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志华的头像

何志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29
分享

共 鸣

 

我曾未加思索,将《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投给中国网3178310465@qq.com “夜读”。

第二天,收到电子邮件回复: “何老师,您好!您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动。但不太符合中国网‘夜读’以谈论哲理为宗旨的定位,建议您投递给其他报刊网站。非常感谢您的投稿与关注,谢谢。”

“您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动。”

这句话,启发我投稿给了中国作家网。

当晚,便被审核通过。

紧接着,我在朋友圈发布了《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

一些人点赞。还有一些人或在评论区发表评论,或发来微信、或在电话中发表评论。

潜心于学术研究并频繁为博士学生准备课件进行语音直播而处于百忙之中的老同学及好友、享受两院院士待遇的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先生在给我的微信中说:

“很有故事性。”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五十多年的中学高级教师、诗人、老学长熊湘朝先生,又是在评论区发表评论,又是给我发来微信:

 “文字简练,个个镜头生动、形象,由片组合而生的寻友记,渾然一体。语言流水行云,不愧驭文之髙手。”

“这是一篇侧面描写的典范之作,通篇只闻其声,不見其人,而群像栩棚如生。可作中学生教材。这是我通读一遍之后的感覚。”

“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此文可做教材使用,至少可编入教辅资料。无论从文章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好。”

大学同学宋宏亮除了在评论区发表评论之外,还在电话中评论:

“情真意切,写得真好。还有,好词《浪淘沙》!”

原峨眉中药学校116班的老同学周兰君在评论区说 :

“老同学,虽然不是一个班,但你的作品已拜读,你的执着也有好收获。”

她还在给我的微信中说:

“追求理想不懈努力,老同学当之无愧。”

初中同学何光清、蒋洪清在评论区分别留下评论:

“老同学,写得真好!”

四川民族出版社原专职人事干部、现退休后负责联系全社离退休人员的谯筱莎在给我的微信中写道:

“赞!世上还是好心人多。我已转发给好友。”

 

 

我在原峨眉中药学校114班的 “峨眉114”微信群中谈了《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的创作:

114群全体同学:

我的散文《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反映的是我在寻找一直无法取得联系的、114班的几个老同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少素不相识的好心人,他们让我很受感动,让我寻找的这几个老同学都有一定的结果。

还有一些老同学,不需要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帮忙,我联系起来也不怎么费周折,如杜恒媛、岳云林、马富成、赵德良、张里骏、刘春洪、郭荣华等同学,我就没写进《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中。

同我一直有联系的二十多位同学,更不需要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帮忙,我也就没写进《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中。

这篇文章是写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帮忙,我托116班的杨学军同学通过周庆娥同学找到曾庆良、我托115班的蒋治华同学在自贡寻找闵宇斌、我托116班的侯世鑫同学帮忙打听罗毓昌,也没有写进《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中。”

老同学们的反应很热烈。

杜恒媛 :

“何志华为联系114班同学花了很多心血,功不可没。”

“何志华同学:您的《人世间好心人还真多》,我收录不进班上文集,因这种载体形式我复制不了。您有没有原文?重发出来。”

“何志华同学:收到!谢谢!您的文章我已收录进我班庚子年文集《而今迈步从头越》,因文章较长,分三段收录。又因一个美篇只能收录100篇,所以又不能分得更细。”

张前福:

“为何志华点赞!”

向清贤:

“何志华师兄的佳作《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写得真好!真实的故事,动人心弦,如实地用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出来。更感师兄为建班群,为五十多年的同学情谊尽心尽力,完成了全班同学的共同心愿。谢谢师兄。为你的佳作,为你的热心点赞!

邓宇清:

“忆往昔同学情深,感谢你费尽周折,让我们分别5O年的同学相聚蓉城!也谢谢那些好心人!”

季皖秉:

“志华同学的确是热心肠,好心人,一直心系全班同学,精神可佳。真该为他点赞!”

 

 

《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中描述的一些人物向我倾诉了读后的感受。

现住海口的洪雅县医院退休职工刘绍珍老同学在电话中告诉我:

“很感谢你让我五十年后与老同学们恢复了联系、久别重逢……

她还在给我的微信中谈到:

“我已打电话给周淑英,她女儿把你写的全文念给她听了,都说你写得很好;都为你很认真負责而又执着、决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都想把你写的全文向洪雅县医院退休人员、向苏伯伯原单位转发。”

洪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伍子江在电话中对我说:

“你的作品非常真实、十分感人……

他又在给我的微信中写道:

“一点小事,不足挂齿。还劳何老师花费精力去作记载。你的这种认真、感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谢谢你!”

老同学肖作楷的夫人欧阳在给我的微信中说:

“文章写得好,有感情。感谢那些好心人帮忙,更感谢你五十多年还记得寻找老同学。我很感动,谢谢你。”

茂县民营中药材公司的老板陈昌荣在微信中告诉我:

何老师,您好!看了你寻找多年失去联系的老同学的经历后,深受感动。你对同学之情的思念,通过你艰辛寻找的努力,最终多年思念的同学们欢聚一堂。我为你们高兴。”

茂县中药材公司退休职工汪贵林老同学一直使用的是非智能手机,不能收、发微信。

他的儿子小汪在电话中谈了感受:

“写得好,很感人……

小汪还在给我的微信中写道:

“何老:您好!父亲读了您的文章后说,你是个热心、有情怀、怀旧之人。通过您寻找多年联系不上的老同学,费了很多时间和心意,父亲很感动。没有您的寻找、联系,父亲见不到多年前的老同学。父亲参加同学会后很高兴,很激动。父亲对我说:‘你何叔叔是个好人啊!’”

 

 

《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有一些散文的特点,但又不像一般的散文注重辞藻和直接抒情,而是主要采用记叙和侧面描写,作者的一些情感和对一些描述形象不直白,让读者自己去意会。就这一点而言,与一些小说和报告文学相似。但这篇文章又算不上小说。而报告文学体制规模较大,这篇文章只能算小型报告文学。确切地说,《人世间的好心人还真多》与其说是散文或小说或报告文学,还不如说是纪实散文或短篇纪实文学。中国作家网在确认文学体裁上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供勾选,没有细分“纪实散文”或“短篇纪实文学”。所以,权衡之后,我只好在文学体裁上勾选了“散文”。

我会继续笔耕不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