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在《感动中国 2018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这段献给“80 后”乡村教师张玉滚的颁奖词,仿若春日里的一缕微风,轻轻拂过人们的心弦,在灵魂深处奏响一曲激昂而动人的乐章,感动的涟漪如潮水般,久久荡漾在无数人的心田。
2001 年,大学毕业的张玉滚,仿若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心中满怀着对繁华都市的憧憬与向往。那林立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霓虹闪烁的夜景,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他的眼前徐徐展开,充满着无限的机遇与可能,似是一座等待他去征服的神秘宝藏。然而,黑虎庙小学的校长吴龙奇那一番言辞恳切、满含期待的请求,宛如命运之神悄然拨动的琴弦,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彼时的黑虎庙小学,宛如一座被时光遗忘在角落的孤岛,在岁月无情的侵蚀下,13 间土坯房摇摇欲坠,仿佛是风烛残年的老者,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半截被雨水冲塌的围墙,恰似一位衣衫褴褛的伤者,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沧桑与悲凉。教室里,“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这一幕幕景象,如同一把把锐利无比的重锤,狠狠地敲打着张玉滚的心灵深处,在他心中激起千层浪。青春热血在他的胸膛中沸腾,张玉滚望着这片虽贫瘠却充满渴望的土地,那一双双清澈而纯真的眼睛,似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饱含着对知识的热切期盼。他毅然决然地决定留下,宛如一颗坚韧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大山的土壤之中,成为一名山村教师,从此开启了长达 21 年的漫长坚守之旅。
2020 年教师节,老校长吴龙奇迈着蹒跚的步伐,缓缓走进黑虎庙小学,与老师们共度这特殊的节日。他那饱经风霜的手,轻轻地拍着张玉滚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欣慰与自豪,说道:“这些年你辛苦了,我没看错人!”那话语,恰似冬日里的暖阳,穿透层层阴霾,直直地照进张玉滚的心田,驱散了多年来的疲惫与辛劳,只留下满心的温暖与慰藉。
在 2006 年以前,黑虎庙村通往高丘镇的道路,仿若一条沉睡的巨龙,想要抵达镇上,唯有沿着山脊上那窄窄的、仅由牛羊踩出的小道前行,而后翻越一座海拔 1650 多米的高山。这条路的艰辛,仿佛是一场与时间和体力的漫长马拉松,需要耗费 10 多个小时的漫长时光。那些年,张玉滚肩挑扁担,在学校和高丘镇之间的蜿蜒山路上穿梭往来。扁担的这一头,挑着的书本教材、学具用具,犹如沉甸甸的知识宝藏,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扁担的另一头,挑着的大米蔬菜、油盐酱醋,又似琐碎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拼图,维系着学校里的烟火日常。这来回 10 多个小时的奔波,于他而言,早已如同每日升起的朝阳,成为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这段饱含着汗水与艰辛的历程,如今被一段深情款款的文字,铭刻在了张玉滚故事馆的墙壁之上:“六尺扁担,一头担着信念,一头担着希望,担起弯弯的山路,担起沉睡的大山,担着自己的人生,也担起无数人的未来。一个时代的楷模,正从这里站起;一种精神的乐章,正从这里奏响……”
这艰苦卓绝的条件,交通的极度不便,宛如两只无情的手,狠狠地扼住了学校发展的咽喉,导致了师资力量的匮乏。残酷的现实如同一座熊熊燃烧的熔炉,将张玉滚锻造成了一个“全能战士”。他就像一颗万能的螺丝钉,无论教学中的哪个学科发出召唤,他都能毫不犹豫地顶上去;无论生活里遭遇何种难题与困境,他都能坚强地扛下来。“拿起教鞭能上课,拿起药箱能看病,拿起勺子能炒菜,拿起针线能缝纫”,他的身影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忙碌穿梭,无所不能的他,成为了这所山村小学的中流砥柱。校舍破损,他便化身巧匠,用那双粗糙却灵巧的手,修补着岁月的裂痕;课桌椅损坏,他又成为木工,锤子与钉子在他的手中飞舞,敲打出希望的节奏。
黑虎庙小学的老师们,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张玉滚却似一棵苍劲挺拔的青松,深深地扎根于大山的怀抱之中,任凭风雨如何肆虐,始终坚定不移地坚守在这片大山深处。他深知,这里的孩子就像一群刚出鸟巢的雏鸟,那一双双稚嫩的翅膀,急需他这位引路人的呵护与引领,才能在未来的天空中展翅翱翔。走出大山,是山里人世世代代魂牵梦萦的梦想,是铭刻在心底深处的执着追求,而刨除穷根,改变命运,教育无疑是那把开启希望之门的金钥匙。张玉滚满心期望,能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盏璀璨夺目的梦想灯塔,让他们能够挣脱大山的束缚,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自由翱翔。
从教以来,张玉滚仿若一位不知疲倦的摆渡人,几乎将自己全部的心血,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学生们的身上。他宛如一位精心呵护幼苗的辛勤园丁,用爱与耐心,陪伴着每一株幼苗在知识的沃土里茁壮成长。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他教的学生中,有的如同鲤鱼跃龙门般,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还有的继续在学术的海洋中奋勇前行,攻读研究生学位。家长们每每提及他,眼中总会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那言语中满溢着的感激之情,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玉滚在,我们的孩子就有希望。”
然而,在他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背后,对于自己的家人,张玉滚的心中却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在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那份愧疚感如影随形,而最让他感到痛心疾首的,便是那位与他相濡以沫、携手走过风雨的妻子。
2003 年,为了能让寄宿的学生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学校决定筹建一个食堂。然而,捉襟见肘的资金状况,却让请厨师成为了一种奢望。张玉滚无奈之下,只得对在外地打工的妻子张会云使出了“软磨硬泡”的浑身解数,将她从城市召唤回了这偏僻的山村,为学生们掌勺做饭。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成为了他们一生都无法忘却的伤痛记忆。在一次用机器轧面条时,命运的恶魔突然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意外毫无征兆地发生了。机器的轰鸣声中,张会云的右手中指、无名指被无情地轧碎,那鲜艳的血液,如同一朵朵盛开在痛苦之上的罪恶之花,从此在她的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疾印记。这一突如其来的事故,仿若一片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地笼罩在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之上,投下了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2006 年秋季开学之初,临时转来的十几个学生因无课本而焦急万分。张玉滚彼时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漩涡之中,无法分身前往镇上买书,无奈之下,他只得让妻子抱着仅仅 9 个月大的女儿踏上前往镇上的路途。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对苦命鸳鸯,就在途中,母女俩乘坐的三轮车遭遇了一场残酷无情的意外。刹那间,天昏地暗,女儿那稚嫩的生命,如同一朵尚未绽放便被暴风雨摧残的花朵,不幸凋零离世。这两件如同噩梦般的事件,好似两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狠狠地刺进了张玉滚的心脏深处,成为了他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那伤痛如影随形,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啃噬着他的灵魂。他曾无数次在妻子面前,满含泪水,声音哽咽地说道:“这辈子,我最对不住的人就是你。”而张会云,这位善良而坚强的女性,总是用她那温柔的目光和理解包容的话语,轻轻地安慰着他:“我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你干的是正事,是大事。”这位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张玉滚,还曾经历过一次与死神惊心动魄的擦肩而过。
2013 年 10 月的一天,天空中飘着淡淡的薄雾,张玉滚像往常一样,骑摩托车前往高丘镇开会。山路崎岖,他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这一刻悄然失控,摩托车的刹车突然失灵,他的身体瞬间失去了控制,如同一颗坠落的流星,被狠狠地摔出了 10 多米远。腿部传来一阵钻心的剧痛,他眼前一黑,当场昏迷了半个小时。幸运的是,路边有一块突兀的大石头,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挡住了他继续滑落悬崖的身躯,人与车才得以在生死边缘停住了脚步。仿佛是命运之神的一次慈悲眷顾,让他在这场与死神的博弈中险胜,在经历了短暂的调养后,他又重新回到了那片他深爱的教育岗位上,继续书写着他的教育传奇。
张玉滚不仅自己如一颗顽强的基石,深深地扎根于山村教育的土地,还以他那炽热的情怀,“拖亲戚下水”。侄子张磊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颇具规模的企业工作,并且娶了美丽的广西姑娘余超凤。2008 年春节,张磊带着余超凤回到老家过年,张玉滚瞅准这个难得的机会,向他们发起了回乡任教的动员“攻势”。“当时,我们打工的月收入是这里老师月工资的十几倍。”余超凤回忆起那时的情景,眼中仍残留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那时学校满是泥泞,还经常停电停水,简直不敢想象在这里怎么生活。”一次两次的动员,如石沉大海,没有泛起丝毫涟漪,但张玉滚并未就此放弃,他如同一位执着的渔夫,一次又一次地撒下希望的渔网。第五次时,张会云也加入了动员的行列。张磊望着婶婶那残缺不全的右手,心中一阵酸涩,那根被尘世喧嚣所尘封的心弦,被深深地触动。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叔叔多年来坚守的艰辛与不易,看到了山村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终于,他咬了咬牙,答应辞职去考教师资格证。如今,张磊和妻子余超凤都已经在黑虎庙小学任教多年,他们的身影,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点点繁星,与张玉滚汇聚在一起,共同编织成了一片璀璨的教育星空,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因为张玉滚的坚守与付出,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黑虎庙小学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在政府那温暖有力的扶持之手、教育部门精心策划的援助方案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如潮水般的关心支持下,这所曾经破旧不堪、宛如残兵败将般的学校,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若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标准化的教学楼、综合楼如春笋般拔地而起,那宽敞明亮的教室,是知识的殿堂;宽敞的操场,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同清脆的银铃,在空气中回荡;音乐室里,悠扬的歌声似灵动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美术室里,满是孩子们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仿佛是一个个奇幻的梦境;微机室里,键盘声此起彼伏,那是孩子们在科技的海洋里探索的节奏;钢琴室里,音符如同跳跃的珍珠,在空中编织出美妙的旋律。这里已经成为一所设施齐全、温馨美丽的寄宿制学校。学校现有 6 个年级 6 个教学班,学生 105 人,在职教师 15 人(含支教)。由于路途遥远,夜路难行,大部分学生只能选择吃住在校。校长张玉滚和老师们不仅要为学生们的学习绞尽脑汁,还要像父母般悉心关爱他们的生活。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如同丝线般,紧紧地牵动着他们的心弦。
随着新建成的时代楷模展厅、雷锋先进事迹展厅、党建活动室以及录播教室相继投入使用,黑虎庙小学宛如一块散发着迷人光芒的精神高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如朝圣者般,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络绎不绝的访客,让这所原本寂静的山村小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那热闹的场景,仿佛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盛大庆典。
艰苦的环境、长期的操劳,如同无情的岁月刻刀,在 1980 年出生的张玉滚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让他看起来略显“老相”。然而,他却毫不在意,那深邃的眼眸中,依然闪烁着坚定而炽热的光芒,始终如一地专注于乡村教育事业。他宛如一盏高悬于夜空之中的永不熄灭的明灯,用自己的光芒,努力驱散大山里的黑暗,致力于用知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他更希望用自己在乡村的工作经历,如同一颗蕴含着无限力量的火种,去点燃更多人心中对乡村教育的热情之火,影响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教育这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田野,用“优秀的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