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是大年初九,也是老妈“五七”后的第一天。
按习俗姐姐妹妹开始收拾屋子,她俩在老妈床的最底层,发现了铺着的大红炕被,上面宝塔山、大礼堂、老窑洞、宝书火炬和公共汽车的图案非常醒目。这图案我们也非常熟悉,那是小时候我们盖过的被子。
从林西到老家,又从老家到林西,特别经历了文革运动和大地震的劫难,当再到市里的时候,这条老被多了不少补丁,已经变成了“炕被”。睹物思人,真情难忘,老被一下把我裹进了过去的岁月。
被子是日常重要的生活用品,很受人们重视,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家庭日子的优劣。特别成家的时候,不论男女都要看看新被褥,讲究双铺双盖,或者更多一些,还要在当天展示展示。
老妈说她和老爸却没这种经历。因为家里贫困,吃了上顿没下顿朝不保夕,哪儿还讲铺盖。奶奶得霍乱走后,老爸哥儿仨分家时,大妈们给了他一条被子,那是奶奶盖的。瞅着老被老爸大哭一场,被子却没舍得扔,他背到了赵各庄下了煤窑,开始了自己养家糊口的日子。
当年从赵各庄搬到林西,全家5口人靠老爸的工资生活,后来又有了我和妹妹,日子过得很紧巴。每个月老妈用摆火柴棍儿的方式,把老爸的工资安排开,省吃俭用地支撑着日子。有时家里需要添大件儿,办大事儿了,老妈跟娘儿几个起个会,折兑点儿钱把事儿办了。“打会”是百姓生活中凑钱互助的办法,在困难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双被子如果是“里表棉三新”,那得好好筹划一阵子,全家人必须紧紧腰带。经多年的努力,老妈添了几双新被。这个被面儿就是那时候扯的,姐姐说至少有65年以上的历史了。
老妈对红色情有独钟,因为红色喜庆,寓示着家业两旺红红火火。所以,家里的被面大都是红色,除了花鸟和吉祥图案,就是有纪念意义的风景。晚上焐被,早起叠被,睁眼闭眼间,一片红彤彤的世界,那图案深深刻在了记忆中。夏天拆了,秋天做了,在往往复复中,老妈把一年四季的希冀都缝进了被子,驱走了生命里的寒冷,留住了生活中的温暖。
做被,在针线活儿中是个“大工程”。浆洗絮棉缝引翻个儿,挺见功夫,这也成了检验新媳妇做营绳的标准。在农村老妈不仅给家里做被子,还给乡邻们帮忙。如果有娶媳妇嫁闺女的,老妈便是做被子的首选,常常做了这家到那家,身上总有棉絮相随,但也会让我们有糖吃。
记得有两年,老妈做的被子最多。当落实政策后,老爸回矿上班,姐姐、大哥分配工作,我考上重点高中,几个人都要住宿,全家7口人分别住在6处。老妈给我们做了新被褥,温暖不仅使我们感到了幸福,更有了力量!
从小学到初中,每年的冬天,我为同学们生炉子,这事儿一干就是7年。起早总怕出被窝,老妈把棉袄放在炕头的褥子下,早早儿给我焐热了。当我生病了,老妈替我去生炉子。这就如被面上的火炬,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种,对公益事儿总有热情。
几年前我到了延安,把老被上的图案变成了现实。那是老爸给我讲过的场景,是盖在我身上的风光,是每天可以触及的历史。当站在延河边,遥望宝塔山,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不知不觉中,我跪了下去。逝者如斯夫,思念不尽矣!
抚摸着老被,思绪涌动。从出生时的襁褓和孩童时期的小被,再到上学和工作后的大被,老妈缝了多少针,用了多少线,絮了多少棉、熬了多少夜,做了多少被,已不计其数,这一切都化作了母爱。被子盖在身上,暖在心里。
现在,生活中薄的厚的蚕丝的,锦的缎的羽绒的;大的小的双人的,红的绿的花样的……被子的品种花式面料做工丰富多彩。因为一被总比一被好,所以,一代更比一代强。
姐姐和妹妹说着老妈盖过的被子,心里有了许多慰籍。她俩把老被撤下,换上老妈盖过的被子,再铺上新床单。见此,我趴在床上,脸贴着床单,摸着老妈躺过的地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几十天憋在心里思念一下渲泄出来,觉得老妈一辈子的省吃俭用,啥都没享受到,我很愧疚。姐姐妹妹劝我,小苗苗怯怯生生看着我,她不知是啥事儿让我这么难过。
许久,我才缓过来劲儿来。姐姐和妹妹撤下老妈被子,又铺上老被。当晚,我盖上老妈的被,就如同在老妈的怀抱里。这时的床头老被,就是人生中的“铺天盖地”,是老辈人用爱和奋斗打下的基础,铺就的道路;是老辈人留下的家风和精神财富,佑护家门后人事业兴旺,幸福安康。
看着老妈的大照片,躺在老妈的床上,回味老辈人的老被事,心里踏实,脊梁不弯,睡得香甜,积攒底气!
生活一被子,人生一辈子!
读懂一被子,感悟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