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到这里……”。
每年春天,小燕子都准时出现在家乡的田野里、屋檐下,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飞高飞低,忙着在人们住房的屋檐下用泥田里衔来的泥垒窝。每每看到一天天渐大的窝巢,看到小燕子衔那一口口小泥滴,对小燕子肃然起敬———要垒好一个燕窝,这得多大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啊。
我常常为燕子千辛万苦衔来的一口泥滴在垒窝时不慎掉落下地感到惋惜,恨不能动手去帮帮她们。其实,帮忙也是有的,小时候,十多岁的那段时间,我就经常在春天燕子来家乡的时候,搭起梯子在自家的房檐下、或窗口上方、或避风避雨的地方,钉两颗长钉,搭一块长条木板,给燕子准备一个个便于垒窝的平台。燕子在木板搭成的平台上垒窝比她们悬空垒窝方便了不少,避免刚开始悬空吐泥垒窝时泥滴总掉落的遗憾。
用木板搭平台的活,是跟爷爷学的,爷爷常给我说,燕子进家门是吉祥,是一个家庭兴旺的好兆头。直到后来上中学读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才知道燕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小鸟,在以往那可是居住在王公贵族堂前檐下的,现在能在咱寻常百姓家垒窝,当然是大吉利的事了。
我喜欢每次放学回家到家门口时,燕子“吱吱”叫着在身边盘旋飞舞的场景,就像是要好的朋友一样,赶着前来问候打招呼,然后还围前绕后不肯离开。
也喜欢,在每次雨前,看一群群燕子在低空忙碌穿梭,然后又井然有序地站在门前的电线上,一排排整整齐齐。
最让我感动的是燕子爸爸妈妈哺育小燕子的情景,燕子爸爸燕子妈妈历经千辛万苦从野地寻到肥美的虫子,不顾路途遥远用嘴衔回燕窝一口口喂给嗷嗷待哺的黄口燕仔的口里。看着燕仔们那一张张马札口、看着燕子爸爸燕子妈妈无私喂虫子的专注,心里时常挂念燕子爸爸妈妈,你们把寻到的虫子都衔回来喂给了小燕仔,你们自己可曾吃过了?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您们不也是这样,总是把好的、舍不得吃的东西都留给我和弟妹们吃。
秋天,是燕子南飞的时候。小时候,每到秋季,总为燕子早早飞走去南方生出许多怨言,总想着她们也可以像麻雀一样躲在窝里天冷不出去就可以了嘛,干嘛非要飞走呢,然后来年春天还要飞回来,这多麻烦啊。也听奶奶讲过燕子南飞要经历的困苦,要飞过雁愁涯、鹞子山、摩天岭等等凶险的地方,还要飞过茫茫大海。尽管这都是民间的一些传说,但燕子南飞确实要经历太多风险和磨难,大量燕子为保护群体安全南返都死在途中———在飞行途中处群体外围充当警戒任务时被凶猛的鹰类飞禽捕食、在夜栖时处低矮位置保护群体免受伤害被蛇鼠类动物猎杀。仅凭民间传说要途径的地名,就可见一斑:雁愁涯,连大雁飞过去都要发愁;鹞子山,满山的鹞子,专捕食燕子、鸽子之类的小飞鸟;摩天岭,听名字就高入云端;更加之江河湖海。所以燕子每年的南迁,实属九死一生的旅途。
现在,我们都知道燕子之所以要在秋天南迁,是为了生存,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处于北回归线区域,入秋以后,气温下降,燕子赖于生存的各类飞虫逐渐绝迹,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气温,而接近赤道附近的辽阔区域在秋冬季节正是燕子生存的适宜环境。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气温再度回升,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又是燕子哺育燕仔的绝佳环境,燕子们又结队北回。在这生儿育女,哺育小燕子长大,到秋季又再南飞。如此年复一年,永不停息。
燕子在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省份都可见,她们南迁一般都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像我们熟知的越南、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也有到澳大利亚或南非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可见飞行路途是多么的遥远,名副其实的飞越千山万水。
这不由得让我由衷敬佩燕子的这种精神。为了生存,不惧路途遥远;为了种族延续,不畏万里迁徙;为了保护群体免受伤害,不惜牺牲自己。在现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我们正是需要燕子的这种守信、团结、友善和大无畏精神。
燕子,你们是一群小小鸟,可在我心里,却无比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