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案头的一叠墨香飘逸的书稿,洋洋洒洒有十万言之多,还有不同渠道搜集得来的多姿多彩的数百幅珍贵图片资料、书法绘画作品。这些饱含着无限深情、凝结着众多作者、编辑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即将结集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文化盛事;是石桥中学师生爱家乡爱教育爱母校,血浓于水,情浓于血,深情厚谊的结晶;也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工作的新收获。
八十年前,那个秋雨绵绵的夜晚,天气是那样的寒冷,站在仲麓中学高台之上的冯润璋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在这所院落里将会有一尊他本人的塑像,而这尊塑像将成为高台胜地的永久记忆,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据《泾阳县志》载:冯润璋,陕西省泾阳县白王乡冯家沟村人,现代作家、教育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毕业,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酷爱文学,深受著名学者、作家陈望道、沈雁冰等人影响。参与筹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在省立第二中学(在凤翔县)成立党的外围组织“引擎社”,建立中共省立第二中学支部,发展地下党员,被反动学校当局解除教职,被迫逃往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创办文学月刊《洪荒》《农村月刊》,均遭查禁。1937年,为培养抗日救国人才,在城固县龙头镇创建“私立上大中学”(今城固县第四中学前身)。1941年,在石桥镇创建“私立仲麓中学”,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1949牢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西北军政大学政治教员,编有《西北农村政治教材》、《西北农村识字课本》。著有文学作品集《冯润璋文存》,约20万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史和革命文艺史上占据一定地位。
多年来,人们仰望着高台,心生敬畏。不甘寂寞的考古专家,让好奇心弄得浑身痒痒。其实高台之下深埋着历史文化的密码。我曾工作于泾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石桥中学(2007年,迁新址于原泾阳教师进修学校)临近,有幸听闻一位老者说他是大安寺学校毕业的,时间大致在1952年,他是解放后的首届毕业生。他说坐落于仲山南麓,泾惠渠之畔的石桥中学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有南北朝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烽火台遗址,有元代的大安寺。
桥底镇,古名石桥镇,位于县城西北16.2公里处,镇区属泾惠渠上游,这里灌溉条件优越,物产丰饶,交通便捷,民风淳朴。石桥,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却蕴藏着十分不平凡的历史。石桥中学因袭了古镇的名称,并传承了古镇厚重的历史。这里也是一块革命的热土,人才的摇篮。辛亥革命时期,“柏氏花园会议”在这里召开,对于日后的陕西辛亥革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129师、120师,分别在泾阳县云阳镇、石桥镇,富平县庄里镇改编,并在驻地誓师后奔赴抗日前线。
披阅师生回忆文章,观览泛黄的旧照片,仿佛回到了当年熟悉的校园。我从历史的记忆中梳理这所学校的足迹,听他们诉说学校的变迁和自己的故事。1941年,冯润璋创办私立仲麓中学,是石桥中学的发端,即第一阶段。仲麓中学是以冯润璋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为骨干创办的学校,时有学生100人,教师5人。 1941年初冯润璋回到泾阳,与同学庞继震、吴成襄、王仲符等在泾阳西北石桥镇创办仲麓中学,学校刚办6个月,即被当局以宣传共产主义、赤化地方为由查封。1943年泾阳县简易师范学校在县城创立,后迁徙于仲麓中学校园,这是石中办学的第二个阶段。1949年8月改为泾阳县立初级中学,这是石中办学的第三阶段。1958年秋,更名为泾阳县石桥中学,招收高中生4班,成为完全中学,这是石中办学的第四阶段。1974年取消初中,成为高级中学,这是石中办学的第五阶段。2016年石桥中学撤销,原云阳中学、永乐中学、石桥中学三所乡镇高中合并为泾阳中学,后又改名崇实中学,至此石桥中学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面对这样一所令人敬佩的学校,面对这样一群有血有肉的师生,我心怀感激,是他们激活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对文化的热爱。在这里我想说石桥中学是幸运的,它诞生在文化厚实的泾阳大地;石桥中学是光荣的,它承载着自古以来石桥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对革命真理的向往,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追求,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石桥中学是厚重的,它记录了从小学、初中到师范、高中几乎各个阶段的办学历史,尽管斑驳的记忆里,也会有许许多多的缺失,但泥土记得这些过往,人们记得这所历经风雨的学校和它的不朽功绩。
毋庸讳言,石桥中学,是一所即将淹没于历史烟尘中的学校,好在它落在了陕西昆仑泰恒智慧农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东先生手里,他是一个有文化情怀的人,在石桥中学的旧址上,他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打造集书画、养生、文创、博物、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基地,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基础。
正是有了泾阳县政协对文史资料整理工作的悉心指导,有了陕西昆仑泰恒智慧农业集团坚强有力的支持,有了泾河文化研究会卓有成效的工作,有了县内外著名学者、教授、有识之士的鼎力帮助,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结集出版的石中师生回忆文集,实现了师生发凡石桥中学办学要旨,建设乡土精神家园的梦想,并为保护教育大遗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尊师重教光荣传统,激励地方文化创新,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