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2022年10月14日,原《石泉老人》(由《向阳老人》更名)总编辑施群老师走完他87岁生命历程,告别亲人和朋友,告别《石泉老人》,告别他珍爱的文学,离开了我们。
施老师原籍紫阳,自1961年省邮电学校毕业分配到我县邮电局工作至今已61年。他把毕生宝贵年华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第二故乡——石泉。他说石泉的水土养人,石泉人热情大气厚道不欺生,我喜欢石泉。他是一位优秀卓越的邮电工程师、廉洁勤政的好局长;是《石泉老人》刊物尽职尽责的好总编。
认识施老师是在2009年秋。那天我拿着习作文章《又逢母亲节》去请老中医施发佩老先生赐教,遇着素不相识的施先生的兄弟施群正在他哥那看病。施群拿过文章快速浏览后说,嘿!这是篇好东西,借给我,我要刊登到我们的刊物中去。不久,施老师就拿来了《向阳老人》刊物第二期。上万字的《又逢母亲节》全文刊登。社会反响很好。自此,我便成了《向阳老人》长期特约撰稿人,后来成了编委,再后来我加入了县作协,市作协,省作协,成功出版散文集《心语手记》《映山红》。施老师和《向阳老人》指引并承载着我在文学旅途上一路成长。施老师是我的伯乐也是恩师。
施老师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石泉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贡献全部青春,人称“工作狂”“拼命三郎”。艰苦奋斗40多年,带领职工踏遍石泉山山水水,从最初全县仅有的几十部摇把座机电话,发展到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讯网覆盖全县。施群本人也从技术员干到总工程师再到局长。从局长岗位退休后,电讯局、城建局立马聘其参与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城区改造等光纤设计施工工程。因为他的绘图科学精确适用,曾被某某邻县一位技术人员借去一丝不改复制,竟然凭此挣得5000元报酬。而施局长作为原始设计者,只是为社会作了贡献。知道此事后他很淡然,一笑了之。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完成村村通工程后,立即着手在文学领域艰苦跋涉——他要写书。他说“我记忆中那些长辈、亲人、朋友、同事,那一张张淳朴的脸,善良的心......若不将所有给过我恩情,和我共同奋斗的人写在纸上,留给后辈,将成为我心中的一个难解的结,也将困惑我不能安然就寝。”
他数次向胡树勇、吴龙宴、柯昌平等老师请教。熬过无数个苦思冥想,资料查证,构思谋篇,2008年10月《凡人轶事》散文集成功出版。正如老县长温秀山在序中写道:“《凡人轶事》系呕心沥血所作。施群以自己几十年亲身经历,见证了石泉半个世纪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他热爱石泉,只有感激,没有牢骚。他的人品和风格值得我们学习。” 局长变作家,破茧成蝶,无数艰辛和努力,家国情怀耀然纸上。
时过两年多,2011年,施群老师的长篇小说《杏林春》出版。石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协主席胡树勇帮其四易其稿并作序。对于一个一生从事邮电工作的退休老人,只懂电讯业务,没有文学基础,没有专事文学,要创作十几万字的小说,何其难也。县作协专门为这本书开了发布研讨会。
施老师一边写书,一边群策群力白手起家,与向阳社区老年协会陈兴志、温秀山、姚敬民、李为民等老同志发起创办社区文学刊物《向阳老人》并担任主编。一群志趣相投有文学爱好的退休老人在这里找到了文化精神寄托、展现才华的平台。将党和国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指示落到实处。
自2009创刊到2019年,施老师团结率领《向阳老人》编委会一班人,将一个群众性期刊风风雨雨坚持十年,共印发刊物34期。2000多篇文章200多万字,每篇文章每个字每个标点都是他戴着老花镜用圆珠笔亲自修改审定,期期刊物倾注着他的汗水和心血。为办好刊物,跑关系搞协调,找经费找场地,申请刊号,每年定期召开周年庆典总结、研讨培训会......忙得不亦乐乎。刊物始终坚持“展示老人才华 抒发老人情怀 反映老人心声 丰富老人生活”的宗旨和方向,成为县委政府与老年朋友的桥梁、纽带和驿站。瘦弱多病的施老师呕心沥血整十载,熬了多少夜,费了多少神,数也数不清。更难能可贵的是,身为总编,鼓励大家积极投稿而他却很少发表文章,总是把有限版面让给更需要展示才华的老同志,自己的作品常常发愁无处刊登。为他人作嫁衣裳,时时处处表现出一个老党员老干部的高风亮节和无私精神。也许有人要问,施老师这样拼命为了啥?他一定会回答:为国家昌盛,为石泉发展,为一群老人高兴,我就高兴!
施老师家庭负担很重,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家人看他拖着病体忙得昏头窜脑多次劝他辞去总编。他坚决回答:我一辈子只有两个爱好,一是爱好文学,二是爱喝紫阳茶。再苦再累我不怕,要我放弃文学放弃《石泉老人》不行!那是我的精神支柱。是《向阳老人》让我多活十年。
施老师无私大度敢于担当,说真话干实事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不负国家,不负亲人,不负人生,光彩照人。2019年下年,已经83岁的施老师几乎病得卧床不起,才完全放心地将刊物交待给刚从县广播电视局总编辑岗位退休的戴新成老师,自己安心居家生病、治病、养病。即使这样,还坚持在病床上写文章、投稿,时时关注刊物,病床上堆满了《石泉老人》。后来,病痛折磨得他的体重只有五 六十斤,只剩皮包骨。盛夏的一天我去看他,沙发上几乎看不出还躺着个人,唯有一双眼睛发亮,有神,原来施老师正在手机上看文章。他可能根本没想到,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再次亲眼见识“拼命三郎”,感动着用生命热爱文学的施老师。我说,施老师,你这是何苦呢?他却回答:我的眼睛还勉强能看,不看文章不看书我一天都活不下去呀!
2022年2月18日施老师从微信发来他的一首新作:
春来了
花草掀开雪棉被,
湖水展笑迎春潮,
杨柳舒枝翩翩舞,
寒冬偷偷向北逃。
尽管文笔大不如从前,可看得出施老师对生命的呼喊和眷恋。7月17日给我发来“一位中国学生送给安培的祭文”。8月14日我给施老师转发“硬汉普京”......没有回复.....
此后的两月,.施老师在用最大的毅力和坚强与病痛与生命对抗、挣扎,他不服气!
如今《石泉老人》已获得省、市、县党政及有关部门高度认同赞赏并给予多项荣誉和奖励,成为石泉文化园地一朵奇葩的县花,成为我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一张精致名片,成为石泉人的骄傲和自豪。施老师,你一生操了那么多心,也该歇歇了。你放心,你亲手创办的《石泉老人》杂志,在新班子新总编全心努力下,一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