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6周年。
我再次忆起当年在汶川救灾的18天。特别是那双绿胶鞋,跟我行走在灾后的那片土地上,绿胶鞋有不尽的情思。
这双鞋挺普通,材质、样式、色彩上都没什么特别,是生活中最大众化的日常用品。尽管我只穿了一回,总共才十几天,磨平了鞋底,扎破鞋尖,但它却让我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写下了人生中极不普通的“履历”。
因为这双绿㬵鞋是我在汶川大地震救灾时的“足伴侣”,是我行走在灾区的见证物,也是我真情实感的“刻录器”。所以,它也是家里珍藏的“重要文物”。
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于14日就赶到了北川。之后的18天里,我奔走在抗震救灾现场,拍照采访组织救灾,向后方传递信息。因我是奥运火炬手,被媒体称为“到抗震救灾一线传递生命的火炬”。我拍摄了“100个家庭”“100个母亲”“100个儿童”。成为《感天动地》一书的4个主要人物之一。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该书连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三个国家大奖。《中华新闻报》以《心随爱行》为题,用整版报道了我的事迹,受到省、市的表彰,评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新闻摄影工作者”,是全省唯一“双荣誉记者”。
那时,这双绿胶鞋一直伴随我。
2016年4月,为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我策划唐山抗震纪念馆的展陈改造并写出方案。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再次来到北川,看了地震遗迹和纪念馆,新建的居民区,泪眼中挺感动。
从北川回来,我找出了这双绿胶鞋穿上,仔细看着又走了好久,心里一下没了平静,也牵出了不少往事。
说起绿胶鞋人们并不陌生,它大名叫“解放鞋”。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橡胶工业起步,生产出帆布胶底的绿胶鞋,部队从穿布鞋改为穿绿胶鞋,所以叫“解放鞋”,也是部队的主力鞋。这种鞋不仅在部队深受喜爱,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城市的生产劳动、农村的种地打粮和日常生活中,既实用又美观,是不可或缺的好商品。
在农村的老老少少,多少辈子都是穿自己做的布鞋。印象中有方口的、尖口的、圆口的,偏带的、松紧的、五眼儿的,拉锁的、鞋划的、纳帮儿的、扎帮儿的,还有棉的、夹的、大脚小脚和不同底儿的。那时候家家都有鞋样子、鞋楦子、针锥子,每到农闲的时候,老娘儿几个就开始忙活了。如果能有一双解放鞋,下地出工干活儿都觉得挺有面儿,串门儿聊天也是件挺风光的事儿。
平时羡慕别人,心里也老想着有一双解放鞋。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可那鞋不是家里买的,是东院儿四爷给的。因为一年四季里,他们的针线活儿都是母亲包着,过年了给我买双鞋,算是邻里间的传换,这是我的第一双解放鞋。刚一开春儿,穿着它我去河套里的学农基地劳动,踩在带冰碴的烂泥中,解放鞋就有了优势。在公社的春运会上,我穿着它跑200米,小组里排第六,这组一共6个人比赛。回来后直蛮怨鞋不好,如果穿的是蓝的或白的网球鞋,我一定会跑出好名次。可网球鞋不如解放鞋结实耐穿,家里得算算经济账。
秋天收完了庄稼,我背着芭勒筐去庄西的台田里拾柴火,突然发现了水洼里有小鱼儿,这可高兴坏了,马上脱了解放鞋挽起裤脚捉鱼。但没有盛鱼的家伙,怎么抓怎么逮,瞅着活蹦乱跳的小鱼儿一时没了辙。最后急中生智,把小褂子铺在柴草上,用两只鞋当工具,把鱼运到岸上,就这样干成了人生第一次捕鱼的大事儿。我兴冲冲回家献鱼,母亲看了觉得这办法挺独特。说完拿了小米筛和大盆就去了井边收拾,雪白的小鱼儿为家里换了秋天的口味儿。
有一回生产队分红了,家里还见到钱了,母亲就安排着给父亲、姐姐和大哥二哥添件衣裳,家里人推来让去的都不争不抢,没办法母亲只好买了解放鞋,但得排着来,一起买承受不了。后来时兴穿黑胶高帮儿的解放鞋,大家都找各种门路去淘换,下乡知青给姐姐买来一双,一时全家人都挺开心。可父亲却说:“不论穿啥鞋,鞋总是在自个儿的脚上,大小合适舒服与否,只有自己知道。不管鞋咋儿样,道儿总是自己走!”
在乡下解放鞋有长处,但也有缺点。它的透气性、透湿性差,不仅容易滋生细菌,也有难闻的臭味。当有了尼龙袜子,解放鞋的“芬芳”就“解放”不了鼻子啦。所以,母亲和姐姐就常常端着盆去坑边“洗刷刷”。母亲总是嘱咐家人在外边儿多注意,千万别随意“解放”脚,注意不能讨人嫌。
现在说鞋,可以称得上是市场“解放”了,不同品牌不同价格,不同产地各式各样的琳琅满目。记得为了传递火炬,我特意买了一双名牌高档运动鞋,只穿了一次就收了起来。它跟这双解放鞋比起来,虽然很漂亮很贵重,但我更珍惜“解放”,它对我更有深意。仿佛时时告诫自己:要永远不能忘记来路!要记住穿新鞋走老路的含义!要懂得脚正不怕鞋歪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