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荷的头像

海荷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10
分享

古稀之年的王宗仁在崂山之巅坚持手抄石刻诗句连载

     序言     

       笔者深切体会到传统文化包括文字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因此注重文字的真实性、实用性、概括性和传播性。

       本文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系列记录篇》之第一篇,珍藏了多年,2016年曾在无锡教育台的“老记见闻”中节选发布。现将全文正式发布,向坚持60多年文学创作的永远的高原战士王宗仁老师鞠躬拜寿;也祝福所有的导师们福寿绵长,再出佳品。

      更祝福祖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复兴筑牢根基,并摇旗呐喊。


第一篇《古稀之年的王宗仁在崂山之巅坚持手抄石刻诗句》


 一、我有幸拍到了一组珍贵的照片

2015年9月初,散文家丁一老师约我们投稿并一起去青岛前,我本来已改为重学书画了。但我也很喜欢旅游,在大好山水中可以增氧健身,休养生息。正犹豫间,孩子帮我买了飞机票,我就投了一篇在2014年到2015年间实录的纪念父母的稿子《花开见佛》。

从青岛回来后的9月28日,我才知道我有幸于9月21日在青岛崂山用手机随机拍摄到了一组极其珍贵的系列照片,形象地记录了年逾七旬的著名军旅散文大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宗仁老师和我们一起攀登青岛崂山时手抄石刻诗句的真实情景,再配上“海上第一名山”崂山的壮美背景,连我自己都看得入迷了。

在手机、电脑和网络盛行的年代,记录设备几乎完全电子化了,我们好多人的手写字也因长期不用而退化了。

而王宗仁老师本来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我们几位特地在他旁边拍摄的崂山石刻诗句的照片,现场风景、石刻书体和诗句内容等等,都完全可以做到丝毫不差地实时记录下来。但他仍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用他随身携带的水笔和小笔记本逐一记录他在大自然中见到的我大中华的精彩文字,还不忘给后面上来的游人让路。

王宗仁老师,已经是我国散文界的泰斗元老、闻名军内外的古稀老人了,屡获国内顶级大奖,多篇文章被采用为中小学的教材课文。可他仍是所到之处,不忘随时学习和手抄实录。“觅天洞”石刻附近的石阶又陡又滑,王老师如饥似渴的认真模样和执着精神,让在场和之后看到这组照片的人都很感动。

我的摄影水平一般,但据说百名同行者中正巧只有我一人跟随拍摄到了这些过程和情景。有三十多年新闻报道经验的乡村记者俞乃思特地找到我说,想把这些照片发给山里的孩子们看;女作家吴洛正好要去北京,也郑重地选了些我和其他人拍摄的照片放在她特制的相簿里带给王老师。

我也感慨颇多,终于按捺不住地再用文字如实地把拍摄前后的全过程记录下来。

一代文学大师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这组未经处理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原版照片,本身就是一段生动难忘的科教动画片。我想,它不仅能激励所有的孩子们,激励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也能激励更多的人们,在文学乃至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克服艰险,勇攀高峰。


二、攀上世界屋脊的小蚂蚁和崂山的中国寿

在仰口景区,王老师和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爬山时,一路上一再对着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的文友们反复叮咛:

“上山不要抬头看,只需低头看脚下的路。我看见过一只小小蚂蚁顽强地绕到了喜马拉雅山顶上。”

我问:“您真的看见了吗?”

“是的,我真的看见了呀,我还写了呀。不用爬字,要用攀字,标题就是《有一只蚂蚁攀上了世界屋脊》。”

“王老师,我猜您年轻时一定很帅哦。”

“是呀,我年轻时很帅的。”

 “王老师您这爬山的劲头是在高原那么多年锻炼出来的吧?”

 “是呀。”

难怪王老师精气神十足,连拐杖都不用,一边手脚利索地勇攀崂山,一边不厌其烦又非常风趣地和文友们一路探讨文学和人生。

我们乘缆车经过仙桃峰和寿字峰。据介绍寿字峰石壁上镌刻了我国古今近百名书法大家用不同字体书写的大大小小的寿字,有隶、篆、行、草、楷等多种字体,在偌大的岩壁上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百寿图。其中那个最大的寿字是欧阳询所书,浑厚凝重,高20米,宽16米,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誉之为天下第一寿。这里又像是寿字书法大展会,寓意“高寿、长寿、大寿、多寿”。

中国伟大的古人们首创了象形汉字,开宗明义,直到今天都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正在使用的古老又新鲜的神奇文字。

据中国考古和文字专家的研究,中国古人在约8000年前就创造了比古埃及文字还早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即甲骨文的雏形文字,更早的文字极可能是1万年前的中国陶文。

“仁者寿”,中国的历史、文字和民族就像从昆仑山流出的长江河流,更像古甲骨文的大寿字,绵延无疆。

 近几年,我越来越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与伟大,而传承传统需要老前辈们的导引,所以我非常喜欢老人。人到老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更丰富了,就更沉着平静和沉淀纯净了,也就变得愈发和蔼可亲了。就像甲骨文中的“老”字,在古代那是对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又处事机智的年长上卿和大夫们的尊称。

我孩子也喜欢“智慧老人”,所以我便自然地跟在了第二次见面的最年长的王宗仁老师身边。


三、穿越觅天洞

从缆车下来,沿石阶上山,就是崂山奇洞。洞额“觅天洞”三个字,为刘开渠先生手书。

王老师还不顾旁人的担心劝阻,执意钻进那又黑又矮又陡又窄又湿又滑的觅天洞,要直达最高的“天街”“天苑”。比王老师年轻的,有的人因为吃过苦头,再也不敢钻洞,害怕失足摔倒;还有的人真的在黑咕隆咚中不小心被曲曲弯弯前途难测的石洞壁撞晕了自己的宝贝脑袋。

       我那天正好一身轻装,就赶紧跑到前面去,快到出口时,一把拉住正踩着陡滑的石阶奋力向上的王老师的手。他微笑说,你这一把手拉得很及时。

受到王老师的鼓舞,附近的几位都相互招呼着,小心翼翼地终于走过了这个神秘的古洞。

我后来才知,2004年11月,57岁的香港游客因缺氧晕倒在觅天洞,头部受伤。真是有点后怕,我当时却无知无畏,原来心态真的很重要。

 我也很喜欢大自然中饱经沧桑的大山石和顽强攀援的老藤草,那些长长的韧劲十足的老藤多像甲骨文“老”字所描绘的智慧老人的长发和长须哦。

于是在山路的一拐角处,我建议王老师就站在那里拍照,但他径直走了过去。

原来他发现了嵌刻在更高处另一块大山石上的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的红色行书,《题崂山觅天洞》诗句:“山高无风暑自消,洞幽不雨草常湿。”

        王老师这才停下,一笔一划地手抄起来,我忙习惯性地连连按下快门。

旁边的几位文友都在同时劝说他,石壁上面的内容都已经拍下了,您抄得慢,就别再抄了。可王老师没有停下,一直陪伴他左右的也曾是军人的作家郭伟马上机灵地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

抄录完后,王老师就像个小孩子刚刚做好了作业,仰着头,开心地笑了。接着,又低头继续向上苑顶峰攀登。

 快到顶峰的山路蜿蜒崎岖,象形天石栩栩如生,真是青蛙绵羊不惧虎,步云龙龟欲探海。一线天窄通苍穹,“咫尺天涯”登仙台。现代美术理论家蔡若虹在峭壁上的石刻题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四、《天上的街市》和天苑顶峰

整理照片时才发现,王老师手抄觅天洞诗刻时,散文家梁长峨老师正累得坐在下面的石阶上,儿子正耐心地陪着他......

我是后来才知道梁老师当时的身体很虚弱,他在儿子和文友的陪护下,居然也登上了顶峰。再看这张照片,正和王老师站在一起的工程兵出生的梁老师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身姿挺拔,让人敬佩不已。再回想梁老师在为大家作“用一根针去挖一口井”的文学讲座时,声音洪亮,铿将有力,完全不像个病人,相信这次的青岛崂山行给他增氧加力不少。

       我也在大家和美景的感染下,精神头更足了。

天地已无限宽广。阳光普照,头顶着浩瀚无垠的蓝天白云,周围是一块块突兀的青白色大小岩石,交织着墨绿色的植被,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山下月牙形的大海湾一直向前延伸,和远处的天空连成了一体,这里正是崂山仰口景区的“海湾沙滩”。

您见过崂山顶上直指云霄的天街大山石了么?还有上面同样描着中国红的隶书诗刻,《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一九九〇年四月刻”。

 仰望着这座高耸在云端的隽永诗刻,第一眼吸引我们的是它和周围的大自然环境完全合为一体的章法书体之美,而后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引发的极富想象力的优美诗句。这些都融会贯通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人如梦似幻,仿佛从那里真的可以通达天庭仙界。

这时,王宗仁老师的眼睛又亮了,又倚靠着崖边护栏,开始专心抄写,全然忘记了脚下的山石依然陡滑。他的心大概真的飘到《天上的街市》里去了,完完全全地远离了周围的繁杂喧嚣、烈日酷暑......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我们慈祥的父辈们,很多勤奋好学的平凡老人们都始终保持着这样随时手抄或写生的习惯。我的脑海里不禁又浮起了另一位拿着画板的白发老人形象,正惬意地坐在湖边公园里写生,那也是一张正巧被拍到的登在本地报纸上的新闻照片,那正是我的父亲最快乐的时候。

回过神来,我又赶忙对景聚焦,可惜拍晚拍偏了。但王老师抄完后眯眼陶醉的样子,依然可爱,时间正是正午。大概是因为我一路跟踪拍摄,所以就观察得比较仔细。

再扶着狭窄陡直的单向铁梯继续向上,上苑最高处是好大一块较平坦的倾斜的巨石,游客们或站或坐,尽情地欣赏美丽的山海风光。

前方是黄海海湾,左侧立着“崂山”大石;右侧蹲着的标志性景点是形似龟背的花岗岩巨石,上刻现代版画家力群题写的“天苑”二字;背后有群山护卫,安身其中,宛如人间仙境又一天,世上美景览不尽。

一行人终于散坐在脚下的大巨石和几块小石上歇息时,我终于忍不住地脱口道:“王老师,您真是老可爱了!”

王老师一听立马乐了,正在附近的戴丽饶、俞乃思、梁俪仟、赵亮、郭伟等几位作家文友也开心地笑了,也当过军人的赵亮又迅捷地给我们大家合影留念。


五、他是活着的奇迹,是上百次成功穿越世界屋脊的昆仑之子

离开青岛的前夜,大家一起开心地在室外聚餐到很晚。王老师回到他的房间,仍不知疲倦地继续和作家赵日超、戴丽饶、梁俪仟等一直谈论到深夜,并斟字酌句、认认真真地为大家签字留念,字里行间饱含了他对文友们的鼓励和期望。

为了提高文字书写的效率、准确率,中国古人最早发明了印刷术,西方人则发明了打字机,现代的电脑手机更是提供了各种非常便利的文字编辑方式。但中国远古的甲骨刻文、青铜铭文始终震撼人心,简牍文字、石刻诗句都令人大开眼界、印象深刻。

而随心灵动、挥洒自如的中国手写字更是始终悄悄地携带着先人们的气息,能让脑中的思绪和手上的筋骨都一起活络起来,所以可以同时修身养心。

       都说字如心声,如今已经变得非常稀有的即时手写字,虽已进化为简体汉字,但仍然携带着变易后的象形会意符号,既抽象又简明地把当时的情景和在场者的情感等等都融合了进去,就更富教育和纪念意义。

回来后,我就在网上搜寻崂山资料,以及王老师的相关介绍和他的《十八岁的墓碑》、《有一只蚂蚁攀上了世界屋脊》、《藏羚羊的跪拜》、《永远的昆仑山》、《青藏墓碑》、《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等名篇。

王宗仁老师曾当过八年的青藏汽车兵,在生命禁地的世界屋脊,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在完成运输任务的同时,坚持在方向盘上写作,白天继续开车,居然没有发生一起事故。上调离开高原后,仍然上百次地回到青藏高原,每次都要去看望和祭拜那些长埋在昆仑山下的他的战友和家属们。他写下了许多悲壮凄美的文字,坚持60多年高原题材创作的王宗仁被人们誉为昆仑之子。        

这时,我才有点明白,原来王老师有着一种非常柔软的大爱和一颗始终不老的童心,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不畏艰险的身体力行,才会对世上的万事万物,甚至对一只小小蚂蚁、一起微小事件都有着不凡的理解和感悟,才会一步一步坚定地登上他梦想的光辉顶点。

       最令我惊奇的是,王老师每次都能活着回来,真是一个奇迹。


六 、文字的巨大力量,他是文学的领路人,是昆仑山的守护者

像小蚂蚁攀登世界屋脊那样,“上山不要抬头看,只需低头看脚下的路”。

回头再看看我碰巧拍摄到的这些照片,王老师或登高远望、或淡然宁静、或展眉浅笑、或低头沉思、或娓娓道来,神采自然。肤色黝黑的王老师,和崂山沧桑的觅天洞石刻一样被正午的太阳映照得容光焕发,外加一身深色的休闲装束,很是朴素。再带上红沿草帽,更似一位隐居深山的老山民,又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飘然仙气,平和又睿智。那是经过多少年的从小锻炼、刻苦学习和生死磨炼才能养成的气度风范唷。

突然感到,王宗仁老师不正是敢于引领大家勇攀文学圣殿的长者之一吗?他就是启迪人们勇于探索生命之路的小蚂蚁吧?或是人们在《藏羚羊的跪拜》续篇中接写的野生藏羚羊的守护神?

2017年3月25日,陆川在央视台《朗诵者节目》中全文背诵了王宗仁老师的《藏铃羊的跪拜》,为了保护腹中的胎儿,母藏羚羊向老人下跪。陆川说可可西里不相信眼泪,并引用了文中的一段话“所有母亲的跪拜都是神圣的”。闻者感动落泪,和大自然相比,生命如此渺小,又如此坚韧顽强。

 再次学习有关资料,可可西里堪称“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从1988起,国家、地方政府就开展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艰苦工作。1991年,玉树州在可可西里毗邻的曲麻莱和治多县成立西部工作委员会,正式全面启动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994年1月18日,时任玉树州治多县委副书记、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书记杰桑⋅索南达杰为抓捕盗猎分子牺牲,年仅40岁,他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位献身生态保护的政府官员。如今,他已被中国官方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1996年,可可西里被列为青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第二年晋升国家级,进入新时代,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

期间,2000年2月27日《中国文化报》首次发表了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为了配合可可西里野生动物的保护行动, 王宗仁老师一气呵成,用精炼凝重的文字,终于把他在当兵时就听到的这段珍藏了多年的感人故事奉献给世人。王老师用充满灵性和灵感的笔触,写出了野生动物们的心声,不仅感动了善良的人们,连偷猎盗者都会感到无地自容,起到了极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当时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上千家媒体转载,被全国多地的小学课本列为教学课文。这只是他40多部散文集中的一篇,为保护可可西里发出了永久的最强声援。

2003年起,导演陆川花了两年时间,亲自率领摄制组深入青藏高原的无人区等地,实景拍摄《可可西里》。这部根据杰桑⋅索南达杰的真实英勇事迹改编的电影,在2004年公演后也非常轰动。

2017年2月,青海省开始了可可西里的申遗工作。2017年7月7日,中国最大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如今,神秘的可可西里正被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我似乎看到了高原的建设者和守卫者们,正互相搀扶着,勇敢前进......

2015年9月初稿,2019年9月终稿

  

(文中参阅了网上的相关文章及介绍文字,恕不一一列举,在此一并感谢,并对其他师友们的有力支持深表谢意。

还有王宗仁等老师的散文讲座视频,那天为了给手机不断充电,就耽误了听课和观赏崂山风景。却收获了难得的人物摄影资料。以及王老师手抄在随身笔记本上的崂山石刻诗句等,是我过后才得到的照片,将在后面的回忆中继续共赏分享。)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