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更生的头像

何更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004/22
分享

误登寨山

一点不假,是误登,误登了一回寨山。

寨山位于安徽繁昌县荻港镇境内,山虽不高,名气在当地却不小,被誉为“繁昌第一峰”。有意思的是,登寨山时我竟然不知山的名称,也不知山的高度。当然,更不知晓登山的险阻,稀里糊涂地跟着采风队伍一个劲地往山上登。

2019年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芜湖市作家协会组织采风荻港板子矶一一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缅怀先烈,继承传统,意义深远自不必说。其实,于我还有另外一份情结。共和国50周年时,在市作协任职的我也曾组织部分作家专程去荻港采风。一晃20年过去了,很想到荻港再看看。

车到荻港时稍作停留,便开到一座山下。只听说让大家爬下山,约两小时左右,也没细说。我平时就爱步行走路,现到山野走走,亲近自然,当然喜欢。况且集体登山,估计山也不会太高。想想也没多问,跟着采风队伍鱼贯上了山。

正是仲春时节,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满眼都是桃红柳绿,景色十分怡人。而且越往山里走,风景越发美丽。山路羊肠,曲折蜿蜒,丝毫不见人工开发的迹象,一切皆自然,宁静。我们长长的登山队伍似乎在唤醒这座沉睡的大山,欢声笑语一路相伴。路旁的野花,树上的鸟鸣,潺潺的流水,连破土而出的春笋都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有的还诗兴大发,忍不住得吟诵起几句古诗,还有的索性唱起歌来,音调虽不宛转,但在空旷的山野里却久久回荡。几个年轻美女显然没见过刚出土的春笋,蹲下身体用塑料袋包住笋尖用力摇晃起来,她们已抵挡不住这种城里人难得一见的鲜嫩的诱惑了。

转过一座不大的小山岗,山路突然变得陡峭起来,而且杂草丛生,藤蔓挡路,令人难以下脚。不得已只能拨枝寻路,弯腰攀爬。不一会我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双脚似有千斤重,登山队伍也被拖得稀稀拉拉不成队形。终于有人打起退堂鼓,说太累。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说大巴车已开走了,只能往上爬。经过一番七嘴八舌议论,还是有几个人转身退了回走。

我也有点犹豫,忙向身边一位当地作家询问上山情况。直到这时我才知,所爬的山是寨山,海拔有400多米。我抬头往山上看看,只见山坡上长满灌木林,密密麻麻连成一片。想想若退回去也要走很长一段路,而且大巴又离开了,不如硬着头皮往上登。虽苦点累点,但多少也能体验一回近年难得的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与气概。

谁知越往上登,山势越陡峭,已不仅仅是劳累与辛苦了,还有时刻存在的惊险。一路山道全是土路,脚踩下去还比较踏实。可靠近山顶处全是峻峭的巨石,嶙峋突兀,望之就令人胆战心惊。几个年轻作家小心翼翼地率先往上攀登,我仔细观察他们攀登的方式与行走的路线,然后循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手脚并用地紧贴着岩石往上爬。我知道此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下悬岩,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不敢朝岩石下多看,也不敢多想,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用手紧抠岩石缝,等一只脚踩稳才敢挪动另一只脚,慢慢往上爬,直至全身汗水湿透地爬上山顶。

其实,山顶上反倒是块较平缓的山石地。面积不大,却也安全。蓝天白云似乎就在头顶,离我们很近,阳光和煦,山风猎猎,顿觉心旷神怡。举目远眺,大江如带,蜿蜒烟外,群山逶迤,田舍井然,盛开的油菜花如一块块形状各异的黄色调色板点缀在绿色的大地上,分外醒目。

山顶上竖着一块白色标志牌,上书“繁昌第一峰一一寨山,海拔477.2米”,旁边还写有一联诗,“大釜至今从地覆,乾象穹窿压坤厚”,大家纷纷站在标志牌旁留影拍照。我却从那联诗中发现了寨山的文化与故事。

果然,下山途中,一位在繁昌从事文史研究的作家讲述起历代文人题吟寨山的诗词,及精彩的蓝寨故事。

寨山原名叫覆釜山,因山顶酷似一口倒扣的大锅而得名。繁昌古十景之一“覆釜晴岚”就是指雨后初晴,远山近岭云蒸霞蔚,岚光花影,颇为壮观。覆釜山改名寨山,则与明朝有名的“蓝玉案”有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3),朱元璋疑开国大将蓝玉谋反,大肆株连杀戮。蓝玉除两个儿子逃脱外,全家族及将士近一万五千多人皆惨遭杀害。当时,蓝玉两个儿子就是逃到繁昌覆釜山,占山为王,招兵买马,安营扎寨,发誓替父报仇。整个覆釜山一时成了反朝廷的山寨,且声势浩大,故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寨山”,随之在此演绎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与美丽传说。随着岁月流逝,不少文人雅士前来登山游览,寻古探幽,写下许多诗词歌赋。其中明代繁昌诗人严允谐的诗“覆釜晴岚”,影响较广。“女娲煮石补天漏,五色补天天补就。大釜至今从地覆,乾象穹窿压坤厚。天光散作翠岚浮,为雨为云润岩窦。散来拄笏看爽气,方寸尽归仁者寿。”其中三四句已成了如今寨山的宣传语。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下寨山我却没遇到多少困难。除山陡路险,人重心难控,以及满地干燥的落叶踩上有点光滑,稍有疏忽极易摔倒外,基本还算比较顺利。加之途中不时有标志牌,提示当年蓝王扎寨时的关隘、战壕和练兵场等旧址及文化典故,确让人感觉似乎在穿越时空,走进历史,领略寨山那独特的战争故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山时总觉得登的是座荒山、野山,沿途没有任何建筑,下山时却已被寨山的历史与文化所感动。虽说是误登,但不后悔。或许正是这次误登,寨山给我的印象才更加深刻,更加难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