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荣瑜的头像

郭荣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28
分享

难忘中秋上海行

    文一(青海)

  说是"难忘中秋上海行",其实就是在中秋之时,我和玉兰、彩云、徐兰、张敏、学裕同学,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2017年9月20日,我和6位同学搭乘东方航空公司的航班,于下午5点从西宁起飞前往上海。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望多年未见的恩师一一陆庆钟先生。

  飞机起飞,不一会上升至万米高空,头顶是透明的蓝,脚下是茫茫云海。目睹此景,我心驰神往,一晃六个春秋,远在千里之外的陆先生和师母,您二老还好吗?

  晚8点30分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一下机张敏同学就联系接站的人,过了20几分钟接我们的车终于到了,上了车,出了站,车行驶在开往上海青浦新区的路上。

  晚上,我们下塌在青浦区。由于时间关系,看望恩师只好是第二天了。

  9月21日,清脆的鸟鸣声迎来了青浦的晨曦。第一次来青浦,一切皆感新鲜,我和学裕6点起床,透过玻璃窗望去,这里没有过多的高层建筑,郁郁葱葱的树木排列在街道两旁,依道而建的花坛草坪,红绿相间,这个历史悠久,河江交错,湖荡群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的小城,不时焕发江南的秀丽风韵   漳滨新村一个不算太大的住宅小区就座落在古城青浦,我的恩师陆先生就住在那里。就要和恩师相见了,同学们洋溢着满满地激动,平日思念此时已化作健步如飞。

  高原山林的枫叶正红,江南水乡青浦的秋雨缠绵,岁月让我们铭记了先生的情义,缘份使我们邂逅于水乡的里弄深巷,我们沐浴在高大绿柳树缝隙中洒下的晨光里,久违了的重逢,扶起先生的臂膀,握住师母的手,一股暖流充盈全身,先生的眼中浸润珠花,我们的双目满含热泪。六个春秋过去,我们师生相见了……激动、热烈、温暖,还有隐约的痛楚……这一切全由黄浦江的湍急铭记,这一切让古国吴越的宫墙见证。

   先生的家,一间五十多平米的房间,简单朴素的陈设,卧室的床铺上叠摞起的书刊,小阳台上竞相绽放的海棠和三角梅,还有已经褪色的小方凳,这一书、一花、一物,无不体现先生的志趣、爱好和品格。鲁迅一件绵裤穿了十几年,而我们的先生这小方凳从青海用到上海,从教几十年,退休几十年,这小方凳记录了先生的人生,也仰慕了先生节俭朴素的品格。中午的时光里,弥漫着家的味道,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先生的亲切,师母的热忱,时时让我们感动。师母精心做了一桌拿手菜,饭菜上桌了,有肉有魚,有菜有汤,真可谓是一桌满汉全席。先生、师母和同学们边吃边聊天,说着当年的青海故事,笑在今日的漳滨新园。

  午餐后,先生和我们一起信步于小外滩,午后的天空飘来毛毛细雨,可我们全然不顾,大家纷纷和先生拍照留念,每到尽兴处,先生笑了,我们也笑了,笑声回荡在小外滩滨河公园的红花

绿树之间。

  我们又一次和先生谈到了诗经楚辞,谈到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先生风趣地说,为防止老年痴呆他还坚持背诵唐诗宋词,王杨卢骆,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八十有四高龄的老人,能一口气背诵出《长恨歌》、《蜀道难》、《滕王阁序》、

《前赤壁赋》等,超常的记忆让我们叹服,对先生油然而生敬意。下午的时光是短暂而难忘的。等我们回到先生的家,已是熠熠霓虹闪烁

五彩的光芒,古镇青浦的夜祥和而宁静。

  陆烨是先生的女儿,我的同学康建文称赞她是个大都市知性女性,既有东方婉约,又有西北豪放。她在青浦中山医院的党办工作,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行事雷厉风行又善解人意,真乃巾帼不让须眉。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陆烨妹妹,在上海的日子里,她为我们的到来跑前忙后,劳神费力,在"上海壹号"请我们品尝江南美食,带我们领略朱家角水乡古镇风光,又亲自驾车为我们送行……在上海的每一天我们都被她的热情感动着。

  上海之行,我们逗留了7天,先生希望我们去杭州等地转一转,有的同学说,如果时间宽松是否去千岛湖,斟酌再三,我们还是按照先生的的提意,去了杭州西湖和绍兴。西湖之景名扬天下,人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到杭州,我们就前往西湖。 所谓西湖,不只是一个湖,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像余秋雨说的,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胜地,它更多承载的是中国文人的灵魂。

     我们迎着秋风,泛舟西湖之上,于湖心岛见“三滩印月",路过"花港观魚“,见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想必是“曲院风荷"了。穿过时光的隧道,依稀听到白乐天吟诵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的诗句;漫步苏堤、断桥,其春晓的朦胧之美,残雪的点点印痕已无缘机遇。就西湖而言,这里

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东坡先生赋予了西子湖诗意的慧根。在他之后,西湖便

成了历代文人凭吊怀古之地,自从他筑下那一道苏堤开始,他和西湖水一样存在于天地之间……

  我们围绕穿行于西湖之畔,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潮涌川流的车队……

  西湖之美,妙不可言,有诗为证:

昔年曾见此湖图

不信人间有此湖。

今日打从湖上过,

画工还欠费工夫。

 西湖,今生有缘,来日还会重逢的。

     来到绍兴,参观鲁迅故居,体味兰亭,游东湖,一路欣赏一路情。

在鲁迅故居先参观了“鲁迅祖居",从主人居住的屋子,卧室、会客厅、书房等陈设来看,不难想象当年的周氏家族是何等气派,社会地位何等之高。

  离开祖居就到了“三味书屋”。其实听我的恩师陆先生讲,"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府颇负盛名的一所私塾,"三味书屋"匾额和柱子上的抱对"至乐无声为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均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之意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匾额和《松鹿图》行礼然后才开始上课。“三味书屋”正中有一张方桌和高背椅,便是私塾的讲台。目睹眼前陈设,我的思绪开始游离,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头戴黑缎小圆帽,脑后拖着小辫子,身着长袍的私塾先生,闭着眼晴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听得不耐烦的学生便偷偷溜出去玩的情景,我的眼睛又竭力寻觅刻在书桌右上角一寸见的"早"字……

  看罢"三味书屋",穿过几道迂回曲折的走廊,便是“百草园"。园中间是一片莱畦,周围是几棵百年古树,还有丛生野草,据说过去常有蛇出没,于是就有了

鲁迅文中美女蛇的传说。这虽说是个不起眼的菜园,可在鲁迅先生笔下,就有了童话般的故事: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捉蟋蟀,挖何首乌,毁了泥墙,将砖扔到隔壁的梁家去……鲁迅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参观完鲁迅故居,我们被鲁迅先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所震撼。鲁迅先生一生追求光明,以文学作武器与恶势力抗争,他的文章风格泼辣,似"匕首”和“投枪"让敌人胆颤心惊。他毕生为造就理想的国民而呐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结束了鲁迅故居的参观,我们又匆匆游览了兰亭,相传兰亭乃春秋时越王勾践曾植兰于此,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四周茂林修竹,绿意盎然。其中曲水流觞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

  离开兰亭,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在东湖乘乌篷船体验水乡的风情。

  要跟绍兴说再见了,远观烟雨朦胧中的这片文化厚重而又充满诗性的土地,在凝望中,我们又依稀闻到那些远去的沧桑和鼎盛。

   26日,在上海南京路城隍庙集市的一家茶馆里,我们和先生话别,陆烨妹妹为我们要了柠檬泡制的茶水,她去开会了,先生和我们聊了整个一下午的时间。见到先生我们常常有一种到家的亲切,知心的话怎么也说不完,我忽然意识到所谓家,不止是一院房屋的简单存在,而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此次上海之行之所以如此温馨难忘,是因为我们师生间相敬如宾的情谊营造了这一切。

  先生侃侃而谈,我们回顾远去的岁月,也谈到今天的中国;我们说到了青海的空旷辽阔,也谈及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高度和温度……说到这一点,还得说说先生,耄耋之年的他,还在不断学习,他每天坚持看书好几个小时,内容涉猎广泛,其中文学类较多。先生说,最近他在看有关丰子恺的一些书。在与先生的交流中,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并时时被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折服。先生说,26年前他退休后到了上海青浦安居,一

年后青浦区邀请他去写县志、镇志,一干就是六年,谈及此,先生脸上溢满了快乐和幸福感。先生说,中国迎来了难得一见的盛世,他佩服现在的党中央经天纬地的宏图大略。我想,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位资深的历史学者如此感怀当下,的确令人欣慰。

  相比之下,生活在高原西宁的我们实在是安逸的有些忘乎所以。也许我们有种种压力,但它不是来自于对头脑日渐空瘪的恐惧;也许我们还有某种自以为是的成就感,但那样的成就感如阳光下的残雪;也许我们还会有许多抱怨,而那种抱怨更多的针对别人或社会,而不是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自觉拷问;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精神是需要充实的,我们的思想是饥饿的……

  惜别的时候快到了,我们抓住最后的一点空隙,留影的留影,祝福的祝福,紧紧抓住恩师的手,耳边不时传来“明年七月我在西宁等你(先生计划明年夏天来青海度假)、我在青海等你"的话。

  先生回青浦了,他是坐着女儿的轿车走的。不知为什么,当我返回地铁车厢时,心里竟生出难言的苦楚,先生的鹤发童颜又一次在眼前浮现……


    2021,7,修改于西宁信园陋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