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昌军的头像

汤昌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08
分享

好怀念打乒乓的日子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打乒乓球之后,我终于明白......》,勾起我对过去时光的不尽怀念,对韶华不再的无限怅惘。

学生时代,不会打乒乓球。正常的打乒乓,起码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合适的场地,二是要有匹配的对手。而在我的学生时代,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小学初中,没有乒乓球室,连露天的水泥球台也没有。偶尔,我们曾拿着瓦工的抹灰板当球拍,以教室房顶作球台,过一把球瘾。及至上了高中,那间乒乓球室难得开放,都被一帮“街划子”同学占领了,我们最多只有当看客的份儿。再说了,那时候不会打,也不敢现丑。四年大学,情形也差不多。就这么着,度过了不会打乒乓的学生时代。

真正耐不住手痒而走上球台,是在办公室当秘书的那段时光。当时,门厅是一个小会议室。后来,我们几个人撺哄主任,将长条桌换成了乒乓球桌。外因是市委办公室此时推出了一项赛事,每年度由一个县市区委办公室做东,轮流主办办公室系统乒乓球赛。自此,启动了我卧薪尝胆的练球岁月。

一开始,高君、张君他们几个水平稍好的,是球台霸主。我等上去,动辄吃个光头,对那些旋转球干瞪眼,一接就飞。技不如人,徒唤奈何。等他们走散,我们三两个不会打乒乓的人,始得占据球台,往往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真正的乐此不疲。记忆深处,多是冬天,我们一件件脱去外衣、棉衣、毛衣,只穿着一身内衣,真正的挥汗如雨,苦练三九。也没教练指点,也没高手陪练,就是两三个“三脚猫”在那瞎懵圈,动作不规范,姿势不优雅,效果不明显,那是意料中的事。但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数月苦练,乒乓水平确有较大长进。后来,再和高、张诸君较量时,我竟能赢下他们了。

再说那项赛事。第一年,我们只有领队是真的,三名运动员都是“外援”。第二年,一名“外援”领着高、张二位参赛。第三年,我有小小的话语权了,本着“不能买炮仗给别人放”的指导思想,所领的三名队员全是货真价实,有谁知真的周君反倒被质疑是假的,因为和上年同名不同人,“假作真时真亦假”。最后一年,我们是东道主,差一点就拿到了冠军。我作为三号选手出战,结果功亏一篑,屈居亚军,遗憾谢幕。

最难忘,备赛的那些日子里,我和周、朱、王几个人一起练球,大汗淋漓之后,再去小饭店里坐定,先白后啤,开怀畅饮,不亦乐乎。

俱往矣!

不过,正如那篇文章所说:“当我打乒乓球之后,终于知道,原来汗水是快乐的源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