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仁忠的头像

洪仁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06
分享

戽 鱼 情 思

 

多年来,在报刊网络上每每以戽鱼为题材的回忆文章,作者都详细记述自身童年时期在农村戽鱼的有趣经历,那份独有的快乐甜蜜跃然纸上。此时每每勾起我对自己童年戽鱼的悠远情思,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共鸣。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这份情思渐渐由单纯变复杂,如今竟平添了一份浓浓的忧思,我越来越觉得年戽鱼的经历不仅是快乐的,更是奢侈的。

家乡地处淮河入海水道北岸,地势低洼,河沟密布,水网交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童年时期,河渠沟塘清澈明净,连小河沟也是清清爽爽,虽然长着不少浮萍、水花生等水草,岸边生长着密密匝匝的芦苇、蒲草等,但绝少见到垃圾。村边的河塘是全村人的水源地,吃水、淘米洗菜、洗衣服,都在河塘里。

家乡的大沟小河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夏天在这里洗澡、打水仗,冬天在这里溜冰、凿冰块玩。平时,割牛草、割猪草、捞水草、打柴膜(芦叶)等,沟圩河塝布满我们劳动的足迹。河塘环境好,自然成为鱼虾蟹鳖的美好家园,捕鱼摸虾就成了农家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而印象最深的是戽鱼,农闲时,河塘沟渠常常见到戽鱼人的身影,有的全家出动,有的和朋友邻居联手。到的一部分卖钱一部分自家吃

几岁时,我经常看大人们戽鱼,他们用小笆斗做成“悠斗子”戽水,两人一班,一人抓着一边绳子,悠起来戽水,那“扑~哗~、扑~哗~”有节奏的声音非常动听。长到十岁多,不再满足于看戽鱼,就自己结伴戽鱼。玩伴中数大华子年龄最大,又聪明机灵,就成为戽鱼的领头人。戽鱼一般是在春秋天不冷不热的时候,夏天发水、冬天结冰都不适宜。那时我们上学课程不重,作业少,在学校就能做好,课余有大把的时间。放学后,大华子召集三两个玩伴,分派任务。大家飞奔回家,放下书包,带着瓷盆、木桶、铁锨、竹篓等工具,来到约定的地方。戽鱼先要选好河段。我们力气小,抡不动“悠斗子”,只能选水较少的小河沟;与大河相通的是首选,有大鱼的概率大;仔细察看,被人新戽过的不能选;水要不深不浅,稍有点浑浊,不能太清,细心看有鱼儿活动的迹象,就是适宜的点了。

点选好后,开始打堰坝。尽量利用原先的老坝埂,用铁锨挖岸边带草的泥,间隔十米左右打两道坝,使中间一段水面分隔开来。打坝不能偷工减料,要打结实,不然中途溃坝就会白费功夫。接着开始戽水,挽起衣袖裤腿,或干脆脱掉长衣服,直接站到坝口水中,用瓷盆或木桶向坝外刮水。刮二三百下,累了,换个人再刮。有时为了加快速度就两个人一起刮。随着“哗啦~哗啦~”的戽水声,脚下的水一点一点低下去,水浅的地方河底露出来,不时有小鱼顺着水流游到脚下,浅水里有鱼惊慌地窜来窜去,偶尔有大鱼弄出水花,啪啪的响。这时,大华会用铁锨在河底淤泥中清中一条水道,让远处的河水顺畅地流过来,再戽出去。戽水很累人,虽然轮流戽,但时间一长,个个都累,腰酸背疼,手臂发麻,抓盆子都困难。但望着河底活蹦乱跳的鱼儿,疲累感顿时轻了不少。

俗话说,吃鱼没有取鱼乐。每次水戽干后,抓鱼是最有趣的。看到蹦跳的鱼儿,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扑上去抓,揸开两只手,见鱼就逮。草鱼(鲫鱼)、参子、癞蛤蟆鱼、肉罗汉最常见,也有鲶鱼、鲤鱼、大头鲢、青混子......多数是小鱼。运气好碰到大的,一个人抓不牢,就几个人合抓,整个身子扑倒在淤泥里也在所不惜。最狡猾的是乌鱼,会埋在淤泥里一动不动,错以为是一截烂树桩,仔细看才能分辨出来,两手掐住它的前半段,任凭它拼命挣扎,甩你一脸一身淤泥,也要欢呼一番。气恼人的是抓昂刺鱼,不小心被它的尖刺戳到,钻心的疼,鲜血直流。少数时候会碰到长鱼(黄鳝)、鳗鱼,滑溜溜的不好抓,要用中指锁住。最吓人的是碰到蛇,以为是长鱼,看清后吓得哇哇大叫,扔了就跑,这时蛇也会赶紧溜走。泥鳅倒是经常抓到,但谁也不喜欢,有时带回家剁碎喂鸭子。结束前,还要回头找一找,把漏掉的抓起来,叫做“有钱难买回头望”。

鱼抓结束,天也晚了,几个“小泥猴”顾不得满身泥水,就地把鱼按照人头分成几堆,大小搭配,各领一份。有时抓到的鱼不多,每人只分到几条小鱼,但谁也不在意。提着鱼、拿着工具,哼唱着歌走在回家的路上,尽情回味着戽鱼游戏的快乐。到家大人们把鱼收拾干净,那时食油金贵,就放点盐,加点咸菜、黄豆、芫荽煮煮,一盘鲜美的煮杂鱼全家就可以享用了。特别是冷天,煮好的鱼汤冷了变成鱼冻子,是很好的下饭菜,能吃两三天。在那缺吃少穿的年月,这是非常难得的美味佳肴。

戽鱼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获得美味、改善生活,更在于让我们从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和认识大自然,学会劳动技能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我们从小养成自己动手创造财富的好习惯,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让我们在艰苦劳动中增强体质、增大胆量、增加历练;也让我们小伙伴之间学会了友爱互助、协作配合。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斗转星移,转眼几十年过去,如今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小洋楼成排成片,水泥路四通八达。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农村自然环境的恶化,不少乡村河垃圾成堆、黑水横流、臭气熏天化肥农药残留毒化,鱼虾大量死亡,残存下来的也成了毒鱼虾,不能食用。多年来陷入“污染-整治-再污染”的怪圈。孩子们就是想戽戽鱼、玩玩水也难以找到一方干净整洁的河塘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就像一个个被设定好程序的小机器人,在一条条“流水线”上走程序,从家庭到学校,从作业堆到各种辅导班,整天像困在笼中的鸟儿被死死束缚。即使课外活动也被过度保护,城里孩子玩沙子只能去公园,游泳只能去游泳馆;农村大多是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也是看电视、玩手游,不愿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对比他们,我们童年能自由自在的戽鱼、无拘无束的投身大自然,是多么奢侈的经历。

回味过去,审视现在,是为了警示未来。虽然我们现在生活较富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也正在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我们需要绿水青山,让乡村居民重新享有优美清洁的生产生活环境!孩子们需要健康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快快回归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