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冠雄的头像

何冠雄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11/15
分享

嵯峨山高 冶峪水长 ——何文华文集《向往》读后

年近古稀的何文华兄的诗文集《向往》问世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于作者来说,它是生活历程的回顾,生命体验的结晶,人生智慧的总结;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来说,它是十分难得的乡土教材。众所周知,写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脑力劳动,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并有成果结集出品,这本身就很了不起。能有这样的成绩,这既是作者的光荣,也是泾阳文化事业的幸运。

在乡村,总有这样一些文化人,他们有信仰、有担当、接地气、知民情,是乡村文化的坚守者、传承者和创新者,他们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息息相通,在当地有人缘、有威望,甚至成为自己家乡文化的代言人。无疑何文华就是这样的人,他深深地扎根嵯峨山麓、冶峪河畔,把自己热情奔放的文字书写在故乡的大地上,把自己的激情、汗水和挚爱挥洒在故乡的泥土里。读《向往》这部厚重的文集,我为何文华感到自豪,追寻他的人生足迹,仿佛穿越了数十年的人生岁月,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洗礼,既畅快淋漓,又亲切自然。

认识文华兄时间不短了,大概有十几年吧,他是1955年出生的,是我的文学前辈。那时偶尔在《咸阳日报》《秦都》杂志上读到他的文章,因为是同一姓氏的缘故,我们之间仿佛就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以至于有的编辑经常问我,泾阳的何文华你认识吗?我报之以微笑,是的,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对文化的衷情我们相识,这无论如何说都是一种扯不断的缘分。阅读了二十万余字的《向往》之后,我才知道早在上世纪70年代何文华的文章就在《人民装甲兵》《红柳》杂志发表。80年代以来,他曾参与编辑《口镇话今昔》一书,并撰写文章,先后在《陕西农民报》《人民军队报》《健康导报》《甘肃青年》等版刊发表诗文300多篇,著述100多万字。

口镇的何文华是矢志不渝的写作者,有他的新作《向往》为证。这是泾阳文学界的一个好消息。能够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同时兼顾自己的爱好,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成功人士。当热情好客、始终笑容可掬的何文华托人转交给我一本厚厚的书的时候,我很是惊讶,我惊讶他的坚韧,他的乐观,他的孜孜不倦。惊讶之余,还听说在适当的时候,他准备在县城开座谈会。赠书有一种无尚的崇高感,对受赠者也是一种荣幸,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很乐意向大家推介这本书。《向往》是本特别的书,我首先被书名吸引,又被桃红的书封所震撼,那么作者究竟向往什么呢?追求什么呢?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书?我以为,这是一本乡土文化的写真集,是作者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有道是:“字字句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平常。”所以说,这是何文华半生心血的凝聚,如同曹雪芹先生一样,这是他的用心用情之作,如同仲山红叶一样,绚烂多姿。

我没有想到那个背着相机、拿着手机,经常出入各种文化活动场合,经常在县工商联医药商会活动现身,在“四下乡”活动现场,跑前跑后给大家照相,喜欢加微信朋友,记录珍贵镜头的何文华,在自己朴素、真诚的文字里竟然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悟。我同样没有想到那个始终微笑的,和蔼的,中等身材的,浑身上下富有活力的何文华还是一位悬壶济世的中医,是一位仁心仁术,造福桑梓,并有不少药水专利发明,还有大量方药传世的医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何文华的父亲是中医,他的儿子也是中医,他们家是名副其实的中医世家。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何文华曾提出了自己的独特中医方剂,为这一光荣的斗争贡献力量,今年11月1日至2日,何文华应邀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医优势大会”。

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而何文华是二者兼得,一手拿笔,一手拿针,一边行宣传教化之事,一边帮群众解除病患之忧,可见尽管是乡野之人,只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群众,也是很值得称赞的。尽管他的家乡泾阳县口镇山底何村,只是一个小山村,那里地处泾阳偏僻西北,又位于关中北缘,背依仲山、嵯峨,面朝冶峪河谷,却有“黄帝铸鼎“的荣光,有州县治所的过往,有依稀可寻的史迹,有悟空和尚的塔寺,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似乎什么样的风雨也丝毫遮掩不住那里的光芒。

何文华文集《向往》大致分为报告文学、散文、评论、新闻、诗歌等类。他的评论时代性很强,往往开门见山,爱憎分明;他的报告文学情景交融,有生活气息;他的散文描写生动,人生体验真挚感人;他的诗歌明白晓畅,琅琅上口。他是口镇的知名文化人,他的文章有自己的读者群,为百姓所喜爱,他是微信平台主笔,还是诗文乐电子刊物散文社社长,他的文章被不少书籍选入,被各种平台转载,其简单明了的淳朴文风为群众所喜爱。

我看中何文华的文字,更推崇他的精神,因为他的文章中无虚伪矫饰,惟有真情实感,他绝不无刻意造文,总追求质朴的表达、真情的流露,是满满的干货。他当过兵、务过农、行过医,又擅长写作,散文诗歌很有功夫。他的文字如同他的为人,有时热情似火,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叨叨不已,有时亲情无限。他在《论散文写作》中写道:“写散文硬写是不行的,要有感而发,要有生活实际的经历。”在谈到散文如何写时,他说:“一篇散文不可能一天、一个早上就写成,而要考虑成熟,经历图像在作者头脑出现后,清晰地悟出一些新的哲理、感受和散文段落后,就必须马上掏笔写在随手能找到的任何纸上。”在谈到散文的题材时,他认为:“把党和国家的培养哺育情、父母生养情、兄弟姐妹情、难友情、骨肉同胞情、行业情、团聚情、学友情、战友情、同志情、叔伯情、邻里情、故乡情、爱恋情、相思情、夫妻情、艺术情、书画情、收藏情、集邮情、花草虫鱼情、流连于壮丽山河的旅游情真实记录下来,都可以书写出冰糖、蜂蜜般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以上似乎只是关于何文华散文创作的心得,其实这也恰恰是他为人为文的真实写照,我看过他的文集,知道他的文章也正是围绕着那些无法割舍的情愫。在各种情愫的交织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热爱生活,富有理想的生命,他爱国爱家爱民,一条爱的红线贯穿始终。他似乎在内心一遍遍地提醒着自己:爱是不能忘记的。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无非孝和爱两个字。在何文华的文字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大情大爱。他在《尊老养老的一些体验与感悟》中写道:“敬老养老,爱子抚孙,互相扶帮,互相依托,亲情融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是仁义礼智信的精华。”他对儿女后辈的期望是做一个成熟务实明智的普通人,他说:“我对儿女、女婿们和所有大学生的希望和祈愿是,当一个普通人就行。像普通人一样学习、工作、上班、交友、成家立业、劳动创造、休息出游、行孝养老、尊老爱幼、爱党爱国、敬业爱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夹起尾巴做人。”

爱祖国是一个人最深厚的情感,爱故乡是一个人最深情的牵挂,何文华对国家充满希望,对故乡一往情深。他在文章里写道:“因为这里是生我们养我们长大的关中沃野的黄土地啊!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大树上的一根枝条,一个果实,一个果核中的核仁。当我们享用祖国大地上富饶的物产成果和五谷五蔬时,我们是多么幸福满足啊!”同样,对做人何文华也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说:“人一生不管干得好还是干得一般化,是财富多还是财富少,是在城市生活还是在乡村生活,学会做人仍然是最重要的。人要终生重视名誉、名节、尊严、称号、功勋的建立和保持,这是人的第二条生命。人的肉体生命不过百年就会解体消亡,而人的名誉,人创造的思想艺术、科研发明、技能开发之功业将永恒。”

何文华文集内容十分丰富,题材也很广泛,涉及改革开放、时事政治、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书法绘画、乡土名人、历史钩沉、村史家世、山水名胜、风物传奇等方方面面。这些内容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了,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一定会跟随何文华的文字自己发现其中的奥妙,自己体验其中的真趣,自己感悟其中的微言大义。

当然这本文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在分类编排上可以将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以及时事评论、活动新闻分类编辑。二是要对重复编排、错别字、个别提法还不够严密等问题引起重视,力求表达准确,文字优美,编排精致。三是可以把专业性很强的方药篇删去,以便整部作品集中展示文学创作情况。以上建议是否妥当,仅供作者参考。

再次祝贺何文华新作问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