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孤山为支点,向北望,隔江相对的棉船镇是我的生长之地,向南望,近在咫尺熏染陶狄遗风的龙城镇是我的安家之所,而长江就像一根扁担挑起我的爱恋和牵挂。
打我记事时起,小孤山卓约的风姿常常映入我的眼帘,她那厚重的文化底蕴像一墩硕大的磁铁,吸引我去了解咀嚼。
从棉船到县城,从县城到棉船,渡船非得经过小孤山,只到长大了才懂得,小孤山乃楚、 蜀、豫、章诸水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我记不清多少次反复揣摩她的“东望一支笔,西看似悬钟,南看太师椅,北望啸天龙”的民间四像之说。站在县城的城防堤上,小孤山十分抢眼,要是来到下游不远处的澎浪矶,小孤山便伸手可触了。
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下决心不再做匆匆过客了,踏着滚滚波涛,去实现亲近小孤山的夙愿。与长江南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形成鲜明对比,北岸一马平川,兀立长江边上的小孤山巍峨挺拔,好似神来之笔。
天若有情天亦老,小孤山像一位长生不老的智者,千百年来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日听长江波涛,夜观万家灯火;她经历、并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和我们一起向往着未来的美好。山脚临江的一面,清晰浮动的水渍记载着今昔流年,奔腾不息的江流反复澎湃着不变的豪情。
从山脚向上仰望,孤山悬崖,山势险要,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我的周身弥漫。是山崖坚摧不倒的刚劲,是树木修竹扎根巉岩的坚韧,是绿色树冠摇曳空中的活力,还是小孤山在水一方的凝重?这景色之外的美丽像来自天际的电流,一次次流遍我的身体、触击我的思维。而叠耸突立于崖畔的庙宇因循小孤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像鸟儿在树梢筑巢般,悬挂半空,更是给这长江绝岛陡添神韵之笔。踏着风尘而来的游客在这透溢幽静萦荡缠绵的意境里,去除疲惫,寄托善良、祝福的心愿。
沿着青石铺就或依山崖开凿的阶梯拾级而上,历史老人沉重的步履在我眼前闪现,那重重叠叠的山崖如丰厚的史书,娓娓叙述古往今来。
半山腰上的“启秀寺”,相传建于唐代,寺内原供奉着关羽塑像,现在寺中立着的是小姑塑像,故称小姑庙。小姑,民间传说是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最后投江殉情,死后化着秀姿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对岸,即“澎浪矶”,亦名“彭郎矶”。
风姿秀逸的山色和娓婉动听的凄美故事,吸引无数游人前来瞻拜。看,石阶两旁的石板护栏上,刻有历代帝王将相、文臣墨客的诗词楹联数百首(条),灿若星辰的石刻,点缀着山的风景,演绎着山的文化。
小孤山深受诗人青睐,最初来山的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继而有顾况、卢仝 、王安石、王石朋、王守仁、袁枚……“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诗和唐代杰出画家李思训的画——《长江岛图》,使小姑山名扬海内外。
其实小姑山成名远在苏东坡赋诗之前。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记功,又传受秦始皇所赐,题为“中流砥柱”。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厚焙也来此附庸风雅。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柱》,而最早赋诗的则是唐代诗人顾况的《小姑山》,诗曰:“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小孤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又使之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时山上建有烽火台,驻有戌兵。当逢战事,江面便是战火纷飞,楼船冲撞,喊杀声惊天动地。有记载,朱元璋与陈有谅、太平天国军与曾国藩的湘军、王明阳与朱宸濠等都在此地血战过。
千年诗卷墨香扑鼻,金戈铁马犹在眼前。
我轻抬脚步,走近小姑亭,轻一点,脚步再轻一点,别惊醒了沉睡的历史,别打扰了在梳妆的小姑。
小姑亭又称梳妆亭,该亭以小姑在此梳妆的传说而得名。坐在小姑梳妆的位置上,江对面的澎浪矶悄然跃立,彭郎含情脉脉的目光正穿越江水顺着江风,撼动足下山岩 ,跌宕头顶云翳。岁月如歌、斗转星移,这对隔江相对的“情人”,好比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面面相觑却难以相聚,真是天上人间,千古绝唱。
出亭纵目,云淡天高,大江澎湃,樯帆逶迤,长江南岸青山如黛,北岸沃野千里,盎然的春意铺天盖地、目不暇接,犹如一幅舒展的画卷,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北边勤劳的棉乡人民正趁着春色播下希望的种子,南边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在视线里肆意铺张,这轻描淡写的情景,容入也美丽成瑰丽山水不可或缺的一笔。
温暖的江风抚弄我的面颊,小姑与彭郎的悲情故事牵动我的心绪,刀光剑影的鏖战碰折了我的目光。大江与雄关相连,诗情与战火交织,万般感慨迸裂成狂涛细浪,化成一江春水——奔流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