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兰田的头像

高兰田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6/02
分享

人生路连载

序言

河北多县自从1963年夏秋之交,为保天津和津浦铁路被岳城水库大水淹没之后,便开始响应领袖“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题词,开始了每年春、秋两季动用数十万民工,进行大规模治理海河黑龙港流域的巨大工程。然而由于北方天然的缺雨少水却始终制约着河北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靠天吃饭状态下,每逢天旱仅靠简单的人工挑水抗旱,更成了一种常态。在当年中小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口号下,中小学生停课参加抗旱大军,成为了一种屡见不鲜的行动!

十九章、校宣传队(10)

高青华家里的半间房是原来西房靠正房那间,一九六三年发大水时倒了半间,大水消退后,的高青华的大爷干脆就把自己住的一间,再加上中间那间正房的半间房和三叔家的一间半房从中间一分为二分开了;因此大爷家干脆就直接往南占用了高青华家原来两间房北边的半间房的地方,当了自己家的小独院。因此三家住房也就均衡的形成了三家各自一间半住房;和各自的一个独立的小院;另外还每家自己临时搭建了一个柴草棚子的格局。大爷家和三叔家,就各自占用了原来两间东厢房的各一间的地方,盖了间柴草棚子放杂物。

仅是共同走原来的一个大门的位置,尽管没有了大门仅是一个用木根捆扎而成的柴扉而柴火门而已。

高青华家也就只好朝南开门,在南面也形成了自己家的一个独立的小院子,高青华家的柴草棚子就在自己家南门前面。和高青年华家柴草棚子一墙之隔,在前面就是西北关村的大队部和两个生产队的各自两间仓库。

高青华家从南面进门的一间房,和里面的半间小房子都靠东面留了一个窗户;外间房有一个大土炕,里面半间也留了一个小土炕。母亲和弟弟、妹妹睡大炕;大间靠西墙还有一个卧式三节的厚木板做的大柜和一个立式大衣橱,这两件旧家具还是母亲当年的嫁妆。

高青华每天回到家练习乐器只能在自己家门外,柴草棚子的遮挡的阴凉处联系。大房间和里面的半间房之间留了道门,可并没按门,仅是挂了个门帘。高青华自己住里面半小间内,里面半间还盘了一个八印大锅灶台,所以高青华等于是睡在厨房里的半截小土炕上。每天做饭烧火的火都通过这个过灶通过小炕在进入烟道,所以这位个小土炕冬天确实暖和。可是每年到了麦收以后,高青华就只好并经常更换住处到邻居家借宿了。

高青华睡梦中突然被身下一股热流惊醒了!他睁眼一看原来母亲正在烧火做早饭。母亲一见青华被生火做饭烧热了里屋小炕热醒了,不仅歉疚的说:"娘知道你昨晚和你三叔挖土井累坏了。本想让你多睡会,可你弟弟周六上午还要上课,你妹妹学校今天也要去学农抗旱,又不能不早点给他们做早饭。你看你这么大了,连个正经睡觉的房间都没有,什么时候咱家能盖上新房子就好了。眼看天就热了,这小炕眼前又无法睡觉了。又该给你找睡觉的地方了。要不你再和你同学冉波说说,今年再去他家住一热天。反正他自己住一间。”

冉波家在西北关村西头住,西北关村小,两家离的不太远。尤其是高青华和冉波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两人是性格秉性投缘的好朋友,两人上学下学常一路同行。只是后来高青华参加了宣传队的活动,两人放学就走不到一起了。不过有时冉波没事的候,还会到排节目的地方一边看学校宣传队排练节目,一边一等着和高青华同行回家。前几年热天高青华就是到冉波家借宿的。

听了母亲的话,高青华说:"前几天我就和冉波说过,他说我随时可以搬过去住。″

高青华一看阳光己经透过窗户晒进室内的位置,便根据经验估计出了目前的时间已经不早了!他担心同学们来了会耽误事,所以一面急忙穿衣起床下地洗漱;又仓促吃了饭;他才顾上把蒙好的京胡上捆绑的绿色解放鞋的鞋带解开,又小心翼翼的除掉那些削尖了一头、当楔子用的火柴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弹琴筒上蒙好的蟒皮,蟒皮发出了一种小鼓的声音;他急不可待的安装好京胡的琴弦、千斤、琴马和弓子,便急不于待的调好琴弦,先随便拉了几个乐句试了试音色,他对换蟒皮后重新蒙的这把京胡,初步感觉很不错!于是便开始拉起了校宣传队排练多时的《沙家浜》军民渔水情一场中,指导员郭建光的那段著众名大段唱腔: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的主旋律。

就在高青华拉琴的时候,朱灵芝和朱灵云等六个男女同学也己经早早的就来到了西北关的村南。虽然说朱灵芝春节后、开学前曾为返校排练的事来找过一次高青华,但那时毕竟是冬季,路上没有任何遮挡;而现在这季节不仅树木旺盛,各家各户院子里栽种的类似于石榴之类的花果树木,正是枝繁叶茂的季节。而且大片春地里春耕季节耕种的春玉米、春高梁等春种作物也己经长到一人高了。

这些春耕作物,是一些农民担心秋收粮食太少不够吃,而小麦产量太低才特意在秋季种小麦时,预留出来的少量耕地不种小麦,特意等到春节后出了九九不久就提前播种玉米或高梁。如此到初秋就可以提前收获玉米或高梁;然后还可以再种一季晚秋收获的大菜或红萝卜或白萝卜之类的作物,等到秋末或冬初时再收获。

朱灵芝被树木和庄稼遮挡的,已经很难认清记忆中高青华家的位置了。朱灵云见远处有人走路正要跑过去问路,朱灵芝忽然听传来一阵悠扬的京胡声,忙对朱灵云喊道:″灵云,不用去问路了,这京胡肯定就是高青华拉的。我们只要顺着琴声找,肯定能就找到顺利找到他家。听声音这里应该己经距离他家不远了。趁着还有琴声我们快走,不然他若不拉琴了,我们还要去找人问路。这个时间看村里很少人走动,我估计大家一大早肯定都去地里抗旱去了,想找个人问路都不好找。"

高青华越拉越感觉这把京胡拉着顺手。毕竟军民鱼水情这场戏经过在校宣传队反复排练,曲谱和唱词高青华早都背熟了。至于拉琴更因天天琴不离手,再加上毕竟少年拉琴手指和手腕异常灵活,所以拉着拉着高青华竟然产生了一种拉琴上瘾的奇特感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当作者写到主人公高青华少年时拉京胡,手指手腕极其灵活一个段落时,不由自主的勾起了作者自己相似的经历,感触颇深!想到自己在半个世纪前就拉的很熟悉的一些现代京剧选段,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却又萌动了想重新登台参加演出的愿望。可是当机会真的来了,高蜜市文化部门准备在市区举行十几场消夏文艺晚会,己开始向社会征集节目时,作者自认虽然从九十年代从事营销,经常出差几手没动作乐器。但熟悉的旋律都烂熟于胸。因此便报名参加京胡独奏节目了。然而当作者在家里试着拉起京胡时,却感到了力不从心!旋律虽熟,但手指手、腕却太不给力了!对于自己能否重新奏响半世纪前的旋律感到心里无底。

高兰田   2019-06-03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