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昌军的头像

汤昌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4
分享

留言簿

我有一本早已泛黄的留言簿,它犹如一小舟,承载着师友们发自肺腑的真挚留言,漂游在岁月的长河里。每次摩挲翻阅,都会感到情感在这里相通,灵魂在这里共鸣,它成了我独有的精神财富,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我的留言簿,其实是一本极其平常的塑料皮笔记本。那是1982年底,我们在泰州第四中学实习,结束时师生们赠送了这本笔记本。扉页上是原班主任柏永荣老师俊逸的笔迹:“朝夕弦歌勤化育,蒙茸小草亦知香。”当时的实习带队老师顾黄初教授、田汉云教授联袂寄语:“愿你的笔能如嘴一般的严谨,愿你的嘴能有笔一般的流利,这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两件武器,任何缺损,都会使工作与愿望背离。”多少年来,始终觉得这是最温馨可人的临别赠言和最深得我心的熨帖寄语。

半年后,我们毕业了,1983年7月2日下午,在图书馆大楼前的简易平房教室里,邀请了十几位任课老师,与我们相聚一堂,作临别前的茶叙。我本内向木讷,各方面又都不出众,自忖在座的老师大多不认识我,所以只请了三四位相对熟悉一点的老师提笔赐教。大一时,我曾任写作课代表,与教授写作的吴周文老师接触最多,便第一个走到他面前,恭敬地递上笔记本。吴老师拿起笔,流利地写道:“生活是一首诗,教师的生活更是一首动人的诗。”接着,我走到顾黄初老师面前,恳请他再赐教诲。顾老师见是我,笑着颔首,提笔写道:“您有才华,有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功。”我们读的是师范学院,培养目标是中学教师。透过留言,两位蔼然可亲的老师,钟情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在分别前的那些天里,同学之间忙着互相留言,表达不舍之情和祝福之愿。我也一样,捧着这本留言簿在各个寝室之间来回梭行。相比之下,同学之间的留言更加率真,洋溢着青春的干云豪气。诗友祁智的留言就是一首诗:“在自己的城市里/请用最美好的/建造金碧辉煌的宫殿//哪一个露湿的早晨/或者是紫色的黄昏/我们互相发出邀请”。同寝室的吉兄素言中饱含激励的深情:“以后我想多看到你的作品。临行无别的话说,只有这一点小小的要求,要满足我。”

忘不了,我们几个有文学爱好的同学曾一起创办“岧峣”文学社、“蹊径”壁报。分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扬州的郭君喟然:“岧峣”社散了,可我们的小路并没断,我们的“蹊径”必将成为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盱眙的斌哥怅然:临别之际,不能言语,四年同窗,情意非浅。我们曾一起谈诗论文,岧峣蹊径,挥斥方遒。同是扬州的陆兄欣然:我们曾在“百草园”里一起耕耘,也曾在夏夜一起扑捉闪闪“萤火”……

岁月奄忽,转眼已过去四十余年。这些年,每当同学相聚,我都不忘带上这本留言簿,让大家看看当年的笔迹、心迹,这些青春年代留下的痕迹。上个月,在启东徐荣伟的新绿园和几位同学相聚,我给首任班长周来宏看他当年的诙谐留言:“还记得,有同学住院,我俩去护理,你买了一斤动物饼干,我也沾了半斤光。”一阵哈哈大笑之后,他又题道:“四十一年一别,今又相见,衷心喜悦。祝未来的日子平安喜乐!”不久前,广东的生态诗人华海来盐城采风,捧给他看自己当年清秀的笔迹:“你我的心曾在/同一节拍上跳动,相撞/一曲高亢的歌/旋转,永远旋转/激流,阳光”。四十一年后再见,他送我一幅用“于体”写就高适诗句的扇面,然后颇有兴致地又在留言簿上写道:“一座海凝缩为一粒盐的咸。而一生的念想凝结为一句诗,在平淡中回味。”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翻阅留言簿,看到已逝故人王晖、陈裕英等同学当年的留言,不免令人唏嘘不已。在人生的这趟单程列车上,不知在哪一站,就会有同行的伙伴悄悄地下车了……

陵谷变迁,青春逝去,唯有记忆中的美好永存。一本留言簿在手,时常翻出来看看,回想那些美好时光,不用照镜子,我也知道此刻的自己嘴角正忍不住上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