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仲光的头像

胡仲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3
分享

行摄怒江大峡谷散记

胡仲光

对于喜欢找一个地方,看一看最原始的景色,听一听最原始的声音的人来说,被称之世界上最长、最原始古朴,充满神秘色彩和美丽险奇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016年10月12日至24日,我与“偷眼看世界”、“江南水秀”、“素百合”等三位摄友一起,从宁波栎社机场乘坐飞机到云南昆明,租车自驾至大理白族自治州喜州、诺邓等地,后转至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所在地六库,沿着怒江大峡谷228省道,自南向北溯流而上,途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福贡、贡山等县(市),直至怒江第一湾、人神共居丙中洛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乡,最后返转东川红土地,共行程2868公里,进行了一次为期十三天的怒江大峡谷摄影采风活动。

十三天时间,我们一路行行摄摄。知之罗、腊瓦朵、石月亮、丙中洛、怒江第一弯、桃花岛、雾里村、秋那桶、巴坡、熊当这些鲜为人知的地方,勒墨汉子、独龙人家、纹面女、山里娃子、扎玛妮和扎利央姐妹俩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还有两边峻岭云雾缭绕,中间峡谷波涛翻滚的怒江大峡谷,傈僳族、怒族、白族、普米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纯朴民风…如一往向前、永不停息的怒江水,深深的印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一、云岭之南

到昆明长水机场,差不多已经下午三点多了。由于离大理古城还有400多公里路程,我们背着笨重的摄影器材,推着行李箱,急匆匆地向出口处走去。

登机前我们网约了一辆出租车,所以没一会出租公司的接机车就到了。在租车点,一番简捷的手续后,很快拿到了一辆叫“锐腾”的车子。

“锐腾”是一辆很不错的国产车,动力充沛,操控性好,视野也十分开阔,而且是辆只开过二万多公里的新车。看着洗得乌黑发亮将要陪伴我们十多天的越野车,两位女摄友竟围着拍起照来。

这是我第一次长途自驾出行,而且在云贵高原上,心里不免有点激动。

云南,简称云(滇),有“彩云之南”“七彩云南”之意,也有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的说法。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境内有著名的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众多景点。

我们之所以选择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江大峡谷为行摄目的地,不仅她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保护区的核心地,而且有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原始森林、人神共居丙中洛,第八条进藏之路—丙察察公路,“记忆之城”知之罗,片马抗英遗址,秘境独龙江等淳朴美丽秀雅的自然风光,还有傈僳族、怒族、白族、普米族、藏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和谐共居的文化魅力和不同的文化交织而成的绚丽风情,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些摄影发烧友。

到大理需要五个多小时的车程。

路上,大家在车里海阔天空地说笑着,当然话题最多的是有关摄影的内容。因为车上不泛有在各类比赛中屡屡得奖,资历深厚的摄影发烧友,有即将步入中国摄影界官方最高组织的摄影高手,也有出过摄影专集的摄影界知名人士,唯有我是个难得碰一下相机的新手。因此,我一开始就把此行当作学习的极好机会。

我驾着车子,疾驰在机场高速公路上。

突然,天空莫名其妙地落下一阵黄豆般大小的雨滴,打得挡风玻璃“啪啦、啪啦”直响。由于起程前我们曾百度过气象,因此对下雨并不感到意外。但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时的天空根本没有下雨前的乌云密布或雷鸣闪电,而是阳光明媚光影闪亮,然而雨点却真真实实地打在我们的车子上了。

“快看,彩虹!”“素百合”尖叫起来。

“啊,真的!”“江南水秀”也随之叫了起来。

为了大家的安全,我紧握着方向盘,没敢抬起头来张望,但心里早已痒痒了。

这时天空已经变得五彩缤纷了。一朵朵白云像一簇簇被弹得蓬松的棉花团,高高悬浮在碧蓝通透的天空中,阳光穿越着云层,给松软白云镶上了金黄色的边,一些穿透云层的光线则形成一缕缕光束直射大地(摄影人称之为“漏光”),一条长长的彩虹横跨在天空的两边…

我想起了杭州G20。那么多企业停工停产,那么多车辆熄火停开,那么多人员放假在家,才换来短暂的蓝天白云。而这里,天比G20时更蓝,云更白,阳光更灿烂,空气更通透(按摄影人的说法,饱和度极高)。

都说高原的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没想到我们刚到高原,就欣赏到了如此美景,而且美得让人羡慕嫉妒恨。

“江南水秀”扒着车窗,大声说:“我们人品爆发了。”

这是高原献给我们的见面礼?!两位女摄友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咔嚓、咔嚓”起来。

“云贵高原是亚热带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地形上虽说是一个高原,但由于海拔高度、大气环流条件不同,气候差别显著。”“偷眼看世界”讲述起高原气象常识来了。

“我们开车经过的昆明,海拔约1900米,其纬度较低(北纬25°)。由于地势较高,来自北方的寒流无法进入,冬季一般不受寒潮影响,而且经常在西南暖流控制下多晴天。夏天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加以海拔高,所以夏季温度偏低。

在纬度、海拔高度和大气环流三者综合影响下,气温季节变化较小,高原上四季如春,所以昆明有‘春城’之称。”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气候现象。后来我们听当地人说,在云南,这样的天气司空见惯。确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相似的景色。

蔚蓝的天空,高高耸立的山峰,云雾缭绕;洁白的民宅、村落,在山间若隐若现…浓烈的风情,如一朵彩云追赶着另一朵彩云,一份情怀撞击着另一份情怀,更似一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长虹,彰显着五彩缤纷的灵气,流淌着千姿百态的动感。

初来乍到,就美美的体验了一把“彩云之南”“七彩云南”的滋味。大家说,这是一个好兆头,我们的行程一定会很顺利。

杭瑞高速公路上,“锐腾”的引擎欢快地轰鸣着…晚上8时许,载着我们驶入了大理下关高速收费站。

二、诺 邓

村口,竖着这样一块牌子:“诺邓是云南最古老…的白族村寨,一千多年来,村名从未变更过”。一个村庄在上千年时间内,从未改变过名字,不能不称之地理史上的奇迹,也是我们对诺邓的最初印象。

早在汉代,大理云龙因盐成为最早的县制,而云龙著名的盐井所在地就在诺邓。诺邓长期以来以煮盐为生,因盐而兴旺,一度曾是滇西地区远近闻名的经济重镇,后因海盐的大量开发,失去经济支柱而渐渐尘封于世。2014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播放了长达六分钟关于诺邓火腿的影像,诺邓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我们一行四人背着相机,走进一家因央视拍摄《舌尖上的中国》出了名的农家乐。老板看到我们,二话没说径直把我们领进了他的煮盐工棚。

“这就是煮盐的锅”老板指着一口正冒着热气的大锅说。

“千百年来,诺邓人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煮盐,然后把煮好的盐卖到外面。诺邓过去很有钱,老百姓生活也很富裕。村里至今还保留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存。”从他谈吐的神态中看出,这大概最使诺邓人引以为傲的地方。

他介绍说,村里有100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众多明清时期的庙宇建筑,还有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马古道等古代建筑。

说者如数家珍娓娓而谈,听者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恕我们孤陋寡闻,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古村落,竟然有这么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可见当年诺邓“因盐而兴”是何等的辉煌!

诺邓不光盐出名,“诺邓火腿”更是名扬四海。

有说,云南三大著名火腿,即宣威火腿、鹤庆圆腿和白族的诺邓火腿,其中诺邓火腿独特的制作工艺最为国内所罕见。甭说早在前清时代,诺邓火腿就经过“南方丝绸之路”,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直至如今,云南大理一年一度盛况空前的三月街集市里,“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仍然会争相购买诺邓火腿。

诺邓火腿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何出名?

我们走进正在修整火腿的一位杨姓村民家。他对我们说,诺邓的“锅底盐”在外很有名气,一些贩盐商人经常光顾于此,因而生意十分红火。但路途遥远,贩盐马帮往往需购买些猪肉之类食材在路上耗用。为了防止猪肉变质,诺邓人就在猪腿上涂上盐巴进行腌制,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诺邓火腿。

说着,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火腿棚。指着一只只悬挂着正在发酵的火腿继续说:“白族村民家家户户都养猪,以玉米、大豆及绿叶植物为饲料,猪肉脂薄肉瘦,很适合做火腿。每年隆冬腊月,村民们就会纷纷宰杀肥猪制作火腿,此时制作的火腿质量最好,叫做‘正冬腿’”。

他说,制作火腿所用的盐就是诺邓的千年井盐。这种盐不含碘,却含有丰富的钾。普通的盐只能腌透六层肉,而诺邓井盐至少可以腌透七层,即使腌制的时候盐放多了,味道也不会带苦。

“这里新鲜猪腿放血,不施针锥,只用揉拍,以防纤维破坏,并以自酿的苞谷酒除菌借味,以灶灰泥浆涂抹火腿表面加以发酵,再用绳吊于阴凉通风处。诺邓雨量适中,气候温和,霜期较短,恰好适宜深度发酵。通常需三年左右时间,一只油脂薄、瘦肉多、仙滑味美的火腿才算好”。

他拿出已经制作好的火腿叫我们品尝。我们看到,火腿肉质细腻,切口嫩红,充分呈现出浓郁的乡土风味和白族人腌腊制品的特色。从外观上看,确实与我们所熟悉的金华火腿有着很大的不同。

听了这么多关于诺邓的故事,不得不使我们对这个古村有那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肃然起敬,也对当代诺邓人仍传承着儒雅睿智的气质折服。

然而作为摄者,更让我们感到兴奋的,还是古村那迷人的色彩。

在村民指引下,我们登上了一个小山坡。爬上山坡的一瞬间,发现这个藏在深山冷岙有着与世隔绝静谧的古村落,竟然美得出乎我们的意料。

远处,晨雾似一层乳白色的面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模糊了我们的视线,给人以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云雾中的山峦、树木、竹林和房子,时尔隐匿时尔显现,犹若在仙境梦幻之中;近处,民舍黄泥墙、黑瓦里渗出的炊烟,或丝,或缕,或卷,或团,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上腾,渐渐消隐…雾在山间游动,山在雾中迷梦,像画家泼墨,似作家撰文,使山变成景,景成为诗。

村庄四面环山,最低处海拔1900米,最高处海拔2300米。后面一座大山像一尊如来大佛,整个村庄犹如建在如来佛的肚皮上。村里三四百户人家,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尤其北山坡上的民宅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前家楼上的后门,直通后家的大院,楼院重接,台梯相连。村中街巷道路,因山就势,纵横交错,清一色的石板铺成,三步一阶,五步一台,有数不清苍老的石台阶。龙王庙、古江西会馆、万寿宫,黄姓家族的“题名访”、玉皇阁前的“棂星门”和玉皇阁一大批建筑群,还有古榕树、树高达三四十米、有800多年树龄的古黄连木…

“我们到了仙境啦!”“江南水秀”、“素百合”一边快速地按动着快门,一边尖叫着。

诺邓的确很美,美得让人窒息,美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回味。我们真的没有任何理由,忽视这个绝美的千年古村落。

三、沿着大峡谷

车窗外,两旁连绵不断的山峦如刀削石壁;中间奔腾不息的江水洪波狂湧…我们车子一出澜仓江高速收费站,怒江大峡谷那股“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的气势扑面而来。

“美丽的怒江大峡谷,我们来了!”

“神秘的怒江大峡谷,我们来了!”

两位女摄友对着窗外,大喊大叫起来。是啊,面对如此震撼人心的气势,除了惊叹和尖叫声,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

怒江、金沙江、澜沧江是我国滇西南著名的三条大江。它们自西向东相间排列,由北往南纵贯云岭山脉,奔腾在巍峨壮丽的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江水并流170千米而不交汇”世界上罕见的奇特自然奇观。

怒江大峡谷云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角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境内,从中国政区图上看,恰好处在“鸡屁股”的位置上。全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之为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

想着将要沿着这样一条神奇的大江,自南向北溯流而上,在峡谷腹地穿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怀着一种无以言状的激动。

六库是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我们穿越大峡谷的第一站。我们的车开到这里时,太阳西斜,已经近黄昏。

太阳给白云披挂上了金色的晚霞,撒落着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把整个六库城和怒江两岸的山体紧紧笼罩了。山和水像一对紧紧依偎的恋人,在激情中释放着惹人气息,让人陶醉,让人联想。

一位客栈老板接待了我们,看我们初来乍到,主动地介绍:在怒江大峡谷,除了随处可见的高山峡谷、激流险滩和流沙滚石的地貌,行走于高山之巅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以及触手可及的雪线翻越垭口时的刺激外,还有众多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茶马古道、溜索吊桥、倾斜度高达四十度以上的农田和宛如仙境的村庄…石月亮,罗锅箐,独龙江,碧罗雪山七莲湖,片马口岸,姚家坪,玛布温泉,老虎跳,怒江第一湾,桃花岛、石门关,丙中洛等等,要我们难得来一趟好好地欣赏和体验一番。当然,这些都早已列入了我们的行摄计划之中。

“从六库出发,沿着228一直可以走到福贡、贡山丙中洛或者独龙江,甚至到西藏的察瓦龙和察隅也不会迷路,因为大峡谷只有这条省道。”客栈老板告诉我们。

第二天,六库城还在睡梦中,我们就开着车迎着清晨朦胧的云雾,沿着大峡谷,在高山悬崖中穿行了。

随着向北不断推进,两旁的山势越来越雄奇险峻,中间的水流越来越浑浊湍急。视线被大山遮挡,土地被峭壁割裂,江水被巨石阻滞,阳光被时隐时现…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带来了如此美妙的景色,暗自庆幸,能在这样的神奇之地行摄采风,实在不虚此行。

沿途,我们不时的看到身着不同民族服饰,背着挎包的人们,或三五成群赶集,或赶着牛羊下地劳作。我们知道在大峡谷沿岸,居住着由碧罗雪山之东辗转而来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繁衍子孙后代,在雪山峡谷飞瀑大江下,创造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虽然,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们近已汉化,但在这里还能看到许多民族特色的痕迹,尤其一些老人和妇女,割舍不下自己的民族情结,喜欢穿着色泽鲜艳的民族服装赶集或走亲访友。

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吃中饭闲聊时,我们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傈僳小伙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傈僳族的一些习俗。他说一年中,傈僳族最热闹的节庆是“阔时”节,“阔时”傈僳语是“岁首”“新年”的意思,相当于我们这里所说的春节。年前,按照傈僳族传统习惯,用锥栗树枝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在大门前竖一棵青松,里外铺上松毛,年三十下午宰杀年猪。晚上吃饭前,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要把第一舂出的天籼米或糯玉米粑粑肉祭给狗吃,及挂在铁三脚架和桃梨树上祭祖祈福。“阔时”节的第一天清晨,傈僳族青年男女需去离寨子较远的溪水边或水源头抢舀“头道水”。节日期间,各村寨都会开展一些玩转车、荡秋千、打陀螺、射弩、爬刀杆等娱乐活动。他说,近年来,县里也会组织开展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到时其他民族的人也会积极参与,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说罢,好客的小伙子邀我们去他们寨子作客,但我们由于急于赶路,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他说,在僳僳族怒族村寨里,只要有远方的客人来,不论哪里人都会热情留宿,拿出美酒和美食款待。的确,在后面的日子里,我经常遇到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人们。

有人曾这样说:“怒江是一条男人的江,走进怒江大峡谷,你能感受到男人的不屈和呐喊”。也有人这样说:“怒江是一位深情的女子,她爱恋着澜沧江,日夜不停地追赶。”而依我看来,怒江更像一部书,她承载着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生生息息的壮丽史篇。

一路过来,我常常会独自一人傻傻地站在怒江边,遥望着一条条盘旋山间的羊肠小道,一道道横跨山间的溜索,一排排简陋的山间小扉,耳边仿佛会响起一阵阵高低起伏的马帮调子,肩附着背篓的老者匍匐在峭壁上的叹息声,赤足芒衣的孩子对外面世界向往的呼唤声…到了这里,我才真正明白大自然的山和水,原来可以美得如此让人心醉,可以神秘得这样深邃莫测。

我发现,我已被大峡谷深深折服了!

四、寻找“花房”

“老乡,现在这里还有‘花房’吗,哪里能够找到?”刚到营盘镇,我们就向路边的老年人打听起来。

“年代变了,这种东西已经慢慢消失了。不过,在金满村或许还会有,只是较偏,路也很难走。”老人说。

这里所说的“花房”或者叫“公房”,是勒墨女孩成人后,家里人为方便她们与小伙子谈情说爱,寻找心仪的伴侣而专门建造的一种“千脚落地”茅草房。

大家听说还能找到“花房”,疲惫的脸颊上一下子充满了兴奋的光泽。我的兴趣似乎更浓些,因为能与拍摄对象面对面,不仅能拍到好片,还能了解到更多鲜为人知的东西,为以后写作收获更多的素材。

我连忙发动车子,拐进了去金满村的路。

没想到,刚进路口迎面就是一个陡坡,好在我们的“锐腾”很争气,油门一轰就上去了。然而,万万没想到没几米远,又来了一个近乎360度的上坡加急转弯,来不及反应的我,心一下子被提到了嗓子眼。仅仅只能勉强通过一辆小车的路面,右边是坚硬的山体,左边是落差很大的急转路基,加之转弯时半径不够充分,上坡变得十分困难。

车上的空气一下子凝固起来,几位女摄友仰着被抬得高高的身子,被眼前的一幕彻底吓懵了。坐在一旁的“偷眼看世界”也十分紧张,但他还能镇静地指挥车子:“向左打点方向…踩紧油门,慢点…慢点…”轰的一声吼,车子终于窜了上去。“哇”!随着一阵欢叫,我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但发现手心已经湿润了。

后面的路正像老人描述的那样,山高路陡弯头多,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炮弹”坑。好在路上很少有车辆来往,否则根本无法避让和交汇。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发现远处山坡上成片的玉米丛中,夹杂着三三两两勒墨人居住的“千脚楼”,这就是我们要去的金满村。

“千脚楼”是用几十根木柱支撑着木板建成的篾笆楼。它的墙四周用杂木片或篾笆围成,房顶覆盖着一些木板和柴草,整个楼好像一只长方形的木匣子。“千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禽。住人的二楼分为堂屋和卧室,进门是堂屋,中央有一个火塘,用作烧菜做饭取暖接待客人;两旁是两间卧室,一间住父母,另一间是子女居处;大门一般开在朝阳方向,前面留有晒台和供人行走的过道。“千脚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很适合怒江流域的气候特点,是傈僳族人传统的居住宅舍。

走进村庄,除了这些黑不溜秋的“千脚楼”,几乎没有什么人,听几个在家的老人说,都到山地收玉米去了。老人们看着我们的“长枪短炮”,热情地与我们招手打着招呼,当我们的镜头对准他(她)们时,也知道摆个pose什么的。

身旁不时有背着背箩的勒墨人路过,有小孩女人,也有老人。这些人大多是从玉米地里过来的,因为背箩里都装满了玉米。

我们与路边正在休息的勒墨人聊了起来。他们是一家子,年轻的妈妈刚满二十岁,旁边是她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四岁,小儿子才几个月。另一旁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分别是四十三岁和四十岁。他们对我们说,金满村由仙人沟、大松登、瓦登等十一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他们家离这里有三公里山路,每天要把种在这里的玉米背回家。

“有人吗?”“偷眼看世界”抬起头,对着“千脚楼”大声叫了起来。

“在嘛。”一个满脸污垢的脑袋,从破门缝里伸了出来。

“可以到你家看看吗?”“偷眼看世界”说。

“可以呀。”一个上身赤膊,乌黑的手膀上刺着一个大大的繁体“龙”字,下身穿着一条沾满泥巴的米色平脚短裤,脚上拖着一双“人字”拖鞋,三十岁左右的勒墨汉子,从“千脚楼”走了下来。

“刚从山坡上背玉米回来吗?”我们跟着勒墨汉子,在根本没有路的玉米地里穿来穿去。

走出泥泞的玉米地,迎接我们的是满地废弃的烂木头、破栏栅、破瓶破罐和东倒西歪的杂物。我们沿着一条污水沟,慢慢地向前挪动双腿,由于水沟的边十分狭小,只好挪一步停一步。最后,还是在勒墨汉子的搀扶下,才好不容易登上了他的“千脚楼”。

十几平米的空间里,只有从篾笆围成的墙缝洞里透进来的一束光亮,在黑暗中显得特别剌眼。我们环视了一下房间,发现中间的主要位置上放着一个火塘,火塘边上堆放着柴火和几只被烟火熏得墨黑的锅碗瓢盆。在房间角落搭了一张床,床前小桌上堆放着一些杂物…

“家里只有你一个人吗,老婆呢?”我们问勒墨汉子。

汉子不好意思地冲着我们嘻嘻一笑:“还没有讨呢。”

勒墨人,傈僳族人称之为“勒墨”,怒族人称作“苗旺”,意思是会使用牛耕地的人,而他们自称为“巴尼”,意为山那边(指碧罗雪山东边)过来的人。勒墨人和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人一样,是怒江东西两岸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勒墨人祖先原居住在大理、丽江、维西、剑川等地,后来因民族矛盾迁徙到今兰坪县中排的木爪邑村,营盘的西务库和金满村,并于明末清初翻越碧罗雪山进入原碧江县的怒江西岸洛本卓一带定居,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了。

勒墨汉子客气地招呼我们坐下,并递来一支烟。他那难懂的语言,只能知道个大概,我们打着手势表示想给他拍几张照片。他乐意地接受了,并按照我们的意思,点着火塘的火,做切菜、烧水煮饭等日常生活动作,由我们任意摆拍。

我们问他,哪里还能找到“花房”?他说这东西几年前就没有了,他们的村庄很快也要搬迁了,以后你们再来就能看到新房子了。说到新房子,汉子露出洁白的牙齿憨厚地笑了。说话间,勒墨汉子非要我们去看看他们的酿酒房,说勒墨人生性离不开酒,酿出来的酒也是最好喝的…

我们背着相机,回到了村口。

村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有刚从山上回来,围在一起蹲着剥玉米棒的男女村民;有背着背篓正往家里赶的老人和小孩,也有裸露着双乳正在为孩子喂奶的女人…我们端起相机,又是一阵狂轰滥炸。不知什么时候,勒墨汉子又来到了我们身边。非要把不知从哪买来的几瓶桔子汁塞在我们手里,嘴里不停地说,下次再来,下次再来。

返回途中,不知谁“唉”的一声。我猜不透这一声叹息,是惋惜没能拍到“花房”,还是羡慕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原始生活?!

五、去秋那桶

小客栈里,只有我们几个客人,特别安静,因此晚上睡得也特别安稳特别香。

醒来时,突然发现手机快没电了,但充电器因匆忙而遗忘在车上了,我只好摸着黑到楼下停车场取。

听到响声,老板娘从楼上走下来,替我打开了大门。并告诉我说,去秋那桶的路马上要封了,要我们抓紧时间出发。

封道意味着我们去不成秋那桶,既定的计划岂不泡汤了?我一阵小跑,把信息通报给了“偷眼看世界”、“江南水秀”和“素百合”。他(她)们也一阵紧张,并以最快的速度洗漱、整理行装和早餐。

我发动车子,朝着秋那桶方向驶去,然而没有跑多久,一根栏杆出现在眼前。

“不好,已经封道!”“江南水秀”叫了起来。

值班保安从岗亭走了出来,要我们返回,说前面施工,外来车辆一律不准通行。心有不甘的我们,又是好话又是递烟的磨着嘴皮子,心想能开个后门通融一下。但那两个保安却特别认真,说领导有规定谁也不许放行。不过,从他们嘴里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本地车辆不属限行之列。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回客栈,重新规划出行方式。

老板娘对我们说,街上有许多本地客运小汽车,他们能自由出入封道路段,我们不妨一试。

丙中洛不是很大,但街上人来人往还算热闹,尤其各种早点小吃店早早开门了。我们看到,马路边一字排着十几辆客运小汽车,上面没有驾驶员,但每辆车上贴着车主的联系方式。我们很快找到了一辆,并拨通了一位女司机的电话。

一路上坑坑洼洼,车子像过山车一样,跑得十分艰难。女司机对我们说,秋那桶是丙中洛最偏远的一个小村,再往北就是西藏的察瓦龙了。丙察察是当年为了勘测怒江水利资源而开辟的一条简易公路,它处在中缅、中印边境横断山脉腹地深处,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脉挤压的结合部,是目前内地进藏线路中路程最短,被人称之为“最艰难进藏之路”的第八条进藏线。由于山高峡谷深,加上地理构造缺陷严重等,至今还没有正规的公路编号,连地图和GPS上也无法找到。沿途没有通讯信号,外界也极少有人进入,处于完全封闭状态。

这条路上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险情。有人说,怒江大峡谷的险峻和山路的狭窄足以让胆小者精神崩溃的话,而极度简陋粗糙的路面和乱石、塌方、流沙、滚石等,比起奔腾的怒江水更让人胆战心惊。当然,沿途看到的风景也是最为原始,最为优美,最为恍若仙境。有驴友说,在这里“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它能让你体验“身处地狱,眼在天堂”,穿越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极致感受。所以,“最短、最烂、最新的进藏公路”,在进藏人群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好多人以“当年我可是从丙察察进藏的”为傲。近年来,更是深受许多爱好狂野刺激,挑战生命,挑战极限的户外驴友们的青睐。

这位女司机是丽江人。她说,这么多年来,与老公一起一直在这条线上来回跑,哪里有弯,哪里有坡,哪里有坑,哪里有落石,心中一清二楚。她娴熟的开车技术,让我们胆大了不少。

我们扒着车窗,向外伸着头。

高山峻岭云雾缭绕,怒江峡谷波涛翻滚…丙察察像一条洁白的哈达悬挂在峭壁,随着峡谷的弯曲而起伏蜿蜒。说是路,但许多地方看过去却像个山包,翻上去了才看到下面还有路;说是水,但许多地方看上去似断崖绝路,一拐弯又见柳暗花明…

丙察察除了弯多坡陡外,更要命的是要时刻提防山体滚石。就在我们的车子通过“石门”不久,一块足足两倍于汽车高度的巨石挡住了去路。从上面新鲜的黄泥和旁边的碎石看,像刚从山体上滚落下来。好在巨石并没有把路完全堵死,在修路工人的帮助下,我们的车才得以勉强通过。说实在的,在通过巨石时大家都紧张得倒吸着冷气。假如我们的车刚到这里,这块巨石突然从天而降;假如我们的车与巨石同时在此相遇…说话间,又有一辆挖掘机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说前面山体滑坡了,道路被堵得严实实,这辆挖掘机正在奋力抢通。

“这条路上,差不多天天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遇到山体滑坡,车子进退两难,只好静静等待道路抢通。碰到恶劣气候就倒霉了,缩在车里会饿死冻死…”女司机说:“丙察察上,丙中洛到秋那桶与秋那桶至西藏察瓦龙、察隅路段相比,还算是小巫见大巫,秋那桶到察瓦龙的87公里,才是整个丙察察烂路中的烂路。”丙察察的惊险,人人皆知。有人说挑战丙察察,是“赌命的勾当”。但有人喜欢这样的刺激,这样的挑战,所以丙察察也是户外驴友们玩命的天堂。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的怒江明珠——秋那桶。与丙察察的惊心动魄截然相反,这里出奇的安静、古朴和靓丽,让人仿佛感到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怒族语言里,“桶”是和平、平安的意思,在怒江,凡称为“桶”的地方,便是怒族、傈僳族聚居地。秋那桶是怒族、傈僳族混居的一个小山村,一边是碧罗雪山,一边是嘎瓦嘎普雪山,缓缓的山坡下面是滔滔的怒江水。这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牛羊成群,炊烟袅袅,石板顶的木楞房点缀其中…恰似“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一个世外桃源。

走进村庄,村民们正在屋前房后的小山坡上劳作。有吆喝着牛犁地的,有背着箩播种青稞的,也有赶着牛羊放牧的。此情景,不由我想起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另一首《饮酒·其五》,诗中这样写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秋那桶的美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之美,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和谐之美。

“小朋友,能进屋看看你们家吗?”我们与正在玩耍的姐妹俩打招呼。

“爷爷,有客人来了!”姐姐喊着。

“大叔,可以给两位小朋友拍点照片吗?”我问道。

大叔笑呵呵地嘀咕了一下。“爷爷,他们想给我们拍照片”姐姐用当地话(估计是藏语)对爷爷说。

大叔又嘀咕了一下,姐姐见我们没听懂,就说:“爷爷说了,好的。”

姐妹俩围着火塘,添柴加火,看书做作业…还叫来爷爷,让他坐在火塘边喝茶、添火…我们蹲在一边,不停地按动着快门。

我问姐妹俩,这里有没有网络,家里有没有电脑,想把照片发给她们。然而她俩摇了摇头,说这里什么都没有。只告诉我,妹妹叫扎玛央,今年9岁,读三年级;姐姐叫扎玛妮,今年11岁,读五年级。

六、茶马古道

去雾里村,必须要走一条长约3公里的山间小道,因为这是村庄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从秋那桶回来,我们在一座叫“朝红”的铁索桥边下了车,背着照相机拐进了这条小道,徒步走向雾里村。

小道看过去很像镶嵌在山崖里的一条“缝隙”,一边是陡峭尖硬的岩石,另一边就是波涛翻滚的怒江。小道不宽,只有一米多点的样子,但足可让一支马队挨个行走。尽管在近怒江一边没有任何防护物,只要挨近山体行走,并无提心吊胆的危险感。小道随着山体的蜿蜒而高低起伏,总体上还算平坦。有时候,前面的人走着走着一拐弯就不见了踪影,于是眼前只剩下你一个人偊偊独行,由你一路悠闲地看山看水,看满目的绿色,听汹涌的惊涛。小道上有许多马蹄印和新鲜的粪便,看得出这仍是一条常有人马来往的小道。

看似普普通通的一条山间小道,却是具有历史沧桑感,被人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在这条小道上行走,每个人都会有一番难以表达的复杂心境,尤其像我们这些难得到此一游的游客。

凡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之路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是世界上自然风光最为壮观,最具神秘色彩,蕴藏着取之不尽、开发不完文化遗存的自然经济文化大通道。

史料上记载,我国的茶叶向海外传播,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我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到了隋唐,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逐渐被茶马交易方式替代。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我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古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马帮之道。主要线路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全长3800多公里。在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如今,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消散了。然而,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已经幻化成华夏子孙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

“有马帮!”跑在最前面的“素百合”的尖叫声,打断了我的沉思。

不一会,拐角处传来了一阵“驾、驾”的吆喝声,一匹驮着一个小伙子的白马以及紧随在后面的三匹马和两个手执马鞭的赶马人出现了。从马背上空空的货架看出,这可能刚向雾里村运送货物回来的马帮,因为我们在怒江对岸去秋那桶的路上,曾看到有支装有货物的马帮去了雾里村。

我们习惯地端起相机一阵狂拍,捕捉这难得的镜头。眼看着马帮越来越近,马背上的小伙子要我们贴近山体站着别动,我们当然不敢有半点造次,紧贴着山体让马匹挨个通过。这是我们在茶马古道上与马帮近距离的一次相遇,也是我生平中第一次在茶马古道上与马帮相遇。

马帮和赶马的吆喝声渐渐远去了,但我的思绪却依然紧随在后面,穿越着历史的时空,久久不愿折返。我感到此时,已经没有心思去欣赏具有“瑞士风情”之称的雾里村了。

我扶摸着崖壁上一道道斑驳的划痕,想象着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中艰难行进;想象着优雅清脆的铃声和奔波不停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来山林深谷的宁静,披荆斩棘地踩踏出一条通往域外的丝绸之路;想象着在雪域高原纵横驰骋,深山老林奔波谋生的一代又一代马帮人,那种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的豪爽性格;想象着他们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想象着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通往茶马古道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我想,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经济发展,茶马古道、马帮人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将会永远烙记史册。

“嘀嘀踏踏”,又一阵马蹄声由远处传来…

七、纹面女

熊当,也称作雄当,意思是一个有熊出没的地方。这是独龙江乡最边远的自然村,听当地人说,从这里再翻过一座山,就到西藏地界了。

我们去熊当的目的,除了好奇这个隐秘于连绵雪山陡峻峡谷间,有着世外桃源般安静的小山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想法,就是寻觅神秘的独龙江“纹面女”。

去熊当的路并不好走,全是坑坑洼洼的山路,好在路上几乎没有来往的车辆,一路还算顺当,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熊当村。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眼前的熊当村并不是想象中的脏乱差和破烂不堪,而是一幢幢规格相同,排列整齐,坐北朝南,色泽鲜艳的小楼屋。村庄不大,但很整洁,在晨光下显得特别养眼。

远处嘎娃嘎普、白马腊卡和担当力卡山层层叠叠,云雾缭绕;眼前独龙江峡谷水清见底,奔流不息,整个小山村美丽朴实且安静。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溪水…人类宜居的最佳要素在这里都一应俱全。

其实,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新房子我们在前一天也多处看到过。如独龙江乡所在地孔当村,也是风格相同的清一式新房子和宽敞的马路街道。建筑中有乡政府办公楼,文化站,学校,独龙族博物馆和群众性文体活动广场,村民文化活动室等,沿街还有许多商店、饭馆和客栈。刚到这里,我们还以为到了异国他乡,很有集镇风范。在普卡旺、巴坡、马库、钦郎当等村,也都能看到排列整齐的新房子。

下了车,我独自一人背着相机向村里走去。大概已近冬季没什么农活可干的缘故,村庄里很静,只有几个村民晒着太阳聊着天。正当我东张西望寻找拍摄目标时,一位身着彩色条纹围裙的老太太出现在我眼前。

起初,我并没有在意她的脸部,但当她推开家门,回头冲着我微笑,并友善地招手示意到她家坐坐时,我才清晰地看到,她那张乌黑而长满皱纹的脸上,纹着一只类似蝴蝶的青铜色图案。

“纹面女!”我差点没叫出声来。但出于礼貌,我很快捂住了嘴,但内心却十分激动,没想到运气这么好,一下子遇到了想寻找的“纹面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叫来了“偷眼看破世界”、“江南水秀”、“素百合”等人。老太太脸带笑容,不管我们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嘴里唧唧咕咕的说个不停。看来无法用语言与她沟通了,我们只好打着手势表达意思。

从她小儿子那里得知,这位老太太是村里所剩不多的纹面女中的其中一位,今年73岁了。

妇女纹面是独龙族奇异的习俗,一般女孩长到十二三岁时就要纹面,表示成年的意思,出嫁前必须纹面。

纹面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纹面时,少女洗净脸面后直卧躺在地,另一妇女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再用小木棍不断敲击一根荆棘上的硬刺,自上而下依图案刺戳破脸庞,然后用锅烟或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使之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红肿消褪,青蓝色的纹样便永留脸上,终生不退。

由于对独龙族女子纹面习俗了解甚少,我们面对眼前的这位纹面老太太,生怕出言不逊,对老太太带来不敬和伤害,因此我们小心翼翼地不敢多说半句话。然而,这位老太太却表现得非常大方,搬来凳子让我们坐,倒水给我们喝。她的大方,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使我们毫无顾忌地要求她做这做那。老太太丰富的面部始终带着微笑,并按照我们的意思,不时的给火塘添火,搁茶壶,倒茶递水,喝酥油茶…甚至摆个pose,使得整个拍摄过程轻松而愉快。

不大的村庄,没转多久便陆续遇到了另外三位纹面女。其中两位正在编织独龙人喜欢的彩色条纹布,另一位背着竹箩准备出门劳动。与这几位纹面女交流中,她们都表现得落落大方,使我们对神秘的纹面女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返程途中,我们又碰到了一位正在拾柴火的纹面女,听她自己说已经80多岁了。

这么短时间里,能碰到这么多纹面女,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也是这次熊当之行的最大收获。

至于独龙族怎么会有纹面这样一个习俗,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有说为了好看,不纹面的姑娘,会嫁不出去;有说为了死后能与灵魂相认;有说为了防止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去为奴;有说为分辨男女;有说为了死后能带走生前的东西等等,众说纷纭。不过,现在这一习俗已经失传,再也没有女孩子去纹面了。

听说,目前独龙江全乡三十几位纹面女中,最大的已108岁,最小也50岁,平均年龄72岁,这些所剩不多的纹面女成了宝贵的“非遗”。有位纹面女说,她的心愿就是等纹面人全部去世,把她们的照片展览在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展览馆里。

我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更加深入地了解她们,无法知道当年纹面时的感受,无法知道纹面后对她们生活有何影响?更无法知道她们的内心世界,她们的甜酸苦辣。但是,从她们朴实的举动,灿烂的笑容中,似乎感受到她们的生活充满着阳光和快乐。

后 记

出发前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在行摄怒江大峡谷采风过程中,除了用单反相机尽量多拍摄些难得的片子外,要把行摄中所见所闻及花絮,通过视频影像及文字完整地记录下来,以作这次行摄怒江大峡谷采风活动的另一收获。

带着这样的想法,行摄中我处处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广泛与当地人接触、沟通,以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此期间,我做了大量的采访录音和每天日记,以作备忘。

随着行程的深入,我的最初想法的正确性得到了进一步证明,因为有太多的素材,太多的故事值得一写。尤其到了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金满村,丙中洛镇秋那桶,独龙江乡巴坡、熊当村,在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接触之后,一股写作的冲动更为强烈。

每当晚上休息时,我的脑子里时不时的会出现,勒墨汉子、独龙人家、纹面女、扎玛妮和扎利央姐妹俩的一个个朴实身影和一双双充满企盼的眼睛。

也许他们从来没有出过大山,没有离开过怒江,没有离开过大峡谷,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世界有多么的精彩。他们只知道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的双肩背负玉米和青稞,因为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当然,我无法改变他们的现状,只能用同情的眼光安抚他们。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像我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走向小康,走向富裕,他们的生活会像大峡谷的景色一样充满生机,展现美好。

用记叙散文的形式表达所见、所闻和所想,尚属首次尝试。心中没有什么底,只是想到哪写到哪,也许有许多不妥,有许多有违常理之处。但我只是如实地写出我想说的,记录了这次难忘的经历,以作美好的回忆。

感谢我的同行摄友“偷眼看世界”、“江南水秀”和“素百合”,是他们与我共同度过了这难忘的十三天。本来想专门写一节有关与他们在一起的趣事,但由于他们的再三婉拒,只好作摆。但无论写与否,无论我们在行摄过程中也遇到过险情困难、车祸堵车、破胎换胎、迷路问道等插曲。我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里,始终充满着欢笑和快乐,这是这次行摄采风的最大收获。

我想,人的一生也许不需要很多的经历,有几次难忘的回忆足以享用终身。

2022年4月22日重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