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兰田的头像

高兰田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08/14
分享

人生路连载

9章、旧宅族事

高青华家住的这个早年间的独门小四合院,原来只有高青华的大爷一家居住。高青华的大爷早年虽然也曾在沈阳铸造业一个亲戚开的铸造厂干过几年学徒。自从结婚娶了媳妇,他就产生了一种不愿长期撇家舍业的往外跑了的想法。后来恰好高青华的祖父摔断了腿,不久就去世了。高青华的爷爷去世的早,家中的土地也需要人料理,所以高青华的大爷也就顺理成章的辞职留在了家里。后来还当了生产小队的副队长。只是他这一辞职,却也为自己后来患上糖尿病,没有公职便没有了公费医疗,因无钱治病埋下了祸根,在一九六四年因患糖尿病并发症,便英年早逝离开了人间。

高青华的叔叔在抗战时期原是县大队的战士;一九四五年随着日本人丢掉了交河县城,收缩到泊头之机。八路军趁机扩大根据地和主力部队,高青华的三叔也随着地方部队扩大升级成野战部队。之后他又成了排长,跟随部队解放太原后,还被部队保送进了第六高级步校深造学习。

可是因为爆发了朝鲜战争的原因,为了稳固国内局势他们这批军校学生没等到毕业,就被提前分配到了太原市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部门。高青华的三叔被分配到了太原市,某地方机关当了正宗国家二十一级保卫干事。

可是一九五九年却又作为第一批下放的干部,他便带着全家回到了老家。等到高青华一家也下放回到老家,这座四合小院可就显得太拥挤了!

老兄弟三人的住房也就按照回家的顺序分住了:高青华的大爷一家原来住正房北房西屋;高青华的三叔一家住正房北房东屋,北房中间那间是两家公用,东厢房两间两家公用;西厢房两间就由高青华家居住,还有一间南房属于高青华家的的杂物间;院内的女眷厕所属于公用。

在交河农村还有个挺特别、不成文的、属于约定俗成的惯例:历来家中的厕所仅供女人使用;家家户户男人的厕所,都设在院外的大街上,同时家家户户的猪圈,也都和大街上的厕所互相连在一起。所以在交河县农村里,无论到哪个村大街上,随处都可找到数目可观、但都是一个单独茅坑的厕所,而且不用写字谁都知道那肯定都是男厕所。

本来老兄弟三人同住在这个不太大的小四合院里,就显得有些拥挤。毕竟农村不比城市,除了住人还有各家存放的柴草和鸡鸭猪羊就显得很狭窄了。

到了一九六三年夏秋之交,那场特大洪水又淹没了老宅子。好在西北关的的地势略高一些,洪水仅是快速流过,没有长久侵泡,所以这个四合小院的房子并没有全部倒塌。那场特大洪水过后,高青华家这个四合院的房子倒塌了一半,各家能修修补补又凑合着继续住了多年。

就在这所狭小的、修修补补的旧宅子里,大爷家有四个孩子,前三个都是女孩;高青华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三叔家前两个女孩,后面却又连续三个男孩。在叔伯兄弟姐妹中,男、女共十二个人中。高青华除了有亲生妹妹、弟弟各一人之外;只有大爷家有两个是高青华的堂姐;另外大爷和三叔家还有三个堂妹,其中三叔家的大妹妹是在太原生人,是三叔和三婶从太原下放带回老家的;四个堂弟都出生较晚。所以,在自己家族中高青华属于除去两个堂姐,三个堂妹,一个亲妹妹之外;在六个叔伯兄弟中他属于老大,除了有一个亲弟弟,他还有四个叔伯弟弟。

在这些兄弟姐妹中,除了两个堂姐已经不读书了,其他的弟弟、妹妹中,有些到了上学年龄的,却正赶上运动开始后不能再到城里小学读书,只能到邻村远北关村办小学读书。

 

在西北关的整个村子里,高青华的家族是个大家族。据家普记载,其祖上老宅原来是住在交河城南十多华里,清凉江北岸的一个大庄园的富商家族。

那时清凉江的流水丰沛,清凉江面上时常有商船途径此处。

后来不知怎么的高家老宅就被远方一伙土匪盯上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土匪倾巢出动,血洗了高家老宅。

幸好高家老祖早有预防,家中养有家兵和武师,在肉搏中杀死大部分劫匪,少数土匪逃走,自然高家人丁也死伤过半。为防逃走劫匪招来大批土匪报复。老祖在受伤临终之时,召集三个儿子安排后事:首先让家人拿出部分金帛财物安抚伤残之人;继而用部分财物遣散家丁、仆人,并让众人临行尽量带走家园中物品。

老祖临闭眼时,嘱咐兄弟三人:为防劫匪报复,要三兄弟根据各自情况分头逃难。三兄弟埋葬了老祖后,一把大火焚烧尽旧日庄园之后,携带剩余金帛财物各奔东西。

直到事过多年各方安顿之后,才逐渐取得联系。

三房老兄弟中有一个直奔南方进入山东聊城境内,但后来失去联络下落不明;另一个逃到交河县以北的河北献县境内,据称自立了一个高家庄;还有一个因在交河城内原有商铺,于是便就近在北城门外,就在远北关的西邻,买地建房很快就建起了一个新村落,从此也就有了西北关。

西北关的这个分支中人丁非常兴旺,多年下来逐渐繁衍生息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此后才又逐渐有其他几个姓氏迁入西北关居住。

到了高青华曾祖父这一代,曾祖有兄弟四人;下面一代又繁育了十个孙辈。而曾祖这十个孙辈,也就是高青华的父亲这一辈人,按辈分属于福禄的禄字辈了,再往下也就到了高青华自己这一辈的青字辈,属于人丁最多的一代,不算女孩子仅男丁就达到了二十人,人称高家二十子,当然二十人中有一部分人分散在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济南、潍坊和青岛等地工作。除此之外高姓家族还有不少近支旁系多名男丁。

 

本来凭着高青华三叔高禄祥的资历,刚下放回来公社自然就直接安排他当了西北关村的大队书记。

虽说他既是抗战时期的老八路排长转业干部,也是下放的国家正宗二十一级保卫干部,可是农村干部那可和当国家干部完全是两回事!别看他在部队当排长和国家干部都干得不错,可是让他当了大队书记不到一年,却深感对于当农村干部力不从心。于是就主动辞职,公社只好从邻村调来了支书,让高禄祥降了一级,当了二把手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要说高青华的三叔,在村支书的岗位上无法工作下去的原因,却是因为村里土改的时候,遗留下的一个家庭成份的后患造成的!阶级成份在解放后多年里,曾经像一个魔咒,曾经捆绑、束缚过许许多多的中国老百姓。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先是落实政策,为许多多年被戴上地主、富农帽子,被列为四类分子的普通百姓,改成中农成份;不久又在全国彻底取消了阶级成份。此事后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