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笑君的头像

笑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27
分享

便宜乎,需要乎(散文)

漫步在翡翠湖边,眼睛可以无限制的观察左右前后,似乎能够将秋色的红火与壮硕尽收眼底。

当然,耳朵也不会闲着,路上的,岸边的。甚至,湖中的丝丝缕缕……

走在我前面的一男一女,约五十岁上下,可能是一对夫妻吧。女人的手机贴在耳朵上,正在说:“不要,不要。已经有很多了,一时又穿不上,再买就多余了。”

不知道对方是怎么说的,稍停片刻后,只听她又说道:“便宜,是便宜。可是,我不需要呀。你还买,我不穿它,放那搁着,不是浪费吗!”

可能,对方依旧在劝她要。而她呢?还是坚持不要。电话的交流内容,也就是在要与不要之间“搏击”着。最后,还是接电话的人“让步”了,只听她说:“好,好。有空,捎过来吧。”听得出来,对方应该是她们的孩子,或是亲戚里的晚辈。

女人在电话中与对方讨论着,男人一直黙黙的微笑着,却不发一言。对要与不要,便宜不便宜的问题,没有任何表示。

我有些好奇,三步并作两步,加快了“漫步”的节奏,赶到了他们的前面。一箭之地了,回过头去,看一眼他俩。俩人并排走着,互相地看了一眼,脸上都带着微微地笑,既有一种满足,又有一丝的困惑。

忽然,我的心里咯噔地跳了一下,仿佛有了些许的感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花样繁多,丰富充盈的物品。但是,这种需求也不能是无限量的。有了,够用了,便是一种平衡的生活状态。

现实中呢,很多时候,很多种场合下,却是另外的一种局面。

如今,各大、小商场、超市,为了扩大影响,增加销售业绩。轮番、不间断地开展所谓的“优惠活动”,不仅造势,还抛出很多“绣球”,目的是吸引顾客,图谋掀起更加猛烈的销售热潮。

很多人,都是钟情于此种“运动”的追随者。不用说,我家的那位也是其中之一。每天,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有人散发宣传彩页,便会毫不犹豫地拿上一张。回家后,再忙也会挤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凡是感兴趣的、需要的物品,便用笔一一勾下。对那些不感兴趣、不需要,但实在便宜的东西,也会记在心里。

清晨,散步归来,先不回家,直接上街,一家店,一个铺子的看。这个买一点,那个选几样,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

家里呢,厨房早已满满当当,一地皆是她提回来的“优惠”。就连阳台、卫生间等凡是能存放东西的地方,都被塞得无下脚的地了。

本来就是老头、老太两个人生活,一日三餐,能吃多少?她一次买回来的东西,很多天都吃不完,只能放着。岂知,有些东西是不能放的,时间久了,便变质、坏掉。比如,青菜、辣椒、西红柿、山芋等新鲜的绿色物品。只有吃新鲜的,才有营养,才会对身体有好处。

这不,一堆没吃完,又买来了。已经变质、变坏了,怎么办呢?要么,将就着吃。要么,只能扔了。

对此,我是极力反对的。既便宜,又实用的东西,当然是可以买的。问题是,需要不需要呢?买回来的,都是在新鲜的时候吃了,一点都不浪费,就是需要,就便宜!吃不了,浪费了。甚至,扔掉了,便宜不便宜?不便宜!

新的时代,最大的变化,便是物资丰富多样,生活富裕精彩。每年,我们都要添置些衣服什么的。但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衣服已经够多的了。买来了,不穿,丢在一边。穿吧,早先买的衣服还很新,很合身,若不穿,觉着怪可惜的,又舍不得丢弃。无论什么人,总是赶时髦、追潮流、喜新厌旧,不应是生活的常态吧。

所有的衣服,无论是以前买的,还是后来买的。穿也好,不穿也罢,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处可放。

而今,都住楼房,有100多平米的空间,应算是不错的家庭了。橱、柜、箱等,就那么多,存放量是有限的。全塞满了,又能塞多少?

这里,也就存在着一个需要与不需要的问题了。年年增加新的,旧的势必不穿了。不穿了,便是不需要了。不需要了,就得处理掉。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需要的,又不处理掉,新的不断地增加,往哪放呢?

我已记不清搬过几次家了,现在的居室,其墙面、屋顶、拐角,凡是能够装柜、做橱的地方,均已布置得妥妥的。搬家的次数虽多,却没有落下多少东西,更不会丢弃一件衣服。岁月匆匆,光阴冉冉,却也是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眼下,橱柜虽多,也都充塞得无一丝空余的缝隙。无处可放的东西,只能放在床上、椅子上、桌子上、凳子上、沙发上……其零乱,其无序,其难堪……还是家吗?

打小,我就养成了整齐、有序、清洁的习惯。所有的家具,该存放什么东西,决不能混杂着其他的物品,讲究的就是清爽与透彻。

几十年前,有了小家庭,住两间屋子,约30个平方,几件蠢笨的家具差不多占有了大部分的空间。但是,每半年我就将家具互相挪个位置,太太便把所有的东西翻出来晒一晒,透透气,再重新放置。其目的,就是打扫一下卫生,清除不用的东西。只是,多余的却舍不得处理。

常常,我与太太讨论的中心问题,只有一个:多余的,不需要的物品,不清除了,会是什么结果呢?

而今,小区里有专门收储的物柜,可以放进去。社区、街道有人收集、打包,转送给需要的人。另外,有“破烂王”来收购,可以换几个零钱。对此,太太皆不动心,不愿出手。她总是说:这些东西都很好,都能用。即便现在不用,将来老了是可以用的。尤其是衣服,年龄大了,穿宽大松软的衣服,会很舒服的。

我会逗上一句:我们都60多岁了,不老吗?什么时候才算是老了!

当然,她真正的想法,恐怕不止于此。我们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我们的父辈,则是经历了“解放前”、“三年自然灾害”等非常困苦的时代。物资匮乏,没吃没喝的“残酷”现实,依旧烙印在心底里。

日常生活中,不能吃和使用很贵的物品,不能浪费,不可丢弃一切能用的东西,成为几代人固有的思维。

然而,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意识也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下,依旧提倡节约。但是,在不断丰富的物质冲击面前,勤俭的观念,似乎难以立足。

无论需要,还是不需要,都不是由头。贪新、求彩、图乐、爱便宜,才是不可抑制的一种欲望。

2020年9月11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