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仁忠的头像

洪仁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17
分享

挥写故道“水文章”

 

827年前,黄河巨龙用力扭动下万里身躯,把龙头朝向东南,从此枕着黄海之滨这片土地,一枕就是661年一刻也不停地喷吐惊涛浊浪源源不断地携来巨量泥沙,淤积出大片新陆,把海岸线向东推进了近百公里。166年前黄河巨龙又扭动下身躯,把龙头枕向渤海,从此这片滨海大地上遗留下一段废弃的“龙身”,一道由断续沙冈和荒芜沙滩组成的干涸河床,乡亲们称其为废黄河”,又称“黄河故道”。

我的家乡滨海就在这条故道边,从儿时起不断耳闻目睹故道的前世今生,深深感到这就是一部家乡的发展变化史,也是共和国沧桑巨变的一个展示窗口。这里原先一直属于淮河尾闾,大小河流连通成网自成体系,主干河道河槽宽深,入海顺畅。自从黄河夺淮而来后,无穷无尽的泥沙完全改变了这里的一切,所经之地泥沙泛滥,持续淤长,河床不断抬高,两岸人工堤只好命地高筑,形成一道横亘在家乡平原腹地的条状“高原”,其中的黄河则成为河底高出两岸土地的“悬河”。原有水系被彻底破坏,大小河道淤堵不畅,整个区域排不出、灌不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黄河北归后,随即断流淤废,各种灾害有增无减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500年间,大的水旱灾害就达256次,平均每两年1次。不仅如此,黄河改道后,泥沙断了来源,临海新造陆地又面临海上洋流和巨浪冲刷,尤其是强台风来袭,大片陆地及无数居住其上的人民生命财产屡屡遭受灭顶之灾,海岸线年复一年急剧侵蚀后退。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勤劳勇敢的家乡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抗争。但在旧中国,这种抗争显得势单力薄、特别无助而收效甚微。幸运的是,家乡人民终于盼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盼来了亲民爱民的党和政府,盼来了水利事业的大发展,盼来了黄河故道的改天换地。此,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组织下,家乡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做好一系列“水文章”排。开挖和疏浚河道,调整水系,加固堤防,排涝设施,汛期严防死守,确保行洪排涝无虞;灌。科学利用水源,理顺灌溉体系,实施排灌分开,增设机电设施,提升灌溉能力改。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推进旱改水和改碱工程,消除旱灾碱害开。推动故道沿线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兴建集百果园、经济林、高效农业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带固。树立“保海堤就是保家园”的强烈意识,持续加固海堤,迎战飓风骇浪,根除海患潮难;港。集全县之力推进沿海开发,初步建成现代化大港滨海港

家乡曾活跃着一支军事化管理”的民工队伍。组(生产队)有民工班,自然村庄有民工排,村(大队)有民工连,片区有民工营,乡镇(公社)有民工团平时分散参加劳动冬春集合行动,开赴远方安营扎寨,参加县级以上重点工程会战,一干就是两三个月,甚至秋冬连春跨年干;夏日雨季听号令参加抗洪救灾,骨干河道、海堤,哪儿有险情开赴哪里。许多老人一提起当年开挖苏北灌溉总渠的场景兴奋得眉飞色舞,说工地上就像淮海战役那样人山人海令人激动。那是1951年寒冬,在三百里河线上一字排开120民工(本县约15万),战前誓师大会上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工期每一天工地都是红旗招展、人欢马叫;没有机械,全凭一副副铁手掌、铁臂膀、铁脚板手挖肩挑车推;严寒、冰冻、下,没有阻挡住任何一个英雄铁汉;仅用80多个工日就完成了7000多万土方任务。军事化管理”保证了民工队伍坚强的战斗力,据有关资料显示,仅1951至1965的15年中,县境内新开挖和疏浚入海行洪排涝干道8条,出动民工100多万人次,挖土3.5亿方,使困扰几百年的泄洪排涝难题得到极大改观。

“哭包河”的故事在家乡广为流传,是家乡妇女顶起“半边天”的生动见证。那是1958年秋后,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大干一冬春,基本实现河网化”的号召,全县农村80%的劳力投入水利建设,男劳力全部上了大工程,而新开一条县城通排水渠的8公里排水河道的任务就落到妇女身上。在重重困难面前,广大妇女没有退缩,许多人年幼的孩子无人照看,就干脆带到工地上,有的用布兜将小孩背在背上,有的将还在吃奶的宝宝围在窝篮里,用小推车推到工地上,大点的孩子就在工地玩耍。时间一长,天冷肚饿,工地上哭声一片。妇女们原本干泥工活就特别辛苦,受孩子哭闹影响,许多人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哭一会,抹抹眼泪继续干。这条饱含泪水的河道历时一个多月终于竣工,被人们调侃称作哭包河,后被定名为妇女河。

“一夜往返百里不误工”的故事反映了家乡人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不怕苦精神。故事的主角是我的生身父母,那年父亲随“大部队”在离家50里开外的灌溉渠南驻扎挑大河。有一天晚饭时听刚从家里来工地的邻居讲,我母亲在家参加挑河劳动生病了,父亲非常着急,连夜步行赶回家看望母亲。半夜赶到家,母亲既诧异又心疼他,说自己身体没事,责怪他不该这么远丢下工程连夜赶回来。母亲煮了一碗面条给父亲吃完,便催促他赶快回工地,不要误了工。于是父亲继续连夜上路奔波,早晨赶到工地参加新一挑河劳动。如今老父亲已96岁高龄,提起当年的往事眼中仍泪光闪动,他常说,那时乡亲们个个听党的话,照政府说的做,集体的事永远比个人和家庭的事重要,为集体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抗洪烈士”徐福玺的事迹集中表现了家乡人民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1991年7月上旬,家乡连续几日暴雨倾盆,大小河道水位猛涨,堆堤告急,村庄和农田面临淹没的危险。身为正红乡后舍村后庄组组长的徐福玺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一边组织乡亲们救灾,一边带头下水堵闸洞扛泥袋护坡打坝护水槽……连续六天六夜睡眠加起来不足8小时,累病了被逼着去打吊针,中途自己拔掉吊针回前线,最终一头栽倒在篆河堆堤上,为抗洪救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1岁。《新华日报》详细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省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那些年,每当雨季来临,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中山河)、排水渠(现淮河入海水道)等骨干河流及海堤的百里长堤上,处处闪动着千万双警惕的眼睛,晃动着一队队忙碌的身影,全县大小河流日夜均有哨兵站岗、“部队”驻守,确保客水顺利过境,内涝及时排出,家乡几十年再未发生严重的堆堤倒塌、洪水倒灌等恶性水患事件。

我家老屋后不远处,流淌着一条“幸福河”——九支渠,这是家乡旱改水、让人民吃饱饭的直接见证,也是全县旱改水的一个缩影。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家乡故道边几十万亩土地冬春时干旱缺水、荒碱瘠薄,夏秋季则涝渍不断,农作物都是旱谷,产量低,收成差,老百姓经常吃不饱饭。从1956年起,家乡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组织下,大面积实施旱改水工程,调整优化原有输水体系,全县兴建了15个灌区,新开挖近万条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构成一张张庞大的灌溉网络,配套的桥涵闸站星罗棋布、点缀其间。旱改水使大片饥渴的土地喝饱了甘泉,碱薄田块迎来了稻谷的丰收,故道沿线低产田粮食产从每亩100-300斤一下子猛增到600斤以上。而九支渠汨汩流淌到我们村的甘泉竟来自遥远的长江,是“引江济黄工程”不远千里把长江之水输送到黄海之滨。从此祖祖辈辈吃腻了山芋等粗粮的乡亲们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饭,那份幸福的喜悦写在一张张或苍老、或年轻、或稚嫩的脸上。

“中学生河工”的故事是家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潮中绽放的一朵小小浪花。那是1976年秋后公社给我们高二学生下达参加整治农田劳动的任务,在学校邻近的陶河大队一块低洼田块中间开挖一条大沟。这等同于上河工,是公认的重体力活,时我们只有七岁,遇到了平生严峻的考验。在整整一星期的艰苦劳动中,同学们边学边干、咬牙坚持、相互鼓劲、比学赶帮,手脚磨起血泡不吭声,腰酸腿痛、体力透支不停歇,期间有人受伤流血生病,却没有人偷懒、请假、逃避。直到任务完成那个傍晚,一群女生看着刚挖好的新河,终于暴发式地放声大哭……这只是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热潮中的一个小小故事,全县百万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改造家园的动人故事何止千万。曾几何时,家乡广泛流传着一句粗俗形象顺口溜“饺子田,奶子路,杈角泡桐刺猬树”,把七歪八扭、高洼不平的田块形容为“饺子田”。家乡人民为彻底改变落后的农田面貌和生产条件,坚持长期不间断地整治优化,1959年即放出了“条田方正化、土地平整化、水利河网化、林路宅规格化”的样板点,并在全县逐步推广。通过20年持续努力,到1980年全县农田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

百里如今已嬗变成一条集特色农业、绿色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风光长廊,绽放出越发迷人的光彩。遥想当年黄河北归,故道空留下莽莽沙丘和茫茫滩地,萧瑟死寂,毫无生机。新中国成立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家乡人民终于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沿线百姓着手开发利用故道资源,县域西南原大套、果林乡境内造出了成片的果树林,西边沿河一线原界牌、陆集乡种植连片的小花生,沿海滩涂栽植了大量速生林和经济林木,并开挖了一方方鱼虾蟹塘。后来,树林和鱼塘又发展了规模性鸡鸭鹅兔和禽鸟养殖。新世纪,乡亲们把目光投向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打造出一系列集游、赏、玩、乐、吃、购于一体的观赏景点和旅游胜地,百里故道成为一道亮丽的观光长廊,陈列着“十千十万”好去处,即:千亩智慧农业示范园、千亩垂直农场、千亩蝴蝶兰、千亩梨花海、千亩苗木花卉圃、千亩葡萄基地、千亩草莓采摘园、千亩五谷杂粮、千亩中药材、千姿灵龙湖;万鸟乐园、万亩果园、万亩林场、万亩鱼塘、万亩蔬菜、万亩小花生、万亩蛋白桑、万只(头)养殖场、万亩白首乌、万亩银杏园等。最不能错过的是“三月桃花林”,片片桃花姹紫嫣红、娇艳欲滴、粉面含羞、美丽动人,让人无比爱怜;最令人沉醉的是“四月梨花海”,朵朵梨花洁白如雪、清纯高雅、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最使人难忘的是秋日果树园,那满树硕大的梨儿、苹果、柿子、葡萄,像一个个强力磁铁把人牢牢吸住,忍不住扯下一颗猛咬一口,啊!清脆舒爽,香甜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百里海堤早已筑成一道铜墙铁壁,守护家园确保安然无恙。随着黄河北归,家乡沿海淤长型海岸即刻变成侵蚀性海岸,沿岸潮流像魔鬼一般悄然不断地将海岸泥沙剥蚀刷走。最可怕的是夏日台风来袭,惊涛骇浪形成海啸直扑堤岸,原本就脆弱的堤防经不住冲击,纷纷倒塌失守,汹涌的海水把临海大地上的一切毫不留情地扫进海中。据阜宁《庙湾镇志》等史料载,民国28年(1939年)飓风造成的海啸使沿海数十里内一片汪洋,计淹死1万多人,房屋、田园尽毀。像这样的海潮灾害在家乡不长的历史上竟屡见不鲜。明、清封建王朝和民国政府也曾多次筑堤防潮,明万历年间修了范公堤,清道光年间建了苇荡营御潮堤,光绪年间筑了西辽堤,民国政府先后建了垦务堤、公司堤、韩小堤,但均因投入有限,先天不足,这些堤防很快在巨潮骇浪面前垮塌殆尽。我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在此一建政,就非常重视海堤防御,当年即组织修筑了宋公堤,1949年春又加固宋公堤为主海堤,建国后历经多次大修和年年岁修,这条主堤一直保持至今。世纪之交,海堤全线实施高标准达标工程,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外抛块石和“扭王字块”护坡,打排桩防浪,政府投入巨资,有“移步上万”之说,即在海堤上每迈1步投入就达1万元。每逢夏日潮汛期,还要组织成千上万民力日夜驻堤值守,保证百里海堤始终固若金汤。

故黄河入海口赫然崛起一座现代化大港,成为引领家乡腾飞的新龙头。黄河巨龙移驾渤海后,家乡人民一直有个强烈愿望,在原“龙头”位置开发建设一座大港口,并以县名来命名为“滨海港”,使之成为淮河入海的正印门户和带动家乡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经过上世纪长期蓄力筹备,进入新世纪,滨海港开发建设终于走上正轨,步入快车道。如今,滨海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获准正式对外开放,港口初具规模一批10万吨、5万吨级通用码头和专业性码头已顺利建成,高耸的塔吊在码头上一字排开,正忙着从靠泊的万吨巨轮上装卸货物;一幢幢雄伟的建筑拔地而起,一座座巨大的仓贮罐排列有序,一条条货物输送带不停运转,一辆辆满载的卡车来回穿梭;现代化的发电厂体量庞大、设施先进、技术领先,正在日夜不停地发出巨量电能;陆上和海中成排成片的高大风机也在巧借风力发电忙;一家家世界级、国家级重点产业已经或正在入驻,一片片崭新的建筑正在铺满海滨;与港口配套的公路、航道联成网络,四通八达,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之中;“月亮湾”港城等一批观光旅游景点展露新姿,吃喝玩乐游均能各得其所。家乡政府还制定了一套沿海发展远景规划,要把滨海百里海涂建设成大规模现代化特色产业带,打造成亮点纷呈的观光长廊;滨海港未来将建一批30万吨级码头泊位,使之成为一颗动力强劲的新龙头,引领家乡快速迈向现代化。

沧桑故道重抖擞,巧手挥就水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