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宣传报道,车过大乐大桥一个不太起眼的小路口,就看见路旁立着一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家老宅”的石牌。却因时间紧迫,无暇前去探究。2012年夏日的一个下午,我与同事们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蔡家老宅。
缓缓蛇行于乡村道上,窗外的草木带着花香不断掠过,让人神清气爽。沿着莫村村委会的指示路牌行进约3公里,看到万泉河岸边有一小片空地,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下车后发现石碑上刻着:“琼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民居 琼海市人民政府二〇〇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公布”。石碑旁树阴下的告示栏,张贴着两纸简介和一张蔡氏民居的地理平面示意图。纸张已经破旧污损,字迹模糊。
一曰:“留客村。明朝年代,乐会邑县衙建址于现在的琼海市博鳌镇乐城村委会,乐城四面环河,县城之外的村庄大为‘发市’于乐城的街市,当时的留客村,有一通往乐城岛的渡口,来往过客甚多,交通很不方便。留客村环境优美,前傍万全河,后依青山绿林,加上村民好客热情,而来往于乐城市的过客由于晚上过河不便,都喜欢在留客村过宿,第二天赶上集市。久之,故称——留客村。留客村共有160户,1500口人,其中旅居印尼、新加坡、罗马尼亚、泰国、香港、澳门等地就有1000余人……”
又曰:“蔡氏民居。蔡家豪宅主人蔡家森1911年旅居于印度尼西亚。1979年在印尼逝世。他是印尼侨人。蔡家森的宅院是一座坚固大方、豪华、新颖的中西式楼房。建成于1935年,在博鳌镇留客村。宅院为砖、瓦、木、水泥钢筋混合结构。……称海南侨乡‘第一宅’”。
这,就是北临万泉河,南靠龙潭岭,坐落在荷塘、椰林、田垄之间,掩映在葱茏之中的“蔡家老宅”?
好客的留客村人唯恐我们扑空,就一边叫人去喊“蔡家老宅”的看护人开门,一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蔡家老宅建于1934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共同建造的一个建筑群落。四座建筑风格相似,外观酷似城堡,坐东南、向西北,其中以蔡家森住宅规模最大。”
沿着一条石板小径拾级而上,我们到达了蔡家森的豪宅。在等待看护人到来的空闲,我们发现“蔡家老宅”的群楼间,前有天池,后有天缘山,紧靠的是种满白果树的白果山。房屋之间那棵巨大的重阳木,已与周围的各种树木受到保护。据村民介绍,得益于这棵大树,蔡家祖上老人都长寿,到如今已是第6代。新生代的8男8女,有4位空姐,而且几代都是龙凤胎,其中不乏博士。
院门打开后,我发现里面贴有琼海市宣传“蔡家老宅”的海报。记起曾在《中国旅游报》海南记者站的同事杨卫平说,他在为琼海的旅游做一些宣传推广。估计,这是其中之一。
随着看护人的指点和介绍,我们缓步跟进蔡家森这座苔藓斑斑、青砖璃瓦的豪宅。只见四面合围两层天井式结构的老宅院,错落分布。老宅外观酷似城堡,坐东南向西北,占地约3亩、建筑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每个宅院为砖、瓦、水泥钢筋混合结构,厅堂三进,天井两个,两侧有横廊楼阁多间,有厨房、柴房、厕所、浴室和猪舍等。全宅院是一座庞大的、完整的二层三厅四合西式楼房建筑。楼房占地600多平方米,宅院大小门户35个,大小窗104个。 宅院四通八达,上下连通,堂屋、横屋以及前后井庭相互环抱,其环形结构十分紧凑牢固,四周上下楼的房间及大门外侧的楼梯间,还暗藏着射击孔。整个建筑群共有70门、72窗、5梯和50间房……,上下大屋的前檐既有中国古钱币图案和古代宮灯雕塑,又有西方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头像雕塑,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象征吉祥的屋脊翘头,又大胆使用西方与伊斯兰教的方、圆、弧图案揉合其间,使整个屋项别具一格,美观大方。高8米的厅堂,需爬两节楼梯才能烧香祭祖。厅堂当年铺就的彩色花纹地板砖依然光鮮夺目,可与现代瓷砖媲美。房屋建筑材料除了砖瓦和少数花梨木外,其他均来自海外。这是一种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南洋楼建筑风格,其建筑风格在广东潮汕地区和港、澳与海口老街得胜沙一带,也保留很多。虽然青砖灰瓦,彩绘琉璃的表面已有很多地方被侵蚀,留下斑驳的暗痕和片片的白硷;但其规模之大,建造之精美,实属罕见,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绝非虚言。
据了解,蔡家森1886年出生在留客村一个贫困家庭,1911年旅居于印度尼西亚,1979年在印尼近世。15岁那年,他与两个弟弟从村头的万泉河边码头出发闯南洋。当时,与他一起上船的有18个人,经过长时间海上航行,不断有人生病、遇风浪落水,到达印度尼西亚时,仅他兄弟3人存活。漂上海岸后,蔡家森白手起家,几十年打拼,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商。他诚实守信,重情重义,追求人和业兴的境界,家族事业蒸蒸日上,被奉为华人楷模。40岁左右时事业进入鼎盛时期,成为拥有25艘大型船队和众多商铺、12座岛屿的印尼侨领。直至今天,蔡家后人在印度尼西亚,还拥有其中部分岛屿的所有权。1934年,怀旧的蔡家兄弟荣归故里,倾力打造了这片光宗耀祖的豪宅。他们见多识广,带回了对各种文化包容的南洋建筑风格,交融了琼北民居简化了的正脊形式,强调立体感。让南洋建筑艺术在家乡扎根、繁行。这片与本土建筑迴异的建筑群,给后人留下了管窥海南华人下南洋的历史窗口。
据说,当年蔡宅选址理念一是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二是要阴阳协调 ,强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蔡家森豪宅主厅的那副“公言守信千业兴,婆语勤俭万年长”家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豪华富丽的蔡家大院,仅只热闹了几年。1939年日军侵琼时,蔡家兄弟又撤回了印尼,老屋只剩下不肯离开故园的老母亲和照顾她的仆人。蔡家森的母亲去世后,这座家门宅院在孤寂中开始了无尽的守望,成为一座空宅。
岁月沧桑,世事变迁,掩盖不住昔日主人的殷实与繁华。仰望蔡家老宅,看着风格迥异于现代的建筑,细细品味这些艺术品般的侨宅,让我们穿越时空,想象当年下南洋拼博发家后,轰轰烈烈回家兴建祖宅的情景;也感怀豪宅中依然流淌的辛酸记忆和无奈往事……
青砖璃瓦在蓝天的映衬下,依旧显得那么美丽。“蔡家老宅”即便是苔藓图壁,斑驳陆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那有着中国元素的彩绘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熠熠生辉,在今夕无声的对白中,彰显落寞中的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