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疫情汹汹,春天仍然如约而至。栅栏挡不住春风绿杨柳,口罩封不往满园的海棠花香。
显然,这是一场比2020年的疫情来势汹涌得多的疫情,每天数千阳性检测者的增长速度,令我们每一个人都似乎随时有被病毒侵身的可能,上海这座城市,第一次被魔怔了。
相当一部分小区从最初的2天、7天封闭,已经顺延到了十天半个月,人们从最初居家办公的窃喜演变到对日常生活物资的求索。从以往的动态清零到当下的静态清零,疫情防控的升级,让整个城市真正按下了暂停键。
昔日人潮如涌、热闹非凡的上海刹时归于寂静,这个高贵的城市终于卑微地低下了头。
然而,黄浦江奔流不止,春天的花儿照开不误,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过下去,人们惟有坚强团结,于困顿中倔强,在砥砺中奋进。
二
人世间总有那么多岁月沧桑,人生总是悲欣交集。有人说,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恰是畅享天伦之乐时。
封闭的日子里,其实也可以是一场生命的内省与思考。于不断延续的封闭中,我似乎更理解李叔同对人生悲欣交集的感慨,多少感觉到了些古代高僧为得道而面壁十年的清苦,也有些明白了神话中追日的夸父为什么会累得趴下……
一个人总得有歇下来的时刻,任何时候灵魂的修为都必须与前行的脚步协调,惟有如此,路才能走得远走得稳,正所谓行稳致远。
城市亦然,即便如上海这座老牌的国际大都市,体量大格局大责任重,但一味大负荷地承载使命,日复一日地承担消化大量入境人员防疫的沉重任务,终究也有百密一疏的某刻,而这种疏忽的代价却是不能小窥的一次城殇式的停摆。
是故,我衷心祈愿每个生命都岁月静好,衷心祈祷每一座城市都安宁详和。
三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我居住的小区有800户人家,2600人被封闭。这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小区。小区的业主们属于中产一族,普遍关心时事,热心公益,富于爱心,素质不低。小区内环境优雅,绿树葱笼,清溪环绕,四季都氤氲着花香。阳光明媚的日子,总有人漫步在花径或池畔,总有孩子们的欢笑声在不时地飘荡。
三月,春花烂漫时,疫情也汹汹而来。一时间,大口罩把彼此的笑脸遮掩了,也把孩子们的欢声压抑了。好在生活一切如旧,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团结互助的环境,因为我们身边总是不乏古道热肠的服务者、志愿者的。印象中,个子不高,但勤勉有加的居委会杨书记总是身先士卒,服务一线总能看见她奔波的身影;物业一众亦是坚持职守,无畏无惧一一保安们把守着各道门关,保洁员工仍在日日清运垃圾,水电师傅仍在逐家上门维护……
危难之中见人心,大爱无疆显真情。人性永远是慈善的。小区是一个大家庭。业主们为之感恩!如同2020年那一回,有热心人又一次呐喊,三百多业主再一次呼应,不过一日,慷慨捐款12万4千余,第三天便发送到了每个保安、保洁、工程人员手中。一时间,业主筹善款慰问事成为网络中一则美谈,又仿佛是阴霾里闪现的一道曙光,把这个小区的天空照耀得分外明亮,也给这座城市抹上了一缕美丽的晖霭。
无疑,一个小区其实是一座城市的缩影。小区人的生活情形,便是城市的现实行状。
终于,连续性的延长封闭,各家各户的物资储备渐显紧张,即便是如我们这般日常储备丰富的人家也开始有了危机感。当各家各户熟识的菜场卖菜哥们也被封闭,当零散的自由的个体的购物渠道一一没有了,居委会两次及时组织来了政府的廉价菜。之余,小区热心的志愿者们更是智慧与爱心迸发,组建了一个个团购平台,于是,肉类、蔬菜、水果、鸡蛋、矿泉水、油米酱醋……一件件刚需生活物资陆陆续续补充到了各家各户的厨房与餐桌。
尽管,说不上如何丰饶,但足以解当下之困了。试想,这在蔬菜亦被戏称为“爱玛仕青菜”的情形下,家家户户尚能保证顿顿有肉蔬,这是何等奢侈的美好情景呵。
四
作家的职责是思想与写作。
最近,看到好多层面都在为抗疫活动组稿,汇集文人力量,涌现了一些反映抗疫的散文、诗歌、摄影作品。诚然,其中有些作品有血有肉,接地气,有人间烟火味;有些作品则明显无病呻吟,有作秀之嫌,应景之作。
这不能不是文学的一种悲哀,为写作而文字,为征文而创作。缺乏对疫情下生活的人与事切实感触或体验,没有身临其境的灵魂拷问,如何写出令人产生共鸣,或者说能令人读下去的文字。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先生,从北京出差到上海,因疫情原因而“滞留”十余日,3月27日,他在浦东宾馆中写下了《高傲的城市已在卑微中坚挺着》。读他的文章便很有感觉,他的文字有温度,有信心,有同情心,有慈悲心,被坊间广为传播,被认为是一个“局外人”身处疫情中心的哲人哲思。
我以为,真正的好文章就应该如此,以悲天悯人的文字感染人教化人。真正的好作家亦应当如此,有家国情怀,任何情境下流淌的文字都饱含力量,掷地有声,释放光明,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