐,便见到了立在一个小广场上的先生雕像。他手执书卷,面对一川如画的富春江,眉宇间似乎有一层淡淡的忧伤在。

坐北朝南,石库墙门,二层楼房,白墙黑瓦,面向富春江,便是郁达夫故居了。其实,这是一栋易址复建的“老宅”。1961年,隔壁一间豆腐坊爆炸,殃及故居,仅剩围墙。次年,在郭沫若的过问下,始得重修。1996年,为拓宽公路,故居又整体南迁了十几米。难怪,过去的印象,郁达夫故居应该是在富阳城区的一条老巷子里的。

故居三开间砖木结构楼房,为江南典型的白墙黑瓦。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淡黄色的匾额,苗子题写的“郁达夫故居”五个字苍劲有力。入院门,一小花园,中间甬道。一层为正厅、厨房等房间。正厅陈列鲁迅、丰子恺、黄苗子、茅盾等名家的题字及画作。左墙上还有一幅鲁迅先生的亲笔手书:“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二层主要是郁达夫及郁母等人的卧室。在郁达夫不大的房间里,一张老式木床,一张桌子,屋内就已经很局促了。一老藤书架倚墙而立,架子上摆放着书籍。书架上方墙上贴着郁达夫和第一任妻子孙荃的照片。《沉沦》里有这样的描写:“因为他书斋的小窗,是朝着江面的。虽然这书斋结构不大,然而风雨晦明,春秋朝夕的风景,也还抵得上滕王高阁。”

再回到楼下的院子里,我流连不愿离去,便在东侧的石凳上小坐片刻。这是一个长满花草树木的庭院,一条甬道一分两半,左侧放一水缸,右侧是小花园,此时金色的阳光正透过树木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富阳十景中,有“郁宅望江”,还有“鹳山揽胜”。离开郁达夫故居,沿江东行几分钟,就到了鹳山脚下。遇到一个遛狗的老者,向他询问去“双烈亭”的走法。言谈间,听说我们来自江苏盐城,身后另一位老者情不自禁地搭腔:我们也是盐城的,你们是盐城哪边的啊?回身看到两位老人推着一辆婴儿车,得知他们是响水县的。想象中便可知,一定是过来帮儿女带孙子孙女的。

抬头望去,鹳山不高,目测只有四五十米,状如一只伸颈饮水的巨鹳。富春江自西南奔流而至,受到它的阻挠,回旋成潭、成湾。曝露的数块石矶上,见到些在这游泳的人。当年少年郁达夫常来此垂钓,后有“春江钓徒”的笔名。

我们顺着石径上下盘桓,走走寻寻,总算找到了“双烈亭”和“松筠别墅”。茂密的树荫中,行了注目礼,默送上自己的遥思和敬仰之情。

对于故乡富阳,郁达夫一直是念兹在兹的。他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或在北平、上海,或在武汉、福州,唯独在富阳停留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愈是这样,他对富阳的思念之情愈是浓烈。他专门找人刻了两方印章,一方是“家在富春江上”,一方是“我是春江旧钓徒”。特别是门前那条富春江,是郁达夫心中最美的风景。他曾经对挚友楼适夷说:“看过了富春江,西湖便不足道,只有瑞士的日内瓦湖差可仿佛。”

郁达夫说:“我在浙江,还想取富春山江水为压卷。”

没想到,一川如画的富阳,成了我们浙皖之行的压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