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人们起初对这种景象的成因不解,向当地人打听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东坡的雪总是比西坡的雪下得大,当雪松树枝上积雪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富有弹性的树枝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而其它品种的树枝条缺乏足够的韧劲,难以逃脱被积雪压断的命运,因此无法在东坡存活。
在人们印象中,雪松一直是昂首挺立、铁骨铮铮的英雄豪杰的形象,却不了解它还有弯腰垂手化解重压的坚韧智慧的一面。你看,它弯腰抖落身上的积雪,立马又恢复了挺拔直立的固有身姿,积雪再多再重,也无法使它屈服。笔者由雪松联想到纷繁复杂的人生,雪松的遭遇及表现,对在红尘中苦苦拼搏的人们具有非常独特的启迪意义。
老子《道德经》中有“刚者易折”、“上善若水”的教导,大意是:世事很复杂,为人处事过于刚直容易遭致挫折和失败;最聪明善为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柔和、低调、包容。人生如月亮,虽然美丽无比,但终归有阴晴圆缺;人生如江河,虽然气势雄壮,而终究有弯弯拐拐。“刚者”做事往往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强撑硬为,总觉得刚、猛、直才是英雄所为,才是硬汉子的做法,把低头看作认输,把和缓当作耻辱,撞了南墙、头破血流也不肯回头。而“柔者”懂得适时的低头是英明的智慧、是豁达的胸怀、是成熟的标志、是高远的境界,适度的退让是审时度势、是顾全大局、是深谋远虑,而绝非是委曲求全的懦弱。
项羽是历史上刚直莽撞而又自傲自负的典型。他自幼天生神力、武艺高强、志向博大,吸引了众多谋士和猛将来投。称王称霸后一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他勇猛有余,仁善不足,十分残忍。在新安,面对章邯兵败归降的20万秦军士卒,不顾其大都是穷苦百姓,不思化为己用,而是连夜命人挖坑统统活埋;入关攻破秦都后,“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他目光短浅、自满少智,听不进别人劝谏。鸿门宴上关键时刻不听谋士范增忠言,放走争天下的劲敌刘邦。他惯于享受胜利的狂欢,却经不起失败的打击,被刘邦打败后,在乌江边,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置众多追随他多年的属下于不顾,拔剑自刎,了却他那看似悲壮却充满罪恶的一生。
与项羽同时代的韩信则是能屈能伸的智者典型。韩信出道前,武艺已很了得,出门必带剑。一次,家乡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一个屠夫对他说:“有本事你敢用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一旁的人也跟着起哄。韩信瞪着他看了很久,自知形单影只,强忍住心中升腾的怒火,从那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胆小,史书上称此为“胯下之辱”。后来韩信仗剑从军跟随项梁,项梁死后又跟随项羽。他曾多次给项羽出主意,但都得不到采用。于是韩信投奔了“汉王”刘邦,在萧何鼎力举荐下得到了重用,被封为“大将军”。他屡出奇谋、攻城略地,在刘邦与项羽对决的楚汉战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辅助刘邦在垓下打败了项羽。后来韩信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他把曾经侮辱他的屠夫召来,不仅没有报复,而且让其做了军官。正因为韩信当年能忍受“胯下之辱”,没有逞一时之勇杀人,才避开了人生大劫,有了后来的锦绣前程。从此牢狱中少了一个杀人犯,人世间多了一位“国士无双”的千古名帅。
项羽和韩信的故事,给后人留下无穷的启迪。民间有句谚语:“低头是谷子,昂头是秕子”。谷穗越成熟饱满,头弯的越低。只有那些腹中空空的秕子,才会头昂得很高,招摇显摆。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如果一味地眼睛向上,而不懂得低头做人,终有一天会摔跟头,甚至误入歧途或落入陷阱。民间有句俗话:“冲动是魔鬼”。某个批发菜场进出口墙上有条标语:“打赢了进牢房,打输了进医院。”句糙理不糙,社会上多少人因一时冲动犯下错事而悔恨一生。民间有句俚语:“弯扁担不易折。”大丈夫能屈能伸,遇事莫逞强,方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忍过一时,柳暗花明,这是智慧,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当然,忍让只是一时、不能长久,如果一直低着头,那就不是明智,而是懦弱无能了。
要学雪松能弯腰,不学脆木刚易折;要学稻谷肯低首,不学秕子空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